E-Course首頁

 109 學年度 第 1 學期 國語文學系 陳欣如教師 文化創意與應用(一) 課程大綱

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109 學年度 第 1 學期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國語文學系 國四合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課堂教學 、 中文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122059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文化創意與應用(一)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The Cre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ulture I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2 / 2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選修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陳欣如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星期四,節次A、B
上課教室
Classroom
JB104
Office Hours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1 109學年度第1學期 獲補助辦理課程成果發表會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一、教學目標:
(一)創造力的培養,融入文學創作。
(二)透過創新×創意×創業震撼課程,展現企圖心。
(三)我是可以改變的:儲備迎向未來的關鍵能力。
(四)發揮創意,追尋人生大夢,融會慣通表現於文學相關領域。
(五)透過各種具創意性之活動體驗(如創造力博覽會、創意競賽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生活中的創意活
動。
(六)培養評論及企劃創意活動之能力,藉以了解國內外著名創意活動發展與趨勢。
(七)體驗創意帶動產業經濟及其周邊效益之商業模式,並提出後續可能發展面向之相關看法或建議。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週次
Week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評量方式
Grading
1 1.本學期上課內容介紹,相關書籍,網站介紹 PPT  創意是什麼?  課堂討論分享 
2 文化是什麼?創意又是什麼? PPT  我的創意故事。  課堂討論分享 
3 創意的思維能力:敏覺力、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和精進力 PPT  到底該如何思考?六頂帽子,六種思維模式  課堂討論分享 
4 創意思考-水平思考(Lateral Thinking)練習 PPT  以水平思考法進行構想發展  課堂討論分享 
5 情境化提案-創意提案練習 PPT  以比喻與借喻法進行設計構想或解答的發展  課堂討論分享 
6 情境化提案-創意提案練習 PPT  重組與結合法進行設計構想或解答的  課堂討論分享 
7 尋找美與不美-好點子如何成為產品 PPT  各10個物件  課堂實作 
8 期中報告 PPT  15分鐘報告  個人報告 
9 語言、文字與設計 PPT  範例分析  課堂討論分享 
10 圖騰、符號與設計 PPT  範例分析  課堂討論分享 
11 文學、藝術與設計 PPT  範例分析  課堂討論分享 
12 風俗、宗教與設計 PPT  範例分析  課堂討論分享 
13 文化產品設計與應用(一) PPT  草圖  課堂實作 
14 文化產品設計與應用(二) PPT  企劃書  課堂實作 
15 創意創業提案創作(一) PPT  企劃書  課堂實作 
16 創意創業提案創作(二) PPT  企劃書  課堂實作 
17 期末展覽與報告 PPT  整組提案  報告 
18 期末展覽與報告 期末展覽與報告  整組提案  報告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編號
No.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道德力 (Morality) 4
2 自學力 (Self-learning) 4
3 創造力 (Creativity) 5
4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5
5 就業力 (Employability) 5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編號
No.
類別
Category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01 系所 具備闡釋國語文基本觀念的能力 5
02 系所 具備研讀、理解中國古典文獻的能力 3
03 系所 具備研讀、理解現代文學的能力 4
04 系所 具備研讀、理解臺灣文學的能力 4
05 系所 具備國語文溝通、創作與應用的能力 5
06 系所 具備文學鑑賞與批評的能力 5
07 系所 具備文化涵養的能力 5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編號
No.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語文能力 4
2 溝通與合作 5
3 理性創新與實踐 5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備註   Remarks
自編教材
Tina Seelig著。譯者:齊若蘭(2009):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史丹佛大學的創新×創意×創業震撼課程。台北市:遠流。
De Bono, Edward, 2001,《六頂創意帽》,江麗美譯,台北,桂冠。
De Bono, Edward, 1996,《應用水平思考法(一)》,頁1-64。創造力培養與激發,第十章。
饒見維,2005,《創意思考訓練》,台北,五南。
Michalko, Michael,2004,羅若蘋譯,《創意思考玩具庫》,台北,方智。
De Bono, Edward, 1996,《應用水平思考法(一)》,李宏偉譯,台北,桂冠。
Bruno S.Frey著(2003)。譯者:林秀玲、蔡宜真。當藝術遇上經濟。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Richard E. Caves著(2003)。譯者:仲曉玲、徐子超。文化創意產業(上)。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Richard E. Caves著(2003)。譯者:仲曉玲、徐子超。文化創意產業(下)。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參考資料:
多輝湖,2001,《腦力激盪術》,台北,成陽。
原來,2004,《腦力激盪術徹底活用》,台北,新潮社。
Edwards, Betty,2005,張索娃譯,《像藝術家一樣反轉思考》,台北,時報。
星野匡,1993,《創意思考的方法》,楊淑芬譯,台北,建宏。
De Bono, Edward, 1996,《應用水平思考法(二》,李宏偉譯,台北,桂冠。
村山涼一,2004,《成功思考的公式》,徐婉萍譯,台北,博項。
經觀榮,1995,《創造學:理論與應用》,台北,新文京。
網站資料:
創造力培養與激發:http://3q.creativity.edu.tw/teach/3/index.htm
創意設計技法:http://3q.creativity.edu.tw/teach/4/index.htm
創意思維教學策略:http://resources.emb.gov.hk/gifted/ttp/mindset/chapter4.html
http://www.artofchineseliving.com/傳家/任祥承襲父親硬頸 戀慕母親戲魂
文化創意產業推動辦公室 http://www.cci.org.tw
工業局數位內容產業推動辦公室 http://www.digitalcontent.org.tw/index3.asp
教育部挑戰二00八~ e世代人才培育計畫 http://www.edu.tw/secretary/e2008/2008-e.htm
文化創意產業投資申請作業要點 http://www.cca.gov.tw/law/html/new/8-20061221.html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百分比
Percentage
講述 30 %
影片欣賞 10 %
專題實作 30 %
競賽 10 %
討論 10 %
分享 1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評量方式
Grading
百分比
Percentage
個人口頭報告 40 %
出席狀況 15 %
課堂參與 15 %
小組書面報告 3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一) 學習態度:平時出缺席+課堂討論30%
(二) 研究過程之認知。
(三) 專題報告之成果:作品與簡報40%、期末學習檔案-電子檔〈小組〉30%
(四) 分每組員的分工、貢獻度評分 (0-5分)
(五) 課堂筆記
(六) 作品照片+學習單
(七) 每件作品實際運用情形
(八) 感想: 自我成長、與組員合作感想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