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
113 學年度 第 2 學期
|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
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幼教系碩合
|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
課堂教學 、 中文
|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
170033
|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
幼兒學習環境規劃研究
|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
Research on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Young Children
|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
3 /
3
|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
選修
|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
林聖曦
|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
|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
星期二,節次8、9、A
|
上課教室 Classroom
|
B402
|
Office Hours
|
林聖曦:3355/8945
|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
SDGs 03.
|
健康與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
SDGs 04.
|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
SDGs 10.
|
減少不平等:減少國內及國家間的不平等
|
|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
1. 瞭解幼兒與環境的關係(物理、社會、人文、心理) 2. 瞭解室內、戶外學習環境和中介空間設計的緣由或理論基礎 3. 瞭解幼兒學習環境與課程的關係 4. 瞭解室內學習區、戶外學習環境設計與中介空間規劃之考慮原則和研究 5. 探究規劃和調整室內學習區、戶外學習環境和中介空間之成效和相關研究 6. 探究幼兒活動中與其學習環境相關的物理環境、社會環境、人文環境、心理等因子之研究 7. 透過幼兒園實驗教學或行動教學之分享與研討,探究和思考相關問題與議題。
|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
幼兒發展 幼兒遊戲或遊戲環境 幼兒園課程模式和課程設計
|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
*本課程實施16+2週彈性教學方案,其中第17、18週之彈性規劃如下: |
線上教學/討論
|
自主學習
|
|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
週次 Week |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
評量方式 Grading |
1
|
簡介課程和說明報告規定、幼兒學習環境的範疇和內涵
|
講述、實例分析
|
|
|
2
|
幼兒學習環境品質評估研究和工具
|
講述、分析與討論
|
簡報、補充文獻
|
口頭
|
3
|
以遊戲為基礎的學習環境之內涵、規劃原則與幼兒關係
|
實例分析與討論
|
愛彌兒ch1和2、幼兒園課程與教學評估表2022版
|
口頭
|
4
|
幼兒學習環境與自主學習
|
報告與分析討論
|
補充文獻、愛彌兒ch3
|
口頭
|
5
|
幼兒學習環境的實踐
|
報告與分析討論
|
補充文獻、評估表2022版 、愛彌兒ch4
|
口頭
|
6
|
室內學習環境內涵與幼兒行為的研究(一):藝術區和材料
|
線上上課meet.google.com/ppn-jdtd-wku
|
補充文獻、評估表2022版、愛彌兒ch6和7
|
口頭
|
7
|
室內學習環境內涵與幼兒行為的研究(二):語文區和材料
|
報告與分析討論
|
補充文獻、評估表2022版、愛彌兒ch5
|
口頭
|
8
|
參訪幼兒學習環境實地分析
|
4/10參訪、調查與分析討論
|
4/14交參訪報告
|
|
9
|
室內學習環境內涵與幼兒行為的研究(三):組合建構區和材料
|
報告與分析討論
|
補充文獻、評估表2022版、愛彌兒8
|
口頭
|
10
|
室內學習環境內涵與幼兒行為的研究(四):烹飪材料
|
報告與分析討論
|
補充文獻、評估表2022版
|
口頭
|
11
|
室內學習環境內涵與幼兒行為的研究(五):積木區和材料
|
報告與分析討論
|
補充文獻、評估表2022版、彌兒ch10和11
|
實作
