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urse首頁

 114 學年度 第 1 學期 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臺灣文化碩士在職專班(夜) 蔡米虹教師 臺灣基督教發展史專題研究 課程大綱

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114 學年度 第 1 學期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臺灣文化碩士在職專班(夜) 文資系臺文碩合(夜)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課堂教學 、 中文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234006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臺灣基督教發展史專題研究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Seminar on History of Taiwanese Christianity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2 / 2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選修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蔡米虹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星期二,節次C、D
上課教室
Classroom
J511
Office Hours
蔡米虹:2244/4545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SDGs 0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1.認識西方基督教傳入臺灣的歷史發展脈絡。
2.認識臺灣基督教的發展特色。
3.探討臺灣在地的基督教。
4.延伸學習比較臺灣督教的宗教信仰與在地的傳統信仰及其它在臺的外來宗教信仰。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週次
Week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評量方式
Grading
1 課程介紹(課網暫定,開學第一週討論) 講授     
2 認識西方基督教發展史 講授與討論     
3 基督教傳入臺灣的開始--荷據時期(一)荷蘭殖民臺灣 講授與討論     
4 基督教傳入臺灣的開始--荷據時期(二)荷蘭時期基督教在臺灣的傳播 講授與討論     
5 基督教傳入臺灣的開始--荷據時期(三)荷蘭時期基督教對臺灣的影響 講授與討論     
6 清治時期的基督教在臺灣傳播與發展(一)清代臺灣的社會 講授與討論     
7 清治時期的基督教在臺灣傳播與發展(二)英國長老教會在臺灣 講授與討論     
8 清治時期的基督教在臺灣傳播與發展(三)加拿大長老教會在臺灣 講授與討論     
9 清治時期的基督教在臺灣傳播與發展(四)長老教會對臺灣的影響與貢獻 講授與討論     
10 (續) 講授與討論     
11 日治時期的基督教在臺灣傳播與發展(一)日治時期的臺灣 講授與討論     
12 日治時期的基督教在臺灣傳播與發展(二)基督教在臺灣的傳播 講授與討論     
13 日治時期的基督教在臺灣傳播與發展(三)基督教在臺灣的發展與影響 講授與討論     
14 (續) 講授與討論     
15 戰後的基督教在臺灣的傳播與發展(一)戰後的臺灣基督教發展 講授與討論     
16 戰後的基督教在臺灣的傳播與發展(二)臺灣基督教的發展特色 講授與討論     
17 議題討論:西方基督教信仰與臺灣在地宗教信仰之比較 討論     
18 課程總檢討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編號
No.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編號
No.
類別
Category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01 系所 具備獨立研究與學術論文寫作之能力 0
02 系所 具備臺灣文化相關文獻蒐集、彙整、書寫與論述之能力 0
03 系所 具備臺灣文化與人文專業知識之能力 0
04 系所 具備臺灣文化推廣與宣揚活動之能力 0
05 系所 具備臺灣文化教學與教材編纂實務之能力 0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編號
No.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臺灣基督教史 =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Taiwan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
定根本土的台灣基督教
當代基督教傳教師與臺灣社會 = Modern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and Taiwanese Society
基督教早期在華傳教史
宜蘭縣基督教傳教史
1895 年麻豆基督長老教會事件 = The Incident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Madou in 1895
備註   Remarks
專書:
林金水主編,《臺灣基督教史》(臺北市:萬卷樓,2010)。
李政隆,《臺灣基督教史》(臺北市:天恩,2001)。
鄭仰恩,《定根本土的台灣基督教》(臺南市:人光,2005)。
李志剛,《基督教早期在華傳教史》(臺北市:臺灣商務,1985)。
陳梅卿,《宜蘭縣基督教傳教史》(宜蘭市:宜縣府,2000)。
陳梅卿,《高雄縣基督教發展史》(高雄縣鳳山市:高雄縣政府,1997)。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臺南市:臺灣基督長老教會,1995)。
伊慶春、蘇國賢主編,《改變中的基督信仰:臺灣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的社會學分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2021)。
林文海、羅頌恩執行編輯,《在基督信仰之上創作:台灣基督教藝術的一種嘗試》(台中市:東海美術系所,2015)。
李萍總編輯,《台灣基督教福利會創會五十五週年特刊》(台北市:張德謙,2009)。
陳映真,《曲扭的鏡子:關於台灣基督教會的若干隨想》(臺北市:雅歌出版,1987)。
蔡維民,《基督漫步於福爾摩沙:基督教在臺灣》(臺北市:五南,2009)。
簡麗華、劉佳靈、朱淑資編輯,《台灣的宗教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篇) :天主祝福下的廣大信眾》(臺北縣新店市:泛亞國際文化,2003)。
李智仁,《台灣的基督教會與祖先崇拜》(臺南市:人光出版,1995)。


史料:
巴克禮 (Barclay, Thomas, 1849-1935)、伊莉莎白 (Turner, Elisabeth A., 1858-1909) 原著;張洵宜漢譯,《福爾摩沙的呼召:巴克禮牧師夫婦文集》(臺北市:前衛出版,2022)。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百分比
Percentage
講述 60 %
報告與討論 4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評量方式
Grading
百分比
Percentage
出席狀況 20 %
個人課堂書面及報告 30 %
個人書面作業 5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學期成績:
出席狀況 20 %
課堂書面及報告30 % (課堂分配文章閱讀報告與討論)
個人書面作業50 % (繳交五篇與臺灣基教史相關議題的學術論文或專書的學術研究概況分析)(每篇文長約500字以上,不含註釋)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