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
113 學年度 第 1 學期
|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
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戲劇二
|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
課堂教學 、 中文
|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
172009
|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
導演(一)
|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
Directing (I)
|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
3 /
3
|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
必修
|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
蔡依仁
|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
|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
星期一,節次8、9、A
|
上課教室 Classroom
|
ZD203
|
Office Hours
|
蔡依仁:2244/6767
|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
1
|
110學年度第1學期
|
獲補助辦理課程成果發表會
|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
SDGs 04.
|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
|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
1.引導學生理解並應用戲劇導演的基礎方法及當代導演的重要流派與風格 2.讓學生透過實際練習理解舞台導演的藝術與技術、工作流程與方法 3.讓學生透過實際的課堂排練實習從理論、構思到執行演出及公開表演的實際導演過程 4.使學生成為可以獨立思考又能與人共事集體創作的劇場導演
|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
無
|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
*本課程實施16+2週彈性教學方案,其中第17、18週之彈性規劃如下: |
|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
週次 Week |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
評量方式 Grading |
1
|
開學週
|
|
|
|
2
|
課程簡介、導演工作流程與方法
|
|
閱讀:《李國修編導演教室》導演課第四堂
|
|
3
|
導演的準備工作:文本分析與研究-蒐集資料與研究、田野調查
|
|
導演的準備工作:文本分析與研究-蒐集資料與研究、田野調查
|
|
4
|
場面調度與節奏-舞台區位、走位原則練習
|
|
閱讀:《李國修編導演教室》導演課概論和第六堂
|
|
5
|
畫面說故事:舞台區位、構圖練習
|
|
閱讀:《李國修編導演教室》導演課第一、二堂
|
|
6
|
構圖練習
|
|
閱讀:《李國修編導演教室》導演課第三堂
|
|
7
|
小組排練
|
|
閱讀:《李國修編導演教室》導演課第七堂、八堂和結論
|
|
8
|
期中呈現:舞台畫面與節奏:小組詩劇呈現
|
|
|
|
9
|
期中呈現反思
|
|
|
|
10
|
導演風格與工作
|
|
|
|
11
|
與演員工作-現代劇場表導演風格與流派與練習、設計風格的初步想像
|
|
|
|
12
|
Objectives , Robert Wilson: 空的空間; 羅伯‧維爾森Robert Wilson -光的無限力量
|
小組報告
|
|
|
13
|
導演名家風格探討(二)1、鈴木忠志:文化就是身體、2、2、 Mnouchkine, Ariane& Pascaud ,Fabienne雅莉安‧莫虛金&法賓娜‧巴斯喀,馬照琪譯。《當下的藝術》
|
小組報告
|
|
|
14
|
名家作品欣賞與分析
|
|
|
|
15
|
排演一
|
|
|
|
16
|
排演二
|
|
|
|
17
|
期末呈現
|
|
|
|
18
|
期末反思與討論
|
|
|
|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
編號 No. |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1
|
公民力 (Citizen)
|
3
|
2
|
自學力 (Self-learning)
|
3
|
3
|
資訊力 (Information)
|
3
|
4
|
創造力 (Creativity)
|
4
|
5
|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
5
|
6
|
就業力(Employability)
|
4
|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類別 Category |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01
|
