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
113 學年度 第 1 學期
|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
幼兒教育學系 幼教四
|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
課堂教學 、 中文
|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
170020
|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
幼兒園、家庭與社區
|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
Preschool, Family and Community
|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
2 /
2
|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
必修
|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
陳怡靖
|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
|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
星期一,節次8、9
|
上課教室 Classroom
|
J103
|
Office Hours
|
陳怡靖:2233/AB67
|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
1
|
109學年度第1學期
|
獲補助辦理課程成果發表會
|
2
|
111學年度第1學期
|
獲補助辦理課程成果發表會
|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
SDGs 03.
|
健康與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
SDGs 04.
|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
SDGs 17.
|
多元夥伴關係: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
|
|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
1.了解幼兒園、家庭與社區之關係及其對幼兒之影響。 2.認識幼兒園、家庭與社區之相關政策、法規及資源。 3.了解幼兒園親職教育活動與服務。 4.因應多元家庭型態、社區發展趨勢,規劃親職教育及社區參與活動。
|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
本課程為大四課程,學生之前已修過許多相關課程,例如親職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教育社會學,這些課程都是本課程涉及之重要內涵。由於修課學生已具備一定學識基礎,因此課程進行方式採用理論與實務同等重要,而教學方法也是教師講述、學生討論、發表、實作同等重要,讓學生可以發揮探索與統整的主動學習能力,提高其學習興趣。
|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
*本課程實施16+2週彈性教學方案,其中第17、18週之彈性規劃如下: |
|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
週次 Week |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
評量方式 Grading |
1
|
課程介紹:課程內容與進度說明
|
講述、討論
|
分組
|
|
2
|
幼兒園、家庭與社區的意涵、相關理論與對幼兒之影響
|
講述、討論
|
林佳芬(2016)CH.1-1 &1-2;顏士程等編著(2015) CH.2-1
|
議題討論: 1. 社會變遷下,幼兒園與家庭的關係 2. 不同社區性質對於幼兒的影響
|
3
|
幼兒園、家庭與社區的相關政策法規
|
講述、發表、討論
|
林佳芬(2016)CH.1-2 &2-2;顏士程等編著(2015)CH.3-2;法規彙編
|
政策法規分組報告 /1. 國外主要國家政策法規 2.國內中央政策法規
|
4
|
幼兒園、家庭與社區的夥伴關係與相關之社會資源
|
講述、發表、討論
|
林佳芬(2016)CH.1–1 &1-3;顏士程等編著(2015) CH.2-2&2-4
|
討論議題:各組擇一幼兒園,調查與分析其社會資源與社區資源
|
5
|
親師溝通與家長參與
|
發表、講述、討論、實例分享
|
杜宜展譯(2010);蕭仲廷(2012)
|
分組報告/小組事先蒐集資料,進行實例報導(幼兒園與家長溝通的實例或幼兒園經營與家長關係的實例)
|
6
|
社區發展與幼兒園的關係
|
發表、講述、討論、實例分享
|
林佳芬(2016) CH.3-5 ~&3-7;顏士程等編著(2015)CH.4-4 & CH.4-5 幼兒園社區參與活動範例、親職教育方案範例
|
分組報告/小組事先蒐集資料,進行實例報導(幼兒園社區參與活動範例、親職教育方案範例)
|
7
|
幼兒園親職教育方案(活動)之規劃與報告
|
發表、講述、討論、實例分享
|
顏士程等編著(2015)CH. 5;幼兒園親職教育方案範例
|
分組報告/各組擇一幼兒園,規劃親職教育方案並進行報告
|
8
|
幼兒園社區參與活動之規劃與報告
|
發表、講述、討論、實例分享
|
林佳芬(2016) CH.3-5 ~&3-7;顏士程等編著(2015)CH.4-4 & CH.4-5 幼兒園社區參與活動範例
|
分組報告/各組擇一幼兒園,規劃幼兒園參與社區活動並進行報告
|
9
|
期中考試
|
|
|
筆試
|
10
|
多元型態家庭(隔代教養家庭、特殊幼兒家庭、新移民家庭)之親職教育需求評估、溝通及輔導
|
講述、發表、討論、實例分享
|
林佳芬(2016) CH.3-1 &3-2;顏士程等編著(2015)CH.4-1,4-2,4-3 & CH.5
|
分組報告/小組擇一類型家庭,分析其特質與親職教育需求,設計親職教育活動簡案或輔導策略
|
11
|
幼兒園實地訪問/觀察/實作
|
訪問/觀察/實作
|
觀訪或實際參與幼兒園之親職教育、親子活動、社區活動
|
訪問/觀察/實作報告
|
12
|
幼兒園實地訪問/觀察/實作
|
