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
113 學年度 第 2 學期
|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
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班 戲碩合
|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
課堂教學 、 中文
|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
172048
|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
創造性戲劇專題研究
|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
Theory& Research in Creative Drama
|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
3 /
3
|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
選修
|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
林玫君
|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
|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
星期一,節次6、7、8
|
上課教室 Classroom
|
ZB214
|
Office Hours
|
林玫君:2222/2345
|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
SDGs 04.
|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
|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
1. 瞭解創造性戲劇之課程目標、內涵與架構 2. 練習創造性戲劇初、中、高級課程之設計與發展 3. 進行創造性戲劇在幼兒園、中小學課程及不同場域之實踐 4. 培養教學者實踐省思之習慣
|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
|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
*本課程實施16+2週彈性教學方案,其中第17、18週之彈性規劃如下: |
線上教學/討論
|
|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
週次 Week |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
評量方式 Grading |
1
|
課程介紹與書目作業說明 創造性戲劇與戲劇內涵
|
講述
|
主要讀本: 《兒童戲劇教育之理論與實務》小粉 《兒童戲劇教育:肢體與聲音口語》小紅 《兒童戲劇教育:童謠及故事》小藍 《創作性兒童戲劇進階》小綠
|
|
2
|
初階故事戲劇設計與教學 故事戲劇流程(導入/發展/分享/回顧) 初級故事戲劇工作坊《逃家小兔》
|
講述、討論、工作坊
|
預讀讀本:小粉CH8、小藍CH5
|
|
3
|
進階故事戲劇設計與教學 教學重點與帶領內涵 中級故事戲劇工作坊《老鼠娶親》
|
講述、討論、工作坊
|
預讀讀本:小粉CH8、小藍CH5
|
|
4
|
進階故事戲劇設計與教學 戲劇策略的應用 高級故事戲劇工作坊《年獸》
|
講述、討論、工作坊
|
預讀讀本:小粉CH8、小藍CH6 下次每人帶三個文本故事
|
|
5
|
故事戲劇設計與創作Ⅰ 故事導入—文本選擇與改編 教育目標/年齡/經驗
|
講述、討論
|
預讀讀本:小粉CH8、小藍CH2 小組討論:選擇故事並分析情節大綱 小組作業1:故事情節分析(3/23上傳)
|
|
6
|
故事戲劇設計與創作Ⅱ 故事發展1大綱簡案
|
講述、討論
|
小組討論:依據情節大綱進行分節課程,發展簡案
|
|
7
|
故事戲劇設計與創作Ⅲ 故事發展2策略應用 工作坊/沈邑蓎老師
|
講述、討論、工作坊
|
小組討論:故事戲劇簡案 小組作業2:簡案(4/13上傳)
|
|
8
|
春假
|
|
|
|
9
|
故事戲劇設計與創作Ⅳ 故事呈現—教師角色
|
講述、討論
|
預讀讀本:講義2 小組討論:故事戲劇詳案 小組作業3:詳案(4/20上傳)
|
|
10
|
班級經營與師生關係 故事戲劇設計與創作Ⅴ 小組教學演練之討論與練習
|
講述、討論
|
小組討論與練習:故事戲劇分組練習 小組作業4:調整後詳案
|
|
11
|
課程發展—議題式 故事戲劇/Julie Dunn老師
|
講述、討論、工作坊
|
|
|
12
|
同儕課程實作Ⅰ 故事戲劇同儕教學
|
活動帶領
|
小組教學:故事戲劇同儕教學
|
|
13
|
同儕課程實作Ⅱ 故事戲劇同儕教學
|
活動帶領
|
小組教學:故事戲劇同儕教學
|
|
14
|
同儕課程實作Ⅲ 故事戲劇同儕教學 戲劇教學心得分享與討論
|
活動帶領
|
小組教學:故事戲劇同儕教學
|
|
15
|
戲劇評量 1.戲劇入門基礎評量規準: 肢體動作/感官知覺/聲音口語 2.戲劇創作與賞析評量規準:人物/情節/對話/特效
|
講述、討論
|
預讀讀本:講義3-5(自行下載)
|
|
16
|
戲劇賞析 1.故事介紹/故事棒 2.賞析的引導
|
講述、討論
|
預讀讀本:小綠CH2、3、4(戲劇賞析的故事和引導) 小組教學/小組作業5:賞析活動帶領與分析
|
|
17
|
小組分享
|
線上課程
|
|
|
18
|
小組分享
|
線上課程
|
|
|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
