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urse首頁

 108 學年度 第 1 學期 特殊教育學系 李芃娟教師 聽能與說話訓練 課程大綱

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108 學年度 第 1 學期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特殊教育學系 特二甲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課堂教學 、 中文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140055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聽能與說話訓練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Auditory and Speech Training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2 / 2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選修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李芃娟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星期三,節次2、3
上課教室
Classroom
E303
Office Hours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1、瞭解聽力、語音的性質,聽能說話訓練意義。
2、認識聽能輔助工具(助聽器、FM調頻系統、人工電子耳)的使用。
3、熟悉聽能說話訓練的課程內容與實施方式。
4、獲得聽知覺評量、說話清晰度評量知能。
5、具備聽能說話訓練活動設計能力。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週次
Week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評量方式
Grading
1 教學計畫表說明、緒論 課程講述  教學講義   
2 聽能說話訓練定義、聽覺與聽知覺、言語和言語知覺 課程講述  教學講義   
3 Handbook of auditory perceptual training、聽能說話訓練 活動設計 課程講述  教學講義   
4 Handbook of auditory perceptual training、聽能說話訓練 活動設計 課程講述  教學講義   
5 聽覺注意力訓練、聽覺主體-背景辨別力訓練 課程講述、口頭報告(1-3)  教學講義   
6 聽障學童聽能說話訓練電腦輔助教學系統 課程講述、口頭報告(4-6)  「聽障學童聽能說話訓練電腦輔助教學系統」光碟片   
7 聽覺持續力、記憶力訓練 課程講述、口頭報告(7-9)  教學講義、聽覺技巧訓練課程  觀察 
8 聽能說話訓練電腦輔助系統 課程講述、討論、口頭報告(10-12)  教學講義、調頻輔具  觀察 
9 期中考 書面評量    紙筆測驗 
10 畢堡德圖畫詞彙測驗(PPVT) 課程講述、討論、口頭報告(13-15)  教學講義  觀察 
11 聽知覺評量 課程講述、討論、口頭報告(16-18)  教學講義  觀察 
12 聽覺韻律訓練、聽覺統整力訓練 課程講述、討論、口頭報告(19-21)  教學講義  觀察 
13 超語段知覺訓練、句子理解訓練 課程講述、討論、口頭報告(22-24)  教學講義  觀察 
14 說話清晰度評量 課程講述、討論、口頭報告(25-27)  教學講義  觀察 
15 聽能說話訓練-情境學習 課程講述、口頭報告(28-30)  教學講義  觀察 
16 (期末考)發音說話訓練 課程講述、討論  教學講義  觀察 
17 (元旦)      
18 聽能說話訓練實務研究例 課程講述、口頭報告(31-33)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編號
No.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道德力 (Morality) 5
2 自學力 (Self-learning) 4
3 創造力 (Creativity) 4
4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4
5 就業力 (Employability) 4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編號
No.
類別
Category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01 系所 能具備基本理論知識,了解各類特殊需求學生的特質及需求,並積極參與相關特殊教育活動,以培養適性揚才的理念與態度 5
02 系所 能有效利用適當的評量工具與方法,了解特殊需求學生的現況能力與需求,訂定個別化教育與輔導計畫 4
03 系所 能因應學生個別需求,設計課程、教材及教學活動,必要時並做彈性調整 4
04 系所 能有效應用理論、方法、輔助科技與輔導策略,並與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合作,以提升特殊需求學生學習潛能與表現 4
05 系所 能應用有效的方法與策略,營造有利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與建立良好的行為 4
06 系所 能具有溝通協調能力,與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家長建立良好互動與合作關係 4
07 系所 能掌握特殊教育脈動,瞭解相關法令規章,提供適當的資訊,以促進學生之權益 4
08 系所 能具備特殊教育研究的知能與興趣,進行相關問題探索,解決教學問題,及創新教學方法 5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編號
No.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探究能力 4
2 語文與溝通能力 5
3 創新與實踐能力 4
4 專業知能 5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備註   Remarks
參考文獻 (依年代排列)

李芃娟(2019)。「聽能說話訓練」教學講義。
李芃娟(2012)。聽覺障礙。臺南大學特教叢書第56輯。
管美玲編著(2012)。聽損兒童聽覺技巧訓練課程。台北市:心理出版社。(中文讀本)
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2010)。聽說自如-聽損兒輕鬆學說話。臺北市:雅文基金會。
李芃娟(2008)。聽障學童聽能說話訓練電腦輔助教學系統 。國立台南大學特殊教育中心特殊教育叢書第五十
一輯。
王永華、科林聽力團隊(2006)。認識助聽器。台北縣:佳洲製版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科林聽力師群(2006)。探索聽力世界。台北縣:佳洲製版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江源泉(2006)。從聽障生口語復健目標看助聽器材的「不能」。特教論壇,1,1-11頁。
李芃娟(2001):聽障兒童之聽能說話訓練。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叢書第四十二輯。
儷聲聽力保健中心聽力團隊(無日期)。嬰幼兒聽力護照。儷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Stinson, M., Elliot, L., & Kelly, R. (2017). Deaf and hard of hearing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speech to text and interpreting / note
taking services and motiv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 Physical
Disabilities, 29 (1), 131-152. doi:10.1007/s10882-017-9534-4
Wenrich, K. A., Davidson, L. S., & Uchanski, R. M. (2017). Segmental and
suprasegmental perception in children using hearing aid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udiology, 27 (2), 85-102.
Stewart, D. A., & Kluwin, T. N. (2001). Teaching deaf and hard of hearing
students : Content, strategies, and curriculum.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Schow, R. & Nerbonne, M. A. (1996). Introduction to audiologic rehabilitation.
Massachusetts:A Simon & Schuster Company.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百分比
Percentage
講述 50 %
討論 20 %
問題導向學習 3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評量方式
Grading
百分比
Percentage
期中考 30 %
期末考 30 %
口頭報告、作業撰寫 30 %
出席狀況 1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