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
112 學年度 第 1 學期
|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
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臺灣文化碩士在職專班(夜) 文資系臺文碩合(夜)
|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
課堂教學 、 中文
|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
234003
|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
研究方法
|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
Research Method
|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
2 /
2
|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
必修
|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
戴文鋒、陳坤宏
|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
|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
星期四,節次C、D
|
上課教室 Classroom
|
G304
|
Office Hours
|
陳坤宏:3333/2345;  戴文鋒:3333/2345
|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
SDGs 04.
|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
SDGs 05.
|
性別平權: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
|
SDGs 16.
|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促進和平多元的社會,確保司法平等,建立具公信力且廣納民意的體系
|
|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
陳坤宏老師(1~9週): (1)讓同學了解何謂「研究方法」﹖培養同學做研究的基本能力與素養. (2)建立同學撰寫碩士論文的基礎能力,順利完成論文寫作的任務.
戴文鋒老師(10-18週): 1讓研究生了學術論文寫作的基本格式 2提升研究生學術論文寫作的能力 3讓研究生確實掌握一手資料 4強化研究生對於地方志書的蒐集與運用 5培養研究生獨立進行田野調查的能力 6提升研究生確立可行的研究方向並訂立論文研究題目
|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
無
|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
|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
週次 Week |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
評量方式 Grading |
1
|
研究程序—問題、背景、動機、目的、文獻探討、觀念架構、研究假設、研究設計
|
|
|
|
2
|
同上
|
|
|
|
3
|
研究計畫書
|
|
|
|
4
|
同上
|
|
|
|
5
|
研究設計—信度/效度測量、量表、抽樣
|
|
|
|
6
|
資料蒐集與分析方法—次級資料、檔案分析、田野調查、耆老/專家訪談、三角檢 證、問卷調查、常用地圖志書檔案、台灣百年歷史地圖資料庫
|
|
|
|
7
|
質性研究—個案、民族(俗)圖誌、扎根、焦點團體、行動研究
|
|
|
|
8
|
論文思考方向、論文寫作、撰寫格式體例規範、研究計畫書初擬、研究倫理
|
|
|
|
9
|
同上
|
|
|
|
10
|
論文寫作格式
|
課堂講解
|
|
|
11
|
一手史料之講解與蒐羅
|
課堂講解
|
|
|
12
|
臺灣研究數位檔案如何蒐尋與應用
|
陳俊安專題演講
|
|
|
13
|
專書、學位論文與期刊論文之運用(研究史回顧)
|
臺南學研究中心與 南大圖書館 圖資現場講解
|
|
|
14
|
專書、學位論文與期刊論文之運用(研究史回顧) 圖書館資料之運用
|
臺南學研究中心與 南大圖書館 圖資現場講解
|
|
|
15
|
田野調查之重要性與方法
|
田野現場講解
|
|
|
16
|
田野調查之重要性與方法
|
田野現場講解
|
|
|
17
|
研究生論文主題與架構報告
|
研究生上臺報告
|
|
|
18
|
研究生論文主題與架構報告
|
研究生上臺報告
|
|
|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
編號 No. |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1
|
道德力 (Morality)
|
5
|
2
|
自學力 (Self-learning)
|
5
|
3
|
創造力 (Creativity)
|
5
|
4
|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
5
|
5
|
就業力 (Employability)
|
5
|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類別 Category |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01
|
系所
|
具備獨立研究與學術論文寫作之能力。
|
5
|
02
|
系所
|
具備臺灣文化相關文獻蒐集、彙整、書寫與論述之能力。
|
5
|
03
|
系所
|
具備臺灣文化理論與方法論之能力。
|
5
|
04
|
系所
|
具備臺灣民俗宗教、文化資產研究與文化行政之能力。
|
5
|
05
|
系所
|