編號 No. |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1
|
公民力 (Citizen)
|
4
|
2
|
自學力 (Self-learning)
|
5
|
3
|
資訊力 (Information)
|
4
|
4
|
創造力 (Creativity)
|
5
|
5
|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
5
|
6
|
就業力(Employability)
|
5
|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類別 Category |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01
|
系所
|
具備戲劇應用於學校之設計、研究與論述之能力
|
5
|
02
|
系所
|
具備戲劇應用社區之設計、研究與論述之能力
|
3
|
03
|
系所
|
具備在地或多元戲劇/劇場之批判、研究與論述的能力
|
3
|
04
|
系所
|
主動參與國內外學術研討,具備在地與國際視野
|
4
|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1
|
藝術實踐與理論能力
|
5
|
2
|
藝術創意與展演能力
|
3
|
3
|
跨領域融合與應用能力
|
4
|
4
|
藝術專業知能
|
5
|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
備註 Remarks
|
(一)主要讀本 1.林玫君(2017)。兒童戲劇教育之理論與實務。新北:心理。(小粉) 2.林玫君(2018)。兒童戲劇教育:童謠及故事的創意表現。臺南:林玫君。(小藍) 3.林玫君(2016)。兒童戲劇教育:肢體與聲音口語的創意表現。臺南:復文。(小紅) 4.林玫君、林珮如譯(2010)。B. T. Salisbury著。創作性兒童戲劇進階—教室中的表演藝術課程。臺北:心理。(小綠) 5.林玫君(2006)。表演藝術之課程發展與行動實踐—從「戲劇課程」出發。課程與教學,9(4),119-139。(講義1) 6.盧文貞(2010)。戲劇課程設計之分析比較研究—以Joe Winston和Julie Dunn 的戲劇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講義2) 7.林玫君(2010)。國小戲劇課程之實作評量研究—建立「戲劇基本能力」之評分規範。教育學刊,34,179-222。(講義3,自行線上下載) 8.林玫君(2010)。表演藝術評分規範之建立—以小學低年級「戲劇創作能力之應用」為例。當代教育研究,18(2),113-154。(講義4,自行線上下載) 9.林玫君(2011)。國小中年級戲劇賞析評分規範與實作評量任務之發展研究。藝術教育研究,21,1-35。(講義5,自行線上下載)
(二)中文參考 1.林玫君(2005)。創造性戲劇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 2.林玫君譯(1994)。B. T. Salisbury著。創作性兒童戲劇入門—教室中的表演藝術課程。臺北:心理。 3.張曉華(2003)。創作性戲劇教學原理與實作。臺北:成長。 4.陳仁富(2001)。即興表演家喻戶曉的故事:戲劇與語文教學的融合。臺北:心理。 5.陳韻文譯(2008)。5-11歲的戲劇、語文與道德教育。臺北:心理。 6.陳韻文、張鐙尹譯(2008)。開始玩戲劇4-11歲:兒童戲劇課程教師手冊。臺北:心理。 7.張幼玫譯(2005)。J. Bennathan著。少年愛演戲-11~14歲的戲劇技巧與課程示例。臺北:遠流。 8.陳書悉譯(2006)。J. Ackroyd & J. Boulton著。兒童愛演戲-如何用戲劇統整九年一貫小學課程。臺北:遠流。 9.區曼玲譯(2002)。V. Spolin著。劇場遊戲指導手冊。臺北:書林。
(三)英文參考 1.Fox, M. (1987). Teaching Drama to Young Children. Portsmouth, N.H.:Heinemann. 2.Heinig, R. (1992). Improvisation with favorite tales: integrating drama into the reading/writing classroom. NH: Heinemann. 3.Heinig, R. (1981). Create Drama for the classroom Teacher.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4.Heinig, R. (1987). Creative Drama for kindergarten through Grade 3.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5.Heinig, R. (1987). Creative Drama Resource Book for Grades 4 through 6.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6.Kase-Polisini, J. (1988). The Creative Drama Book:Three Approaches. New Orleans:Anchorage Press. 7.Kraus, J. H. (1971). Sound and Motion Stories. Row Ayton, Conn.:New Plays. 8.McCaslin, N. (2006). Creative drama in the classroom and beyond.