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urse首頁

 113 學年度 第 2 學期 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 蔡米虹教師 西洋通史 課程大綱

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113 學年度 第 2 學期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 文資二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課堂教學 、 中文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134055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西洋通史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3 / 3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必修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蔡米虹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星期四,節次3、4、5
上課教室
Classroom
J302
Office Hours
蔡米虹:5555/45AB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SDGs 0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SDGs 17. 多元夥伴關係: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1.學習西方歷史的發展重要進程,使學生得以增進西方文化的歷史知識。
2.認識西方歷史的主要特質,有助學生理解西方文化形成的因素。
3.藉由西洋歷史文化的知識學習,得以增進學生對西方世界的認識與瞭解,並培養宏觀的國際視野。
4.從西方文化的學習,得以瞭解世界各地文化發展的異同,進而培養學生具有接納多元文化的胸襟。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週次
Week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評量方式
Grading
1 課程進度說明
第一講導論:「西洋史」的問題討論
暫訂課程大綱;開學討論    準備筆記;分組名單 
2 第二講西方文明的起源(一):古代希臘文化之興衰與擴展 講述與討論     
3 第三講西方文明的起源(二):古代羅馬文化之興衰與繼承 講述與討論     
4 第四講歐洲中世紀時代(一):西方基督宗教世界的形成 講述與討論    分組討論 
5 第四講歐洲中世紀時代(二):歐洲封建體下的文化生活 講述與討論    全校線上授課 
6 第五講近代歐洲的興起(一):文藝復興;宗教改革 講述與討論    個人討論作業 
7 春假補假      
8 第五講近代歐洲的興起(一)(續)
第五講近代歐洲的興起(二):地理大發現
講述與討論     
9 分組報告     分組討論作業 
10 第六講近代歐洲的政治變革 講述與討論     
11 第七講近代歐洲的發展(一):工業革命 講述與討論     
12 英國工業革命文獻閱讀討論 講述與討論    個人討論作業  
13 第八講近代歐洲的發展(二):工業時代的文化特色 講述與討論     
14 第九講近現代歐洲的轉變:西方與世界 講述與討論     
15 第十講世界新霸權國家的崛起:美國(一) 講述與討論     
16 第十講世界新霸權國家的崛起:美國(二) 講述與討論     個人討論作業  
17 第十一講現代西方對世界局勢的影響 講述與討論     
18 課程總檢討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編號
No.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公民力 (Citizen) 5
2 自學力 (Self-learning) 5
3 資訊力 (Information) 4
4 創造力 (Creativity) 5
5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5
6 就業力(Employability) 3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編號
No.
類別
Category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01 系所 運用對自然資源保育、文化資產保存與人類干擾之間關係的了解,進行環境的管理 1
02 系所 利用各種適當的場合與媒介向大眾宣導自然資源和文化資產的訊息與概念,以提高人們對於自然資源保護和文化資產保存的認同 4
03 系所 運用科學的原則與方法,考量需求、可行性與保護/育三方面的平衡,找出解決自然資源和文化資產系統問題的合理方式,以達到永續發展的目的 0
04 系所 了解、分析、思辨、評估自然與文化的相互依存關係,並藉由適切之方式增進大眾的環境倫理和文化倫理 3
05 系所 彙整、考量文化、自然及其他相關的旅遊環境資訊以規劃旅遊活動 2
06 系所 組合多樣的旅遊環境和條件選擇,設計兼顧客戶需求及成本考量的旅遊行程 0
07 系所 分析各休閒場所之地理環境、文史脈絡特色與客戶需求,發展行銷策略,執行休閒活動企劃或促銷方案 0
08 系所 執行具有知性深度的導覽解說,提供客戶良好旅遊經驗 1
09 系所 運用歷史學、地理學與人類學基礎,瞭解並且分析真實世界中所遭遇的問題 4
10 系所 蒐集、檢視資料,解釋分析的結果,並且詮釋以及總結研究成果,以提供他人作為參考 4
11 系所 運用歷史學、地理學與人類學的基礎知識,協助其他領域人員發展出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方案 2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編號
No.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雙語能力 5
2 跨域能力 5
3 解決問題與研究能力 2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備註   Remarks
課程可依學生學習狀況,隨時調整;隨堂補充資料。
■教科書:
拉爾夫(Phillip Lee Ralph)等作;文從蘇等譯,《世界文明史》(台北:五南,2009)。(前篇:從史前時代到前近代;後篇:從工業革命到現代)
杰里.本特利(Jerry H. Bentley)等合著,魏鳯蓮譯,《簡明新全球史》(Traditions & Encounters: A Brief Global History)(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L. S. 斯塔夫里阿諾斯(L. S. Stavrianos)著,吳象嬰,梁赤民譯,《全球通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88)。
■參考英文教科書:
Peter N. Stearns, Michael Adas, Stuart B. Schwartz, World civilizations: the global experience, New York: Longman, 2001.
Mark Kishlansky, Patrick Geary, Patricia O'Brien, Civilization in the West,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2000.
Margaret L. King, Western civilization: a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c2000.
■其他通史書籍:(學校圖書館藏)
王聰霖,《驚異!世界史:染血的世界地圖》(新北市:繪虹企業出版,2013)
柄谷行人著;林暉鈞譯《世界史的結構》(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出版,2013)
尼爾.麥葛瑞格(Neil MacGregor)著;劉道捷、拾已安譯《看得到的世界史》(台北市:大是,2012)
櫻井清彥監修;洪玉樹譯《圖解3天讀懂世界史:考古學家帶你重新發現世界》(台北市:大是, 2009)
曼弗雷德.馬伊(Manfred Mai)著;尤雅慧譯《人人必讀的世界史》(台北市:華漾出版,2005)
宮布利希(Ernst H. Gombrich)著;張榮昌譯《寫給年輕人的簡明世界史》(台北市:商周出版,2004)
克萊絲.勃拉兒(Chris Brazier)著;黃中憲譯《另類世界史:打開歷史廣角》(台北市: 書林,2002)
杉山正明著;黃美蓉譯,《遊牧民的世界史》(台北:廣場出版社,2013)
約翰.達爾文(John Darwin)著;黃中憲譯,《帖木兒之後:1405-2000年全球帝國史》(After Tamerlane: The rise & Fall of Global Empires, 1405-2000)(台北:野人文化公司,2010年)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百分比
Percentage
講述 50 %
討論 30 %
問題導向學習 10 %
影片欣賞 1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評量方式
Grading
百分比
Percentage
課堂出席 30 %
分組討論作業 30 %
個人討論作業 4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課堂出席 30 %(以實際到課簽到為依據;每週上傳點名單;各節逾15分鐘視為遲到;各節逾25分鐘視為缺席)(第3至18週超過五週時數(含)未到課,不論曠課或請假,此項成績以零分計。)
個人討論作業:40 %(依課堂提出的各次作業)
分組討論作業:30%(依課堂提出的各次作業)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