訪問/觀察/實作
|
觀訪或實際參與幼兒園之親職教育、親子活動、社區活動
|
訪問/觀察/實作報告
|
13
|
多元型態家庭(核心家庭、單親家庭、繼親家庭)之親職教育需求評估、溝通及輔導
|
講述、發表、討論、實例分享
|
林佳芬(2016) CH.3-1 &3-2;顏士程等編著(2015)CH.4-1,4-2,4-3 & CH.5
|
分組報告/小組擇一類型家庭,分析其特質與親職教育需求,設計親職教育活動簡案或輔導策略
|
14
|
幼兒園親職教育方案之實施及成效評估
|
發表、討論、評析
|
繳交實作報告(含省思)
|
各組報告方案與實施成效
|
15
|
幼兒園親職教育方案之實施及成效評估
|
發表、討論、評析
|
繳交實作報告(含省思)
|
各組報告方案與實施成效
|
16
|
幼兒園與社區參與活動之實施及成效評估
|
發表、討論、評析
|
繳交實作報告(含省思)
|
各組報告方案與實施成效
|
17
|
幼兒園與社區參與活動之實施及成效評估
|
發表、討論、評析
|
繳交實作報告(含省思)
|
各組報告方案與實施成效
|
18
|
幼兒園家庭社區議題研討
|
發表、討論、評析
|
|
各組進行幼兒園觀訪實務分享
|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
編號 No. |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1
|
公民力 (Citizen)
|
4
|
2
|
自學力 (Self-learning)
|
4
|
3
|
資訊力 (Information)
|
4
|
4
|
創造力 (Creativity)
|
4
|
5
|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
5
|
6
|
就業力(Employability)
|
5
|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類別 Category |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01
|
系所
|
了解有關教育目的和價值的主要理論或思想,以建構自身的教育理念與信念
|
4
|
02
|
系所
|
敏銳覺察社會環境對學生學習影響,以利教育機會均等
|
5
|
03
|
系所
|
了解我國教育政策、法規及學校實務,以作為教育實踐的基礎
|
5
|
04
|
系所
|
了解並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社經及文化背景的差異,以作為教學與輔導的依據
|
5
|
05
|
系所
|
了解並運用學習原理,以符合學生個別的學習需求與發展
|
4
|
06
|
系所
|
了解特殊需求學生的特質及鑑定歷程,以提供適切的教育與支持
|
4
|
07
|
系所
|
依據課程綱要/大綱、課程理論及教學原理,以規劃素養導向課程、教學與評量
|
3
|
08
|
系所
|
依據課程綱要/大綱、課程理論及教學原理,以協同發展跨領域/群科/科目課程、教學及評量
|
3
|
09
|
系所
|
具備任教領域/群科/科目所需的專門知識與學科教學知能,以進行教學
|
3
|
10
|
系所
|
掌握社會變遷趨勢與議題,以融入課程與教學
|
5
|
11
|
系所
|
應用多元教學策略、教學媒材及學習科技,以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
3
|
12
|
系所
|
根據多元評量結果調整課程與教學,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
3
|
13
|
系所
|
應用正向支持原理,共創安全、友善及對話的班級與學習環境,以養成學生良好品格及有效學習
|
5
|
14
|
系所
|
應用輔導原理與技巧進行學生輔導,以促進適性發展
|
3
|
15
|
系所
|
思辨與認同教師專業倫理,以維護學生福祉
|
4
|
16
|
系所
|
透過教育實踐關懷弱勢學生,以體認教師專業角色
|
4
|
17
|
系所
|
透過教育實踐與省思,以發展溝通、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及持續專業成長的意願與能力
|
4
|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1
|
探究能力
|
4
|
2
|
語文與溝通能力
|
4
|
3
|
創新與實踐能力
|
4
|
4
|
專業知能
|
5
|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
備註 Remarks
|
主要讀本: 林佳芬(2016)。幼兒園、家庭與社區: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顏士程等編著(2015)。幼兒園、家庭與社區。台北:華騰。 參考讀本: 杜宜展譯(2010)。家庭學校關係:親師合作的成功策略。台北:學富文化。 林家興 (2007)。親職教育的原理與實務-第二版。台北:心理。(上課用書) 高慧芬、黃倩儀、張斯寧、廖信達合著(2001)。親職教育與實務。台北:永大。 陳昭伶等譯(2010)。從家庭、學校和社區關係-探討親職教育。台北:華騰。 郭靜晃(2015)。親職教育實務:家庭、學校與社區關係。台北: 揚智。 曹常仁編著(2010)。親職教育理念與實踐。臺北:新文京。 黃德祥(1997)。親職教育。台北:偉華。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合著(2001)。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台北:心理。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百分比 Percentage
|
講述
|
25 %
|
討論
|
25 %
|
發表
|
25 %
|
實作
|
25 %
|
總和 Total |
100 %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
評量方式 Grading |
百分比 Percentage |
期中考(筆試)
|
30 %
|
課堂分組報告
|
20 %
|
期末報告(親職教育方案設計與實作報告、社區參與活動設計與實作報告)
|
30 %
|
平時表現(出缺席、課堂參與態度)
|
20 %
|
總和 Total |
100 % |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