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
114 學年度 第 1 學期
|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
音樂學系碩士班 音樂系碩合
|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
課堂教學 、 中文
|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
164348
|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
音樂課程理論
|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
Theory of Music Curriculum
|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
2 /
2
|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
必修
|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
黃靜芳
|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
|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
星期四,節次A、B
|
上課教室 Classroom
|
D104
|
Office Hours
|
|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
|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
音樂課程理論旨在認識課程設計的基本概念,瞭解當前12年國教的藝術領綱,以及相關的課程理論,包括多面向模式(Facets model)課程、整合性音樂素養(CM)課程、跨領域美感課程、人工智慧(AI)音樂課程、社會情緒學習(SEL)音樂課程,以及Reimer和Elliott兩位音樂哲學家提出的不同課程設計模式。透過課堂講授與實務討論,培養學生獨立規劃音樂課程的能力。 (一)瞭解最新的音樂課程設計趨勢與議題。 (二)熟悉藝術領域音樂課程之理論模式。 (三)培養執行SEL音樂課程之實作知能。 (四)具備撰寫音樂課程專題研究報告之能力。
|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
無
|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
*本課程實施16+2週彈性教學方案,其中第17、18週之彈性規劃如下: |
校內外演講或講座
|
|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
週次 Week |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
評量方式 Grading |
1
|
十二年國教藝術領綱
|
講述&討論
|
教育部(2018)
|
課堂討論
|
2
|
音樂課程設計模式(一)Facets Model
|
講述&討論
|
Barrett, et al. (1997)
|
課堂實作
|
3
|
音樂課程設計模式(二)Comprehensive Musicianship
|
|
Choksy, et al. (2001) 黃靜芳(2022)
|
課堂實作
|
4
|
重要議題融入:社會情緒學習SEL(一)
|
講述&討論
|
CASEL (1994)
|
課堂實作
|
5
|
重要議題融入:社會情緒學習SEL(二)
|
講述&討論
|
Lloyd, M. A. (2024)
|
課堂實作
|
6
|
重要議題融入:人工智慧AI(一)
|
講述&討論
|
Suno / Midjourney
|
課堂實作
|
7
|
重要議題融入:人工智慧AI(二)
|
講述&討論
|
Suno / Midjourney
|
課堂實作
|
8
|
音樂與情緒的關係(一)
|
講述&討論
|
黃靜芳(2023)
|
課堂實作
|
9
|
音樂與情緒的關係(二)
|
講述&討論
|
黃靜芳(2023)
|
課堂實作
|
10
|
SEL音樂課程教案&課堂教學演示(一)
|
演示&討論
|
SEL教案
|
教學演示
|
11
|
SEL音樂課程教案&課堂教學演示(二)
|
演示&討論
|
SEL教案
|
教學演示
|
12
|
SEL音樂課程教案&課堂教學演示(三)
|
演示&討論
|
SEL教案
|
教學演示
|
13
|
國小音樂課程觀摩
|
教學觀摩
|
南大附小校外教學
|
問卷填寫
|
14
|
國小音樂課程實作
|
課程試教
|
南大附小校外教學 問
|
問卷填寫
|
15
|
期末資料統整報告
|
報告&討論
|
分組任務報告
|
口頭發表
|
16
|
行憲紀念日放假
|
|
|
|
17
|
開國紀念日放假
|
|
|
|
18
|
16+2:參與SEL專題講座1場
|
專題講座
|
參與專題講座:張乃文-音樂治療or方美霞-SEL音樂課程,附上照片與心得省思,500字以內,最多兩頁
|
省思報告
|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
編號 No. |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1
|
公民力 (Citizen)
|
5
|
2
|
自學力 (Self-learning)
|
5
|
3
|
資訊力 (Information)
|
5
|
4
|
創造力 (Creativity)
|
5
|
5
|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
5
|
6
|
就業力(Employability)
|
5
|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類別 Category |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01
|
系所
|
具備音樂教學、演奏及創作之進階知識
|
5
|
02
|
系所
|
具備音樂教學、演奏及創作之進階技能
|
5
|
03
|
系所
|
具備音樂學術理論之進階研究能力
|
5
|
04
|
系所
|
能應用科技於創新音樂演奏及教學
|
5
|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1
|
藝術實踐與理論能力
|
5
|
2
|
藝術創意與展演能力
|
5
|
3
|
跨領域融合與應用能力
|
5
|
4
|
藝術專業知能
|
5
|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
備註 Remarks
|
林小玉(2012)。概念化音樂教學。[講義] 林小玉(主編)(2021)。素養導向系列叢書:中學音樂教材教法。五南。 陳佳慧、陳瑋欣(2024)。與AI藝起找出幸福方程式。載於邱鈺鈞(主編),藝術PLUS 社會情緒教育(5-9頁)。藝術雙月刊2024年11月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2021)。十二年國教課綱國民中學標準本位評量示例彙編:藝術領域音樂科。https://reurl.cc/WD1Yv5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https://reurl.cc/436OxR 教育部(202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https://cirn.moe.edu.tw/Upload/file/35950/96151.pdf 黃靜芳(2012)。揭開音樂產出情緒的神秘面紗,美育,186,36-43。 黃靜芳(2022)。運用「整合性音樂素養」畫出國中音樂課程的實踐藍圖。音樂研究 37,41-92。 黃靜芳(2023)。探究聆賞者在各種情緒類型音樂的喜愛度與感受情緒。藝術教育研究,46,1-40。〈THCI〉 Abeles, H. F., Hoffer, C. R., & Klotmann, R. H. (1994). Foundations of music education (2nd ed.). Schirmer. Barrett, J. R., McCoy, C. W., & Veblen, K. K. (1997). The Facets Model. https://reurl.cc/Q4bY0o CASEL (1994). What Is the CASEL Framework? Retrieved November 10, 2024, from https://reurl.cc/r35QlO Choksy, L., Abramson, R. M., Gillespie, A. E., Woods, D., & York, F. (2001). Teaching music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2nd ed.). Prentice Hall. Edgar, S. (2019). Music education and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The heart of teaching music. NAfME Blog. https://nafme.org/blog/music-education-social-emotional-learning/ Hevner, K. (1936).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the elements of expression in music.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48(2), 246-268. https://doi.org/10.2307/1415746 Lloyd, M. A. (2024). Planning with purpose and intent: designing lesson objectives and assessments to embed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in elementary general music. Journal of General Music Education, 27527646241271268. Russell, J. A. (1980). A circumplex model of a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9(6), 1161-1178. https://doi.org/10.1037/h0077714 Varner, E. (2024).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and music education: be sure to be kind to yourself, too. Journal of General Music Education, 37(3), 37-38.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百分比 Percentage
|
講述
|
40 %
|
討論
|
30 %
|
專題實作
|
30 %
|
總和 Total |
100 %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
評量方式 Grading |
百分比 Percentage |
小組書面報告
|
20 %
|
小組口頭報告
|
40 %
|
心得撰寫
|
20 %
|
課堂參與
|
20 %
|
總和 Total |
100 %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
(一)課堂討論(10%) (二)課堂教學演示(20%):SEL教學演示 (三)國小教學觀摩(10%):南大附小高年級班級,授課教師:陳錦瑩老師 (四)國小課程實作(25%):南大附小高年級班級,授課教師:音樂課程理論修課學生 (五)期末資料統整報告(25%):分組任務報告 (六)16+2彈性學習任務(10%):參與SEL專題講座1場,撰寫省思報告1篇
|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