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urse首頁

 106 學年度 第 2 學期 國語文學系 邱敏捷教師 中國思想史(下) 課程大綱

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106 學年度 第 2 學期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國語文學系 國文三甲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課堂教學 、 中文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122086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中國思想史(下)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s Ⅱ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2 / 2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必修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邱敏捷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星期五,節次8、9
上課教室
Classroom
J101
Office Hours
邱敏捷:4455/4567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一、 教學目標:
(一) 引導學生認識中國各家思想之形成及重要思想特色。
(二) 提升學生對宇宙、人生問題的認識。
(三) 培養學生人文思想素養。
二、教材大綱:
第十七章印度佛教概說與六家七宗、第十八章般若學與唯識學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第十九章天臺、華嚴及禪宗的哲學、第二十章宋明儒學總論、濂溪與橫渠、第二十一章二程與五峰、第二十二章從朱子到劉蕺山
三、實施方法:
(一) 老師講授。
(二) 分組討論。
(三)視聽教學。
四、評量方式:
(一) 平時口頭報告。
(二) 筆試、傳記紀錄片發表。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週次
Week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評量方式
Grading
1 第十七章 印度佛教概說與六家七宗 欣賞、講述、討論、報告  ■講台灣,談歷史:走尋古蹟探索歷史 清代民間信仰與文教史蹟2017.10.14  ■報告約18分鐘 
2 第十七章 印度佛教概說與六家七宗 欣賞、講述、討論  ■哲學談淺淺地:淺談日治時期的台灣哲學2017.9.22   
3 臺灣佛寺巡禮 欣賞、講述、討論     
4 第十八章 般若學與唯識學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 欣賞、講述、討論    第1組 臺灣佛寺 
5 第十九章 天臺、華嚴及禪宗的哲學 講述、討論、報告    第2組 臺灣佛寺 
6 第十九章 天臺、華嚴及禪宗的哲學 欣賞、講述、討論  ■「六祖壇經」  心得報告 
7 放假      
8 影片欣賞 欣賞、講述、討論  ■大唐玄奘  心得報告 
9 期中考      
10 第十九章 天臺、華嚴及禪宗的哲學 講述、討論、報告    第3組 臺灣佛寺 
11 第二十章 宋明儒學總論、濂溪與橫渠 講述、討論、報告  ■韓愈影片  第4組 韓愈在臺灣 
12 第二十章 宋明儒學總論、濂溪與橫渠 欣賞、講述、討論  ■朱熹影片   
13 第二十一章 二程與五峰、濂溪與橫渠 講述、討論、報告  ■朱熹影片  第5組 朱熹 
14 第二十一章 二程與五峰 講述、討論     
15 第二十二章 從朱子到劉蕺山 講述、討論、報告    第6組 王陽明 
16 第二十二章 從朱子到劉蕺山 講述、討論     
17 傳記紀錄片發表(digital storytelling) 講述、討論、發表  ■每組3-5分鐘   
18 期末考     表與圖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編號
No.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道德力 (Morality) 5
2 自學力 (Self-learning) 5
3 創造力 (Creativity) 5
4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5
5 就業力 (Employability) 4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編號
No.
類別
Category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01 系所 具備闡釋國語文基本觀念的能力 5
02 系所 具備研讀、理解中國古典文獻的能力 5
03 系所 具備研讀、理解現代文學的能力 4
04 系所 具備研讀、理解臺灣文學的能力 4
05 系所 具備國語文溝通、創作與應用的能力 5
06 系所 具備文學鑑賞與批評的能力 5
07 系所 具備文化涵養的能力 4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編號
No.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語文能力 5
2 溝通與合作 5
3 理性創新與實踐 5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備註   Remarks
(1)主要讀本:作者 書名 出版地點:出版社 出版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商務。
(2)參考書目:
1.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臺北:商務印書館,1966年臺二版。
2.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72年臺三版。
3.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1983年第四版。
4.勞思光:《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84年增訂初版。
5.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臺北:藍燈出版社,1991年初版。
6.錢穆:《孔子與論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初版。
7.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中華書局,1980年臺十版。
8.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初版。
9.陳鼓應:《莊子哲學》,臺北:商務印書館,1973年六版。
10.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82年初版。
11.錢穆:《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年重印出版。
12.錢穆:《莊老通辨》,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初版。
13.戴景賢:〈莊子郭象注參用儒義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學報》第二期,1985年6月,頁19-29。
14.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學生書局,1979年初版。
15.鮑國順:《荀子學說析論》,臺北:華正書局,1982年初版。
16.錢穆:《秦漢史》,臺北:三民書局,1957年初版。
17.司馬遷:《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初版。
18.班固:《漢書藝文志》,上海:商務印書館,1955年重版。
19.湯錫予:《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國史研究室,1973年臺北景印一版。
20.湯錫予:《魏晉玄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1.周敦頤:《周子通書》,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臺一版。
22.朱熹、呂祖謙編著、江永集注:《近思錄集注》,臺北:中華書局,1968年初版。
23.程顥、程頤:《二程遺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
24.張載:《朱子學題綱》,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臺三版。
25.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學生書局,1977年初版。
26.錢穆:《陽明學述要》,臺北:正中書局,1955年初版。
27.錢穆:〈陽明良知學述評〉,臺北:三民書局,《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七),1977年初版。
28.錢穆:〈宋明理學之總評〉,臺北:三民書局,《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七),1977年初版。
29.章學誠:《文史通義》,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初版。
30.龔自珍:《定盦文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臺一版。
31.章太炎:《國故論衡》,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初版。
32.章太炎:《章譚合鈔》,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初版。
33.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第一版。
34.錢穆:〈前期清儒思想之新天地〉,臺北:三民書局,《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八),1977年
初版。
35.錢穆:〈清儒學案序〉,臺北:三民書局,《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八),1977年初版。
36.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臺北:正中書局,1970年初版。
37.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初版。
38.胡適:《胡適文存》,臺北:遠東圖書公司,1971三版。
39.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初版。
40.胡適:《說儒》,臺北:遠流出版社,1986年一版。
41.羅聯添等:《國學導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0年一版。
42.蔣伯潛:《諸子學纂要》,臺北:正中書局,1953年臺一版。
43.卡爾‧雅斯貝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中國:華夏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百分比
Percentage
講述 40 %
專題實作、口頭報告 30 %
討論 20 %
影片欣賞 1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評量方式
Grading
百分比
Percentage
期中考 30 %
期末考 30 %
課堂參與 20 %
個人口報告 10 %
心得撰寫 1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一)上課參與情形。
(二)口頭報告。
(三)期中與期末考試。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