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urse首頁

 114 學年度 第 1 學期 特殊教育學系 劉俊榮教師 資源教室方案與經營 課程大綱

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114 學年度 第 1 學期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特殊教育學系 特教二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課堂教學 、 中文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140020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資源教室方案與經營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Resource Room Programs and Management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2 / 2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必修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劉俊榮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巫蕙禎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星期五,節次2、3
上課教室
Classroom
E308
Office Hours
劉俊榮:33/67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SDGs 0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SDGs 17. 多元夥伴關係: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一、認知
1.了解資源教室方案的發展背景與趨勢。
2.了解資源教室方案的法規與行政實務,例如:資源教室方案的意義、運作、行政組織、支援服務、服務對象、課程規畫、教室規畫、相關法規、學期行事曆安排、高中職及大專院校的資源教室方案、評鑑、科技輔具等。
二、技能
1.具備資源教室方案教師的職業技能,例如:資源班學生的鑑定與評量、課程與教學、教學策略、班級經營、輔導技能、善用科技輔具等。
2.能發現資源教室方案的問題,並發展問題解決策略。
三、情意
1.願意持續學習,培養優秀資源教室方案工作者的特質,加強在溝通協調與情緒管理上的能力,並具生涯規畫能力。
2.願意遵守資源教室方案專業倫理,並具敬業精神與態度。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本課程實施16+2週彈性教學方案,其中第17、18週之彈性規劃如下:
展演實作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週次
Week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評量方式
Grading
1 課程介紹、分組與教室安排、小老師
小組回家作業
講述    課堂參與、觀察 
2 資源教室的緣起與發展      
3 資源教室的定位與類型
回家作業檢討
講述、分組討論  小組回家作業  課堂參與、觀察 
4 資源教室行政運作
討論訪談主題與綱要
講述、分組討論  聯絡受訪教師
小組回家作業:訪談綱要 
課堂參與、觀察 
5 國定假日      
6 資源班的間接服務 講述、分組討論  繳交小組訪談綱要(修訂)
追蹤小組訪談行動 
課堂參與、觀察 
7 國定假日      
8 期中考 筆試測驗   試卷  測驗 
9 演講:資優資源班班級經營實務分享 演講  追蹤小組訪談行動  課堂參與、觀察 
10 演講:身障資源教室班級經營實務分享 演講  追蹤小組訪談行動   課堂參與、觀察 
11 資源教室的課程規劃 講述、分組討論  第1小組訪談報告:國小資源班教師   課堂參與、觀察、小組報告 
12 資源教室的評量與回歸原班 講述、分組討論  第2小組訪談報告:國小普通班教師  課堂參與、觀察、小組報告 
13 資源教室在融合教育的任務與運作 講述、分組討論  第3小組訪談報告:國中資源班教師  課堂參與、觀察、小組報告 
14 高中職資源教室方案 講述、分組討論、演講  第4小組訪談報告:高中資源班教師  課堂參與、觀察、小組報告 
15 大專院校之資源教室方案(香綺老師演講) 講述與演練  第5小組訪談報告:大專資源教室教師  課堂參與、觀察、小組報告 
16 期末考 筆試測驗   試卷  評量 
17 特教宣導活動設計企畫及實作示範(一):模擬影片 講述、分組討論、小組報告  第6小組模擬影片與觀後討論  課堂參與、觀察、小組報告 
18 特教宣導活動設計企畫及實作示範(二):闖關活動 講述、分組討論、小組報告  第7、8、9小組闖關活動  課堂參與、觀察、小組報告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編號
No.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公民力 (Citizen) 4
2 自學力 (Self-learning) 4
3 資訊力 (Information) 4
4 創造力 (Creativity) 4
5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5
6 就業力(Employability) 5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編號
No.
類別
Category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01 系所 能具備基本理論知識,了解各類特殊需求學生的特質及需求,並積極參與相關特殊教育活動,以培養適性揚才的理念與態度 5
02 系所 能有效利用適當的評量工具與方法,了解特殊需求學生的現況能力與需求,訂定個別化教育與輔導計畫 4
03 系所 能因應學生個別需求,設計課程、教材及教學活動,必要時並做彈性調整 4
04 系所 能有效應用理論、方法、輔助科技與輔導策略,並與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合作,以提升特殊需求學生學習潛能與表現 4
05 系所 能應用有效的方法與策略,營造有利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與建立良好的行為 4
06 系所 能具有溝通協調能力,與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家長建立良好互動與合作關係 5
07 系所 能掌握特殊教育脈動,瞭解相關法令規章,提供適當的資訊,以促進學生之權益 5
08 系所 能具備特殊教育研究的知能與興趣,進行相關問題探索,解決教學問題,及創新教學方法 4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編號
