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urse首頁

 113 學年度 第 2 學期 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碩士班 莊宗嚴教師 研究方法 課程大綱

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113 學年度 第 2 學期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碩士班 數位碩博及碩專班合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課堂教學 、 中文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155053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研究方法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Research Methods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3 / 3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選修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莊宗嚴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星期四,節次C、D、E
上課教室
Classroom
F302
Office Hours
莊宗嚴:3333/89AB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SDGs 0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SDGs 17. 多元夥伴關係: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一)教學目標
1.熟悉學術研究的方法、程序與技巧。
2.評鑑期刊、文獻與研究論文的能力跟邏輯思考之強化。
3.撰寫學術論文與研究計畫的基本概念。
4.認識與應用各學術研究相關之軟體工具。
5.擁有獨立完成研究計畫報告之能力。

(二)課程主軸
本課程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為認識各研究方法及其基本架構。
第二部分為掌握研究法的基本要領,包含研究問題、假設設計、資料蒐集與
分析、論文評鑑、研究寫作。
第三部分為培養批判思考的能力。

(三)實施方式
研修指定導讀
遴選與評鑑每週質、量文獻期刊
議題及研究報告之分析與問題討論
決定個人研究方向,撰寫相關議題之研究計畫報告
精熟各類資料庫及輔助工具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本課程實施16+2週彈性教學方案,其中第17、18週之彈性規劃如下:
線上教學/討論
自主學習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週次
Week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評量方式
Grading
1 研究理論概述      
2 研究問題形成、研究程序與計畫提案   從研究問題到研究資料   
3 研究架構、設計與規劃、文獻探討與資料庫應用 2, 8  研究報告撰擬與評鑑   
4 資料庫應用      
5 研究報告格式 學位論文格式規範  (線上授課)   
6 研究報告格式與文獻格式管理 EndNote 講義     
7 國定假日      
8 初步分析報告 研究計畫初稿    包含初步文獻收集報告:10 minutes 
9 主要研究方法:質化研究設計(一、二)    
10 主要研究方法:量化研究設計(一) 11-12     
11 主要研究方法:量化研究設計(二) 13-14     
12 主要研究方法:量化研究設計(三) Epilogue     
13 資料蒐集與初步分析      
14 資料蒐集與分析、統計分析概論 SPSS資料分析  Appendix A   
15 期末報告 研究報告與討論  15 minutes   
16 期末報告 研究報告與討論  15 minutes   
17 國際研討會投稿程序 線上問題討論     
18 國際研討會發表報告技巧 線上問題討論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編號
No.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公民力 (Citizen) 4
2 自學力 (Self-learning) 5
3 資訊力 (Information) 5
4 創造力 (Creativity) 5
5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4
6 就業力(Employability) 5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編號
No.
類別
Category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01 系所 能均衡習得數位學習科技專業知能及基本研究能力 5
02 系所 能發展資訊科技並結合學習理論 5
03 系所 能具備數位內容產業所需能力並具有國際競爭力 4
04 系所 能發展數位內容產業相關技術 3
05 系所 能具備「主動求知」、「研究創新」、「團隊合作」、「組織倫理」之精神,能統整科技學術能力,能進行實證研究與發表 5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編號
No.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語文能力 5
2 溝通與合作能力 4
3 創新與實踐能力 4
4 專業知能 5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備註   Remarks
(一)主要讀本
McBurney, D. H. & White, T. L. (2013). Research methods (9th ed.). Belmont, CA: Thomson Wadsworth.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20).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7th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蔡今中(2014)。社會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 成功發表秘笈(第四版)。台北:高等教育。
畢恆達(202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20進化版。台北:小畢空間出版社。

(二)參考書目
Gall, M. D., Gall, J. P., & Borg, W. R. (2008). Educational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8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Gay, L. R., & Airasian, P. W. (2003).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7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Prentice Hall.
Mills, Geoffrey E.& Gay, L. R.(2019).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12th ed.).
王文科、王智弘(2020)。教育研究法(第十九版)。台北:五南。

潘慧玲(2015)。教育論文格式。台北:雙葉書廊。
陳玉玲、王明傑(譯)(2011)。美國心理協會出版手冊:論文寫作格式(第六版)。台北:雙葉書廊。
廖慶榮(2004)。研究報告格式手冊(第四版)。台北:五南。
劉世閔、王為國、張奕華、許正妹、黃世奇、劉世閔等(2006)。質性研究資料分析與文獻格式之運用:以QSR N6與EndNote 8為例。台北:心理。
徐振邦、吳曉青、梁文蓁(譯)(2010)。最新教育研究法。台北:韋伯。(Cohen, L., Manion, L., & Morrison, K., 2000)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百分比
Percentage
講述 50 %
研究個案研討 30 %
研究分享 2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評量方式
Grading
百分比
Percentage
上課參與狀況 30 %
論文評鑑 20 %
研究計劃報告 5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一)上課參與狀況:30%
參與上課討論與提問之表現

(二)論文評鑑:20%
自選英文專業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一篇,從質、量研究觀點針對其討論議題與論述方式加以評鑑
報告時間:15分鐘,第一次鈴響在時間到前三分鐘,第二次鈴響在時間到後兩分鐘

(三)研究計劃報告:50%
1.個人研究方向與計劃之報告。(10%)
報告時間:15分鐘,第一次鈴響在時間到前三分鐘,第二次鈴響在時間到後兩分鐘
2.期末報告必須符合GCCCE國際研討會格式,請遵守約定繳交截止日期,需有電子檔。(40%)

※ Late completion of responsibilities/ assignments will not be accepted unless prior approval is granted.
※ Attendance is taken at all class meetings and participation in all discussions is mandatory.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