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urse首頁

 113 學年度 第 1 學期 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 邱麗娟教師 史學導論 課程大綱

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113 學年度 第 1 學期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 文資一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課堂教學 、 中文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134010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史學導論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Introduction to History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3 / 3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必修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邱麗娟張靜宜蔡米虹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星期三,節次3、4、5
上課教室
Classroom
J503
Office Hours
邱麗娟:2233/45AB;    張靜宜:1333/789A;    蔡米虹:2222/345B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SDGs 0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1.討論歷史的定義、史學的性質。
2.落實史學訓練的方法。
3.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分析事件的能力。
3.透過閱讀,學習如何書寫歷史。
4.認識歷史學家對歷史研究的貢獻。
5.瞭解中國、歐美及台灣等地區的歷史學發展。
6.藉由討論史學家研究成果,學生可以學習歷史研究主題的分析技巧。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本課程實施16+2週彈性教學方案,其中第17、18週之彈性規劃如下: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週次
Week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評量方式
Grading
1 歷史的定義、史料與記錄方式 講授 謝論 邱麗娟老師     
2 歷史研究的新方向與史學觀點 講述、討論
授課教師:邱麗娟老師 
   
3 歷史的真相(「羅生門」電影討論) 影片欣賞、討論
授課教師:邱麗娟老師 
   
4 時間.歷史.敘述 講述、討論
授課教師:邱麗娟老師 
   
5 作業口頭報告與 討論
授課教師:邱麗娟老師 
   
6 歷史研究與歷史解釋
授課教師:邱麗娟老師 
   
7 認識史學史—歷史學家的貢獻 講述與討論
授課教師:蔡米虹老師 
閱讀資料   
8 中國史學發展史介紹 講述與討論
授課教師:蔡米虹老師 
閱讀資料  出席與討論 
9 中國史學發展史介紹(續)
西洋史學發展史介紹
講述與討論
授課教師:蔡米虹老師 
閱讀資料  出席與討論 
10 西洋史學發展史介紹(續) 講述與討論
授課教師:蔡米虹老師 
閱讀資料  出席與討論 
11 台灣歷史學發展介紹 分組討論
授課教師:蔡米虹老師 
閱讀資料  出席與討論 
12 分組作業成果報告 分組討論;講述
授課教師:蔡米虹老師 
閱讀資料  出席與討論 
13 狹義的歷史輔助科學 講述、討論、個案分析
授課教師:張靜宜老師 
  出席、課堂參與 
14 廣義的歷史輔助科學 講述、討論、個案分析
授課教師:張靜宜老師 
  出席、課堂參與 
15 輔助科學的運用(一):以志書寫為例 講述、討論、個案分析、專題實作
授課教師:張靜宜老師 
  出席、課堂參與 
16 輔助科學的運用(二):文物描述 講述、討論、個案分析、專題實作
授課教師:張靜宜老師 
  出席、課堂參與 
17 分組口頭報告(一) 分組討論與分享
授課教師:張靜宜老師 
  出席、課堂參與 
18 分組口頭報告(二) 分組討論與分享
授課教師:張靜宜老師 
  出席、課堂參與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編號
No.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公民力 (Citizen) 3
2 自學力 (Self-learning) 3
3 資訊力 (Information) 2
4 創造力 (Creativity) 3
5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3
6 就業力(Employability) 3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編號
No.
類別
Category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01 系所 運用對自然資源保育、文化資產保存與人類干擾之間關係的了解,進行環境的管理 4
02 系所 利用各種適當的場合與媒介向大眾宣導自然資源和文化資產的訊息與概念,以提高人們對於自然資源保護和文化資產保存的認同 5
03 系所 運用科學的原則與方法,考量需求、可行性與保護/育三方面的平衡,找出解決自然資源和文化資產系統問題的合理方式,以達到永續發展的目的 4
04 系所 了解、分析、思辨、評估自然與文化的相互依存關係,並藉由適切之方式增進大眾的環境倫理和文化倫理 5
05 系所 彙整、考量文化、自然及其他相關的旅遊環境資訊以規劃旅遊活動 3
06 系所 組合多樣的旅遊環境和條件選擇,設計兼顧客戶需求及成本考量的旅遊行程 2
07 系所 分析各休閒場所之地理環境、文史脈絡特色與客戶需求,發展行銷策略,執行休閒活動企劃或促銷方案 5
08 系所 執行具有知性深度的導覽解說,提供客戶良好旅遊經驗 2
09 系所 運用歷史學、地理學與人類學基礎,瞭解並且分析真實世界中所遭遇的問題 5
10 系所 蒐集、檢視資料,解釋分析的結果,並且詮釋以及總結研究成果,以提供他人作為參考 5
11 系所 運用歷史學、地理學與人類學的基礎知識,協助其他領域人員發展出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方案 5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編號
No.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雙語能力 4
2 跨域能力 5
3 解決問題與研究能力 5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備註   Remarks

葛劍雄、周筱贇著,《歷史學是什麼》(台北:揚智出版社,2003)。
周樑楷、吳振漢、胡昌智等編著,《史學導論》(台北:空中大學,1995)。
周樑楷,《歷史學的思維》(台北:正中書局,1993)。
姜義華等著,《史學概論》(台北:水牛出版社,1993)。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1992)。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台北:麥田出版社,
2001)。
王爾敏,《史學方法》(台北:東華出版社,1988)。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93- )。
尹達主編,《中國史學發展史》(河南省:中州古籍出版,1985)。
王晴佳,《西方的歷史觀念:從古希臘到現代》(台北:允晨文化,1998)。
蔡石山,《西洋史學史》(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1975)。
王晴佳,《臺灣史學五十年(1950-2000) : 傳承、方法、趨向》(台北:麥田出版,
2002)。
凱斯.詹京斯(Keith Jenkins),《歷史的再思考》(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
周婉窈譯,《史家的技藝》(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
Donald A. Ritchie著,王芝芝譯,《大家來做口述歷史》(台北:遠流出版社,1997)

台灣省政府文化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大家來寫村史》(南投:省文化處,
1998)。
黃俊傑,《史學方法論叢》(台北:學生書局,1981)。
胡昌智,《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
張玉法,《歷史學的新領域》(台北:聯經出版社,1978)。
嚴耕望,《治史經驗談》,台北:商務印書館,1981
Edward. H. Carr, What Is History?, 40th Anniversary ed. (Palgrave, 2001) (1st ed., 1961) 有三種中譯供參考:
1. 愛德華.卡耳著,江政寬譯,《何謂歷史?》(台北:博雅書屋,2009)。
2. E.H.卡尔著,陳垣譯,《历史是什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
3. 愛德華.咍萊特.卡耳著,王任光譯,二版,《歷史論集》(台北:幼獅文化,1970) 。
理查.伊凡斯(Richard J. Evans)著 ; 潘振泰譯,《為史學辯護》(台北:巨流出版
2002)。
楊書銘,《一生一定要懂的歷史學故事》(台北:知青頻道出版社,2011)。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百分比
Percentage
講述 50 %
影片欣賞 20 %
專題實作 20 %
分享 1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評量方式
Grading
百分比
Percentage
總和  Total 0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第一至六週評分方式:分組討論20%;個人作業80%
第七至十二週評分方式:評分方式:出席(六週18堂課計)30%;分組文章報告作業30%;分組資料報告作業40%
第十三週至第十八週評分方式:出席40%;報告作業與討論60%。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