系所
|
具備戲劇與劇場之基礎創作與鑑賞能力
|
5
|
02
|
系所
|
具備兒童及青少年劇場之基礎創作與鑑賞能力
|
4
|
03
|
系所
|
具備規劃與執行戲劇/劇場應用於學校之能力
|
4
|
04
|
系所
|
具備規劃與執行戲劇/劇場應用於社區及相關文化創意產業之能力
|
4
|
05
|
系所
|
能整合跨領域資源,主動關懷社會並服務人群
|
3
|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1
|
藝術實踐與理論能力
|
5
|
2
|
藝術創意與展演能力
|
5
|
3
|
跨領域融合與應用能力
|
3
|
4
|
藝術專業知能
|
5
|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
備註 Remarks
|
★主要讀本: ‧梁燕麗。2009。《20世紀西方探索劇場理論研究》。中國上海:三聯。 ‧Brook , Peter布魯克著,耿一偉譯。2008。《空的空間》 The Empty Space。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Brook , Peter布魯克著,陳敬旻譯。2009。《開放的門》The Open Door。台北:書林。 ‧烏塔海根著,胡茵夢譯。1987。《尊重表演藝術》。台北﹕漢光。 ‧鄧樹榮。2001。《梅耶荷德表演理論:研究及反思》。香港:青文書屋。 ‧Charest, Remy. 林乃文譯。《羅伯‧勒帕吉創作之翼》Robert Lepage: connecting flights。台北:中正文化中心。 ‧耿一偉。2009。《羅伯‧維爾森-光的無限力量》(Robert Wilson)。台北:中正文化中心。 ‧朱靜美著。《意象劇場︰非常亞陶》。1999。台北︰揚智。 ‧翁托南‧阿鐸Antonin Artaud 劉俐譯。2003。《劇場及其複象》。台北︰聯經。 ‧ 藍劍虹。2002。《回到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人作為一種技藝》。台北:唐山。 ‧ 鍾明德著。2001。《神聖的藝術-葛羅托斯基的創作方法研究》。台北︰揚智。 ‧ 鍾明德。1995。《從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書林。 ‧ 鄭雪來選編。2004。《史坦尼斯拉夫斯論導演與表演》。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 朱宏章。2010。《導演與演員一起工作—談「史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運用經驗》。台北:秀威。 ‧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著,瞿白英譯。2006。《我的藝術生活:表演藝術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自傳》。台北:書林。 ‧ 傅柏忻。2009。《演技教程—表演心理學》。臺北:唐山。 ‧ 鈴木忠志( Suzuki Tadashi)著,林于竝、劉守曜譯。2011。《文化就是身體》。臺北:中正文化中心 ‧ 威廉士Tennessee Williams,劉克端翻譯,顏元淑主編。1986。〈慾望街車〉(A Street car Named Desire)。《威廉士戲劇選集》。台北:淡江大學出版社。 ★參考書目: ‧Bloom, Michael著,李淑貞譯。2010。《導演實務手冊》。臺北:五南。 ‧王婉容著。2000。《布魯克》。台北:生智。 ‧王婉容、林克華合著。2003。〈舞台光景-林克華的設計與沈思〉。台北:遠流。 ‧Jones, Robert Edmond 瓊斯著,王世信譯。2009。《戲劇性的想像力—大師寫給年輕人的藝術通則》。台北:大雁文化。 ‧高行健。2010。《論戲劇》。台北:聯經。 ‧Edward A.Wright著/石光生譯。1992。《現代劇場藝術》。臺北:書林。 ‧布羅凱特著/胡耀恒譯。1989。《世界戲劇藝術欣賞-世界戲劇史》,志文出版社。 ‧曹小容著〈《實驗劇場〉。1998。台北︰揚智。 ‧Balme, Christopher著/耿一偉譯。2010。《劍橋劇場研究入門》。臺北:書林。 ‧Peithman, Stephen & Offen, Neil. 1999. The Stage directions Guide to Directing. USA:Heinemann. ‧Bogart, Anne. 1995. Anne Bogart ViewPoints. USA: Smith and Kraus, Inc. ‧Cohen, Robert and Harrop, John. 1984. Creative Play Direc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百分比 Percentage
|
專題實作
|
40 %
|
講述
|
20 %
|
討論
|
20 %
|
分享
|
20 %
|
總和 Total |
100 %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
評量方式 Grading |
百分比 Percentage |
總和 Total |
0 %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
課堂表現與課堂作業10%。 期中呈現20%。 觀劇報告:15% (2齣劇) 小組口頭報告:導演風格介紹 25% (每組30分鐘,含示範表演6-10分鐘) 期末呈現25% (10分鐘短劇) 個人心得報告5%
作業不可以用手機文字檔交。 不可抄襲。若需引用,請用正確的引用格式。抄襲作業以0分計算
|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