|
12
|
室內學習環境內涵與幼兒行為的研究(六):數學區和材料
|
報告與分析討論
|
補充文獻、評估表2022版、愛彌兒ch9
|
口頭
|
13
|
半戶外學習環境內涵與幼兒行為的研究:木工區和材料
|
報告與分析討論
|
簡報、補充文獻
|
口頭
|
14
|
戶外學習環境內涵和幼兒行為的研究:設施、器具、材料
|
報告與分析討論
|
補充文獻、評估表2022版
|
口頭
|
15
|
社會環境內涵與幼兒行為的研究
|
實作報告與討分析論
|
簡報、補充文獻
|
口頭
|
16
|
學習環境和幼兒學習評量
|
實作報告與分析討論
|
簡報、補充文獻、愛彌兒ch12
|
口頭
|
17
|
線上報告:期末專題報告分享與討論
|
實作報告與分析討論
|
實作報告閱讀和評析
|
實作、口頭
|
18
|
自主學習(期末專題報告修改)
|
實作報告與分析討論
|
線上繳交報告
|
實作、交報告
|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
編號 No. |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類別 Category |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01
|
系所
|
能針對幼兒教保領域特定主題進行研究與論述的能力
|
0
|
02
|
系所
|
能將研究成果或議題依學術論文格式論述,並參與於學術社群中發表
|
0
|
03
|
系所
|
具獨立思考、批判能力,能指出、發掘並分析幼兒教保領域中的問題或相關論述
|
0
|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
備註 Remarks
|
一、閱讀資料 1.期刊研究報告和碩博士論文 2.幼兒園課程與教學品質評估表(手冊,2021版/2022精修) 3.倪鳴香、徐德成、張斯寧、陳娟娟、陳淑琦、廖鳳瑞、潘世尊、鄭青青、鄭舒丹合著。林佩蓉(編審)(2021)。學習區的自主遊戲與探究學習:台灣台中愛彌兒幼兒園課程發展與實踐。臺北市:心理。
二、充實基本觀念的參考資料: 何素娟、劉惠君、吳亮慧、方金鳳、羅文喬、郭李宗文、陳奕叡、馬怡玫(合譯)(2014) 0~8歲學習環境設計與規劃。(第二版)。臺北市:華騰。 周淑惠(2008)。幼兒學習環境規劃。台北:新學林。 王正明(編譯)(2005)。S. Kritchevsky, E. Prescott, L. Walling, & J. Vergeront著。幼兒活動環境設計與佈置。臺北市:華騰。 江麗莉等(譯)(2000)。幼兒遊戲與遊戲環境。臺北市:五南。 何素娟、陳彥文、劉夢雲、黃麗錦、林璟玲、沈文鈺(合譯)(2006)。嬰幼兒學習環境設計與規劃。臺北市:華騰 林秀慧、林敏宜、王美晴(譯)(2005)。N. Vogel著。幼兒學習環境設計-高瞻。臺北市:華騰。 湯志民(2004)。幼兒學習環境設計。臺北市:心理。 劉玉燕(譯)(2002)。兒童、空間與關係。臺北縣:光佑。 戴文青(2004)。學習環境的規畫與運用。臺北市:心理。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中心(1996)。幼兒教育空間專輯。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策劃出版。 教育部(編)(2012)。幼兒園分班暨設備設施標準。 臧瑩卓(編著)(2014)嬰幼兒學習環境: 理論與實務 (第3版)。啟英文化。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百分比 Percentage
|
講述
|
20 %
|
問題導向學習
|
30 %
|
討論
|
30 %
|
專題實作
|
20 %
|
總和 Total |
100 %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
評量方式 Grading |
百分比 Percentage |
出缺席和課堂參與
|
10 %
|
個人期中導讀報告
|
20 %
|
課前閱讀學習單
|
28 %
|
期末報告(實作與分析或文獻回顧和分析)*可選擇
|
27 %
|
幼兒園學習環境訪調分析報告
|
15 %
|
總和 Total |
100 %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
一、期末報告的補充說明: 1.做實作報告為調整學習區環境的轉變,包含環境材料、幼兒表現和能力、教師角色轉變之歷程分析,以及省思。老師將提供實作報告的簡報格式,照片需有文字輔助說明,可合併成pdf檔上傳,也可分兩個檔案上傳。報告最後要附上參考的資料。 2.文獻回顧和分析報告的主題和內容須與本課程有關,以幼兒學習環境規劃或運作結果研究為主,文獻以近十年中英文研究報告或碩博士論文為範圍,經典文獻例外,以十篇為原則,(如果是期刊的研究十篇,如果全論文就五篇,其他情況就彈性在5-10篇之間)。 3.報告撰寫和評分重點是需統整,有分析,寫作呈現有邏輯、有脈絡、有組織和系統性,例如標題和內容的一致性,標題間的邏輯和組織,不要僅臚列照片未有文字說明,也減少以表格為主的呈現。報告的最後要附上參考資料。 二、請假超過四次,此門課不及格。
|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