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
111 學年度 第 2 學期
|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
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 文資二
|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
課堂教學 、 中文
|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
134078
|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
文化景觀與社會
|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
Cultural Landscape and Society
|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
2 /
2
|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
選修
|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
陳緯華
|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
|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
星期二,節次4、5
|
上課教室 Classroom
|
J502
|
Office Hours
|
陳緯華:2223/3898
|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
|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
不論是具體的物質景觀或者抽象的文化景觀,在當代社會中都日益受到重視,也對社會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其影響涵蓋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等各層面。本課程旨在透過相關文章的閱讀與討論,讓學生能夠有更寬廣與深入的角度來理解當代社會中的各種文化景觀。
|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
|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
|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
週次 Week |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
評量方式 Grading |
1
|
1. 課程說明、分組8組
|
https://meet.google.com/njx-gebb-tsn
|
|
|
2
|
2. 延平郡王祠實地考察:每組列出五個問題
|
|
|
|
3
|
3. 整理與討論各組問題:各組回去尋找答案
|
|
|
|
4
|
4. 各組開始報告各自的答案:每組15分鐘
|
|
|
|
5
|
5. 各組開始報告各自的答案:每組15分鐘
|
|
|
|
6
|
6. 老師綜合講解
|
|
|
|
7
|
7. 蔡錦堂。從神社到忠烈祠-戰前與戰後台灣「國家宗祀」的轉換。
|
|
|
|
8
|
8. 陳緯華。2017。國家、象徵暴力與民間信仰:以鹿耳門天后宮為例的討論
|
|
|
|
9
|
9. 影片欣賞:建築
|
|
|
|
10
|
10. 陳緯華。2015。「靈力經濟」中的廟宇與社區:以台灣竹山紫南宮為例
|
|
|
|
11
|
11. 葉韻翠。2009。新加坡華人聚落地景變遷與國族意涵。地理研究51:67-86。
|
|
|
|
12
|
12. 張碧君。2013。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地理學報71: 29-47。
|
|
|
|
13
|
13. 盧建成、陳國川。2014。清朝初期台灣方志的風景選擇。環境與世界28-29: 55-74。
|
|
|
|
14
|
14. 影片欣賞:建築
|
|
|
|
15
|
15. 呂紹理 日治時期台灣的旅遊活動與地理景象的建構〈日治時期臺灣旅遊活動與地理景象的建構〉,收入蘇碩斌主編,《旅行的視線:近代中國與臺灣的觀光文化》(臺北:群學出版社,2012年),頁231-276。〈日治時期臺灣旅遊活動與地理景象的建構〉,收入黃克武主編,《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
|
|
|
16
|
16. 李向平、石大建 儒教重建:合法性資源的動員模式
|
|
|
|
17
|
17. 期末考
|
|
|
|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
編號 No. |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類別 Category |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01
|
系所
|
運用對自然資源保育、文化資產保存與人類干擾之間關係的了解,進行環境的管理
|
0
|
02
|
系所
|
利用各種適當的場合與媒介向大眾宣導自然資源和文化資產的訊息與概念,以提高人們對於自然資源保護和文化資產保存的認同
|
0
|
03
|
系所
|
運用科學的原則與方法,考量需求、可行性與保護/育三方面的平衡,找出解決自然資源和文化資產系統問題的合理方式,以達到永續發展的目的
|
0
|
04
|
系所
|
了解、分析、思辨、評估自然與文化的相互依存關係,並藉由適切之方式增進大眾的環境倫理和文化倫理
|
0
|
05
|
系所
|
彙整、考量文化、自然及其他相關的旅遊環境資訊以規劃旅遊活動
|
0
|
06
|
系所
|
組合多樣的旅遊環境和條件選擇,設計兼顧客戶需求及成本考量的旅遊行程
|
0
|
07
|
系所
|
分析各休閒場所之地理環境、文史脈絡特色與客戶需求,發展行銷策略,執行休閒活動企劃或促銷方案
|
0
|
08
|
系所
|
執行具有知性深度的導覽解說,提供客戶良好旅遊經驗
|
0
|
09
|
系所
|
運用歷史學、地理學與人類學基礎,瞭解並且分析真實世界中所遭遇的問題
|
0
|
10
|
系所
|
蒐集、檢視資料,解釋分析的結果,並且詮釋以及總結研究成果,以提供他人作為參考
|
0
|
11
|
系所
|
運用歷史學、地理學與人類學的基礎知識,協助其他領域人員發展出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方案
|
0
|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
備註 Remarks
|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百分比 Percentage
|
課堂報告
|
15 %
|
研究報告
|
15 %
|
期末考
|
50 %
|
課堂表現
|
10 %
|
出勤率
|
10 %
|
總和 Total |
100 %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
評量方式 Grading |
百分比 Percentage |
總和 Total |
0 % |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