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urse首頁

 113 學年度 第 2 學期 綠色能源科技學系 張家欽教師 物理化學 課程大綱

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113 學年度 第 2 學期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綠色能源科技學系 綠能二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課堂教學 、 中文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183065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物理化學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Physical Chemistry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3 / 3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選修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張家欽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星期三,節次3、4、5
上課教室
Classroom
J302
Office Hours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一、教學目標:
(一) 瞭解物理化學的意義、概念。
(二) 瞭解各種生活中的物理化學現象。
(三) 瞭解化學反應及電化學之原理與應用。
(四) 瞭解光譜學之理論及應用。
(五) 瞭解固態化學及界面化學意義、概念。
二、教材大綱:
(一) 物理化學使用的單位介紹及基礎特性之意義、概念介紹。
(二) 熱力學第一、第二及第三定律觀念。
(三) 化學平衡與熱力參數間之意義、概念介紹。
(四) 電解液系統及電池的型態應用。
(五) 化學反應動力及影響反應之因素探討。
(六) 化學鍵之介紹
(七) 光譜學之理論及應用
(八) 固態化學及界面化學概念介紹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週次
Week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評量方式
Grading
1 課程大綱說明 SI制單位說明(一) 數學微積分複習      
2 物理化學特性及氣體動力(一) 機械力學概念及系統定義      
3 物理化學特性及氣體動力(二) 氣體分子動力理論推導及應用      
4 熱力學第一定律(一) 能量,熱,功之定律理論推導及應用   Home work 1   
5 熱力學第一定律(二) 應用於理想氣體之觀念 線上上課     
6 熱力學第一定律(三) 應用於理想氣體之觀念      
7 熱力學第二及第三定律(一) 可逆及不可逆程序介紹,熵概念介紹      
8 熱力學第二及第三定律(二)熱力學第二定律之介紹及應用      
9 期中考      
10 化學反應動力學(I)      
11 化學反應動力學(II)      
12 界面化學(I)      
13 界面化學(II)      
14 光譜方法學      
15 相平衡      
16 自主學習/討論      
17 自主學習      
18 期末考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編號
No.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公民力 (Citizen) 3
2 自學力 (Self-learning) 4
3 資訊力 (Information) 3
4 創造力 (Creativity) 3
5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3
6 就業力(Employability) 4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編號
No.
類別
Category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01 系所 具備運用數學、科學及綠色能源知識之能力 4
02 系所 擁有分析統計與解釋實驗結果或數據之能力 4
03 系所 運用所學知識,設計與執行實驗之能力 4
04 系所 具有會議簡報及專業中英文之能力 3
05 系所 具備有效溝通與團隊合作之能力 3
06 系所 具備理解專業及社會義務與責任 4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編號
No.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語文能力 3
2 自主學習的能力 4
3 應用科技的能力 4
4 環境與生態專業知能 4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備註   Remarks
(一)主要讀本: 作者 書名 出版地點:出版社 出版年
Thomas Engel, Philip Reid Physical Chemistry 2nd Edition
Peter Atkins, The Elements of Physical Chemistry, Thir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二)參考書目:
鄭陽助,王雪梅,劉秀英(民89),物理化學,文京圖書公司。
Robert A. Alberty, Robert J. Silbey, Physical Chemistry,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2), 吳泉忠譯,復文書局(民81)。
Robert G. Mortimer, Physical Chemistry, 2nd , A Harcou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any, 偉明圖書公司代理。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百分比
Percentage
講述 95 %
討論 5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評量方式
Grading
百分比
Percentage
出席狀況 20 %
作業 10 %
期中考 30 %
期末考 4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學期考試、平時討論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