具備臺灣區域開發、海洋文化與族群文化研究之能力。
|
5
|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1
|
語文能力
|
4
|
2
|
溝通與合作
|
5
|
3
|
理性創新與實踐
|
5
|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
備註 Remarks
|
陳坤宏老師(1~9週): 一、研究方法 1.王玉民(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文化。 2.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合譯(200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Ranjit Lumar原著,台北:學富。 3.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4.唐維敏譯(1998),英國文化研究導論,Graeme Turner原著,台北:亞太圖書。 5.黃光國(2001),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心理。 6.鄭惟厚譯(1998),統計,讓數字說話!David S. Moore原著,台北:天下遠見。 7.韓莉譯(1999),文化的解釋,Clifford Geertz原著,南京:譯林。 8.顧瑜君譯(1998),質性研究寫作,Harry F. Wolcott著,台北:五南。 9.杜維運(1986),第8版,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 10.榮泰生(2015),圖解研究方法(二版),台北:五南。 11.Biley, C. A.(1996). A Guide to Field Research. California: Pine Forge Press. 12.林漢良、古淑薰、趙子元、洪于婷、林思玲、陳坤宏(2019),尖峰都市在 地理空間發展上的體現:台灣22縣市個案與理論意義,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64期,頁1-32。 13.陳坤宏、林思玲、董維琇、陳璽任(2019),創意 文化空間●商品,台北:五南。 14.陳坤宏、林育諄、陳建元、凃函君、周士雄、吳秉聲、陳瀅世、蘇淑娟(2016), 都市理論新思維—勞動分工、創意經濟與都會空間,台北:巨流。 15.陳坤宏(2019),108年度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經典研讀班」 計畫—「創意經濟與都市幸福感」經典研讀班,行政院科技部成果報告。 16.陳坤宏(2017),106年度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經典研讀班」計畫—「文化創意經濟與都市」經典研讀班,行政院科技部成果報告。 17.陳坤宏(2012),文化與創意:臺南古蹟再生的未來,「臺灣文化大學-2012 夏季學校」研習課程研討會,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國立成功大學 歷史學系、南瀛國際人文研究中心。
二、如何撰寫碩士論文 1.朱浤源(1999),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 2.畢恆達(1997),評審本所碩士論文的一些感想,建築與城鄉研究所通訊,第12期,頁103-107。
三、如何撰寫及發表期刊論文 1.蔡今中(2008),再版,社會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成功發表秘笈,台北:高等教育。 2.李志成、凌琪翔譯(1999),社會科學論文寫作指導,Bronwyn T. Williams and Mary Brydon-Miller原著,台北:桂冠。 3.丘志威、吳定峰、楊鈞雍、陳炳輝(2002),一版5刷,如何撰寫及發表科學論文,Robert A. Day原著,台北:藝軒。
戴文鋒老師(10-18週): 戴文鋒(2019),《太師與王船──燃燒一瞬間的美》,高雄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戴文鋒(2019),《永康區開天宮志》(陳宏田、張耘書為共同作者),臺南市:永康區開天宮管理委員會出版。 戴文鋒(2016),《戴文鋒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臺北市:蘭臺出版社。 戴文鋒(2015),〈割讓後臺灣社會狀況分析〉,收入《甲午戰爭、馬關條約與臺灣變局研討會論文集》,李登輝基金會出版。 戴文鋒(2015),《山谷長歌──噍吧哖事件的在地繪影與歷史圖像》,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 戴文鋒(2014),《重修屏東縣志‧民間信仰》,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出版。 戴文鋒(2010),《永康的歷史遺跡與民間信仰文化》,臺南縣:永康市公所出版。 戴文鋒(2010),《在地的瑰寶──永康的民俗祭儀與文化資產》,臺南縣:永康市公所出版。 戴文鋒(2010),《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二】》(主編),臺南縣政府出版。 戴文鋒(2010),《東山鄉志》,臺南縣:東山鄉公所出版。 戴文鋒(2009),《萬年縣治所考辨》,臺南縣政府出版。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百分比 Percentage
|
講述
|
80 %
|
討論
|
20 %
|
總和 Total |
100 %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
評量方式 Grading |
百分比 Percentage |
課堂參與
|
30 %
|
心得撰寫
|
70 %
|
總和 Total |
100 % |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