No.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探究能力 5
2 語文與溝通能力 5
3 創新與實踐能力 4
4 專業知能 5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資源教室方案與經營
資源教室方案 : 班級經營與補救教學 孟瑛如著
大專資源教室經營百寶箱 : 你不可不知的十三堂課
資源教室社交技巧
資源教室的經營與管理
備註   Remarks
林素貞(2013)。資源教室方案與經營。台北:五南。
王天苗、蘇燕華(2003)。融合教育的理想與挑戰-國小普通班教師的挑戰。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4,39-62。
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2008)。特殊教育的資源與支援,97 年度年刊。臺北市:作者。
吳武典(2005)。融合教育的迴響與檢討。教育研究月刊,136,28-42。
邱上真(2001)。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之因應措施所面對之困境以及所需之支持系統。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1-26。
邱上真 (2000)。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之因應措施:帶好每位學生-- 理論實務與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
邱筑君(2014)。第一次當組長就上手。新北市: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洪儷瑜(2001)。英國的融合教育。台北:學富文化。
洪儷瑜(2008)。資源教室方案與臺灣的融合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2,45-68。
洪儷瑜(2012/09)。由補救教學到三層級學習支援。教育研究月刊,221,13-24。
紀雅馨(2010)。國民中學資源班召集人/資源班導師角色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鈕文英(2006)。國小融合班教師班級經營策略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3,147-184。
台南市資源教室相關法規:http://boe.tn.edu.tw/boe/wSite/ct?xItem=5527&ctNode=421&mp=20
張正芬、胡心慈(2017)。高級中等學校資源班工作參考手冊---全校性資源運 作理念與實務。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http://sencir.spc.ntnu.edu.tw/_other/GoWeb/include/GetDBfilePDF.php?KeyID=14055990905ad8151b662bb-f01
張宗義、林嘉珮、邱莉萍、洪靜春、鄭雅尹(2011)。你好,我也好。教師溝通 技巧 。 臺北市:教育部 。 取自:http://www.guide.edu.tw/book/book/pdf/04.pdf。
Finke, E. H., McNaughton, D. B., & Drager, K. D. R. (2009). “All children can and should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General education teachers’ perspectives on includ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who require AAC.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25(2), pp.110-122
Forlin, C., Keen, M. & Barrett, E. (2008). The concerns of mainstream teachers: coping with inclusivity in an Australian contex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bility,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55(3), 251-264.
Smith, T. E. C., Polloway, E. A., Patton, J. R., & Dowdy, C. A. (2001). Teaching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in Inclusive Settings (3rd 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
Wong, D. K., Pearson, V., & Lo, E. M. (2004). Competing philosophies in the classroom: a challenge to Hong Kong teach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clusive Education, 8(3), 261-279. https://www.thoughtco.com/special-education-resource-room- 3110962.
自編講義、政府法規與出版品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百分比
Percentage
講述 35 %
專題實作 25 %
討論 20 %
報告分享 2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評量方式
Grading
百分比
Percentage
出席與討論 20 %
小組報告(報告時間25-35 分鐘為原則) 20 %
回家作業 20 %
期中考 20 %
期末考 2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注意事項
1.小組報告,於報告前一週週六上傳討論區,報告時準備書面資料(簡報檔、文書檔)給老師,並把握規定時間25-35分鐘報告完畢。
2.訪談綱要確定後,訪談前決定主要訪談者。小組成員先做演練後,再前往訪談。
3.請假手續請在上課前完成,請假以三次為限,超過每次扣3%。每次曠課扣除總成績3%,遲到扣除總成績1%。

*小老師:
1.請於討論區開設小組訪談報告(特教宣導)、回家作業,方便各小組上傳作業。
2.請於上課結束後提醒回家作業,上課前的星期六提醒下週上課進度或報告。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