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urse首頁

 113 學年度 第 2 學期 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臺灣文化碩士在職專班(夜) 林孟欣教師 臺灣傳統建築專題研究 課程大綱

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113 學年度 第 2 學期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臺灣文化碩士在職專班(夜) 文資系臺文碩合(夜)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課堂教學 、 中文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234002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臺灣傳統建築專題研究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Seminar on Taiwa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2 / 2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選修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林孟欣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星期一,節次E、F
上課教室
Classroom
J511
Office Hours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SDGs 0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SDGs 11. 永續城鄉: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SDGs 15. 保育陸域生態: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土地劣化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建築是人類從追求生存到講究美感與技術的成果,建築不僅是構成這個世界的重要元素,也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而傳統建築文化則是觀照當代人群社會生活傳承與發展的重要元素,通過分析傳統建築文化的核心價值,如文化符號、建築材料與施工技藝、生態環境與人文等元素,突顯臺灣文化的特徵。
本課程著眼於從比較性觀點切入臺灣建築的脈絡表現,探討自17世紀以來異文化匯集在這塊土地的多重交會的歷史經驗,鋪陳出認識臺灣建築身分的未來。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本課程實施16+2週彈性教學方案,其中第17、18週之彈性規劃如下:
校外參訪
校內外演講或講座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週次
Week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評量方式
Grading
1 風土與環境——臺灣傳統建築式樣的生成 講授     
2 蕭壠城記——超越民族表象的檳榔宅 報告討論  江樹生譯(蕭壠城記)   
3 商館倉砦——歐洲擴張下的殖民根據地 講授與實作  荷蘭國家檔案館VEL、VELH地圖集、江樹生《檔案敘事:早期臺灣史研究論文集》   
4 大員市鎮——街肆巷弄裡構築的「民居」概念 報告討論  荷蘭國家檔案館VEL、VELH地圖集、江樹生《檔案敘事:早期臺灣史研究論文集》   
5 大工意匠——閩南傳統式樣的導入與創新 講授和實作  臨時舊慣調查會,《臺灣慣習記事》   
6 城居古都——移民社群祈願共生的意象 講授與實作  大英圖書館、法國國家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輿圖探索   
7 四合院——尋找臺灣空間文化識別的摸索   臨時舊慣調查會,《臺灣慣習記事》、《民俗臺灣》   
8 古蹟入門——關於臺灣建築史的調查 講授與實作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蔣元樞纂,《重修台郡各建築圖說》   
9 洋館迴廊——歐式建築風格的展現與象徵性 講授與實作  《臺灣第一領事館-洋人、龔李夢哲打狗、英國領事館》、于雅樂《福爾摩沙的歷史與地誌》   
10 亭仔腳——亞熱帶南方建築的「臺灣味」 講授與實作  日本民族學博物館內田勣文物研習   
11 帝國臨現——解讀早期殖民統治建築的特徵與意義 講授與實作  臺灣寫真帖   
12 環景鳥瞰——空間表象立體化的歷程 田野踏查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會《臺灣土地慣行一斑》、紀念寫真冊   
13 市街改正:環境地貌脫胎換骨的歷史變革 田野踏查  公文類纂市街改正圖籍、道路寄附資料   
14 綜合案例一:風景藍圖——發現日本式遊憩空間的形塑 田野踏查  關仔嶺相關文物、臺南文化、南瀛文獻   
15 帝冠樣式——異種混合介入的異國視線 講授與實作  1933年火保地圖、臺南市商工名錄、工場名簿、社區故事地圖平台   
16 綜合案例二:帝國祭典——博覽會與近代建築的展示 田野踏查  臺灣博覽會、臨時舊慣調查會,《臺灣慣習記事》、影片:南進臺灣   
17 綜合案例三:建築紀行——日式住宅群的歷史痕跡 田野踏查  日本民族學博物館內田勣文物研習   
18 「復興」風景——反向發現臺灣自身的場所性 田野踏查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社區故事地圖平台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編號
No.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公民力 (Citizen) 4
2 自學力 (Self-learning) 5
3 資訊力 (Information) 5
4 創造力 (Creativity) 5
5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3
6 就業力(Employability) 4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編號
No.
類別
Category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01 系所 具備獨立研究與學術論文寫作之能力。 5
02 系所 具備臺灣文化相關文獻蒐集、彙整、書寫與論述之能力。 4
03 系所 具備臺灣文化理論與方法論之能力。 4
04 系所 具備臺灣民俗宗教、文化資產研究與文化行政之能力。 5
05 系所 具備臺灣區域開發、海洋文化與族群文化研究之能力。 3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編號
No.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雙語能力 3
2 跨域能力 5
3 解決問題與研究能力 5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備註   Remarks
傅朝卿,《臺灣的建築式樣脈絡(2版)》,(臺北:五南書局,2017)。
蔣元樞纂,《重修台郡各建築圖說》,乾隆43(1788),(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出版,1982)。
李乾朗、俞怡萍,《古蹟入門(增訂版)》,(臺北:遠流出版,2018)。
李乾朗,《百年古蹟滄桑:臺灣建築保存紀事》,(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4)。
李乾朗,《台灣十大傳統民居》,(臺北:晨星出版,2004)。
施添福著,〈臺灣聚落硏究及其史料分析──以日治時期的地形圖爲例〉,收錄於張炎憲、陳美蓉編,《臺灣史與臺灣史料》,頁131_184,(臺北:自立晚報社出版部,1993)。
施添福著,《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上、下冊,(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6)。
莊永明編撰,《臺灣鳥瞰圖:一九三○年代臺灣地誌繪集》,(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13)。
龔李夢哲、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臺灣第一領事館-洋人、打狗、英國領事館》,(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13)。
凌宗魁,《紙上明治村》,(臺北:遠足文化,2018)。
吳昱瑩,《圖解台灣日式住宅建築》,(臺北:晨星出版,2018)。
渡邊義孝、高彩雯譯,《臺灣日式建築紀行》,(臺北:時報出版,2019)。
林春吟,〈日治時期台灣都市圖之歷史沿革與其內容之特色-以台北、台南市為主〉,《台灣史學雜誌》10、3-61頁,2011。
呂哲奇著,〈由巴爾登(W.K.urton)的衛生工程看臺灣日治初期基礎衛生工程與市區計畫〉,《臺灣文獻》55(2):175-203,2004。
吳昱瑩,《跟著日本時代建築大師走:一次看懂百年台灣經典建築》,(臺北:晨星出版,2021)。
黃蘭翔,《臺灣建築史之研究:他者與臺灣》,(臺北: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2018)。
臺史博,《古城、新都、神仙府:臺南府城歷史特展》,(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1)。
臺史博,《舊邦維新:19世紀臺灣社會特展專刊》,(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5)。
臺史博,《來去臺灣:館藏文物特展專刊》,(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2)。
魏德文、高傳棋、林春吟、黃清琦等,《測量臺灣:日治時期繪製臺灣相關地圖1895-1945》,(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08)。
數位方輿https://digitalatlas.ascdc.sinica.edu.tw/index.jsp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管理系統https://onlinearchives.th.gov.tw/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https://tais.ith.sinica.edu.tw/sinicafrsFront/index.jsp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百分比
Percentage
專題實作 30 %
影片欣賞 10 %
個案研討 15 %
問題導向學習 30 %
討論 15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評量方式
Grading
百分比
Percentage
課堂參與 35 %
個人口頭報告 35 %
檔案評量 3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