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9.McCaslin, N. (1990). Creative drama in the classroom .N. Y.:Longman. 10.McCaslin, N. (1987). Creative drama in the primary grades: a handbook for teachers. New york: Longman. 11.McCaslin, N. (1987). Creative drama intermediate grades. New York: Longman. 12.Mccaslin, N. (1986). Children and Drama. 2d ed. Lanham,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3.Rosenberg, H. (1987). Creative Drama and Imagination:Transforming Ideas into Action. 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4.Salisbury, B. (1996). Theatre Art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Grade Four through Grade Six. New Orleans:Anchorage Press. 15.Salisbury, B. (1987). Theatre Art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k-3) and (4-6).New Orleans:Anchorage Press. 16.Siks, G. B. (1983). Drama with children(2ed). New York: Harper& Row. 17.Siks, G. B. (1964). Children’s Literature for Dramatization. New York:Harper&Row. 18.Spolin, V. (1986). Theater games for the classroom : a teacher's handbook. Evanston, Ill. : Northwestern Univ. Press. 19.Spolin, V. (1963). Improvisation for the theatre. Evanston, Ill.: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Stewig, J. W. (1983). Informal Drama in the elementary language Arts Program. New York:Teachers Collage Press. 21.Stewig, J. W. (1980). Teaching Language Arts in Early Childhood. 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22.Van Tassel, Katrina,and Millie Greimann(1973),Creative Dramatization. New York:Threshold Division, Macmillan. 23.Ward, W. (1957). Playmaking with children. New 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百分比 Percentage
|
講述
|
40 %
|
討論
|
30 %
|
工作坊
|
10 %
|
活動帶領
|
20 %
|
總和 Total |
100 %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
評量方式 Grading |
百分比 Percentage |
小組故事戲劇課程設計
|
40 %
|
個人故事戲劇同儕教學
|
25 %
|
賞析活動帶領與分析
|
25 %
|
個人出席率與課堂參與
|
10 %
|
總和 Total |
100 %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
(一)【小組】故事戲劇課程設計(40%): 1.故事情節分析(3/23上傳)(10%):選定發展故事戲劇課程之故事文本,分析其大綱與情節,並依據情節大綱進行分節課程。 2.簡案(4/13上傳)(10%):依據主要讀本的設計原則,選擇一個故事做為文本,設計簡案。簡介故事摘要、自行設定學生之年齡層,並依據故事設計3-4個教案,列出單次教案名稱、教學目標、活動大綱(參考小藍,請使用「附件一:故事戲劇課程設計—課程計畫表(簡案)」表格)。 3.詳案(4/20上傳)(10%):敘寫簡案中每個教案的細節內容,包含目標、教學準備、教學流程(參考小藍,請使用「附件二、故事戲劇課程設計—活動計畫表(詳案)」表格)。 4.調整後詳案(10%):依回饋進行教案調整,做為同儕試教之教案內容。(同儕教學當週日晚上23:59前上傳e-course)
(二)【個人】故事戲劇同儕教學(25%): 1.口頭報告:各組於同儕教學當日,以PPT進行10分鐘的口頭報告,簡介教案內容。 2.活動帶領:各組於同儕教學當日,依據詳案內容,進行同儕教學。
(三)【小組】賞析活動帶領與分析(25%): 各組從小綠書中選擇一個年級與故事,進行戲劇文本故事棒和賞析引導。於活動帶領當日,進行活動帶領,並輔以PPT進行戲劇賞析口頭報告。請印一份紙本書面報告給老師(含教案與賞析分析,教案請使用「附件三、戲劇活動紀錄」表格)。(活動帶領前一週日晚上23:59前上傳e-course)
(四)【個人】出席率與課堂參與(10%)
|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