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urse首頁

 112 學年度 第 1 學期 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臺灣文化碩士班 戴文鋒教師 臺灣無形文化資產專題研究 課程大綱

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112 學年度 第 1 學期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臺灣文化碩士班 文資系臺文碩合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課堂教學 、 中文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134007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臺灣無形文化資產專題研究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Seminar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3 / 3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選修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戴文鋒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星期三,節次8、9、A
上課教室
Classroom
G304
Office Hours
戴文鋒:3333/2345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SDGs 0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SDGs 11. 永續城鄉: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SDGs 17. 多元夥伴關係: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日本與文化資產保存相關法規先後制定有:明治4年(1871)〈古器舊物保存法〉(こききゅうぶつほぞんかた)、1897(明治30)年〈古社寺保存法〉(こしゃじほぞんほう)。大正8年(1919)4月10日,受到德國制度的影響,日本政府以法律44號公布〈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同年6月1日則開始施行。此法為日本國內對具歷史性價值之建築、遺跡及文化資產等最為具體的法令規則。
大正11年(1922)12月29日臺灣總督府也以敕令第521號公佈〈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在臺施行令〉,這是臺灣史上首次出現文化資產相關的法律。初定時全文為61條條文,其立法精神與歐美19世紀末同期的文化財保存思想相符。除了將稍早就明定保護的神社、寺院外,也包含了歷史建築、歷史遺跡、舊址、紀念碑、古城址,並涵蓋稀有的自然物種,如動物、植物或礦物等。
昭和5年總督府內務局出版《本島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概況》,「史蹟」係指「舊有建築之遺跡、舊址、紀念碑等」;「名勝」係指「著名的自然景觀」;「天然紀念物」係指「植物、動物、地質礦物」等。
我國的《文化資產保存法》m6民國71年5月26日總統令制定公布全文 61 條,至民國 105 年7月12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案,7 月 27 日修正公布全文計11章、113條。將我國文化資產分成十四大類別:屬於有形文化資產有九大類:⑴古蹟⑵歷史建築⑶紀念建築⑷聚落建築群⑸考古遺址⑹史蹟⑺文化景觀⑻古物⑼自然地景、自然紀念物。屬於無形文化資產有五大類:⑴傳統表演藝術⑵傳統工藝⑶口述傳統⑷民俗⑸傳統知識與實踐。這個過程無形文化資產的比重與內容有大幅度的增加,本課程旨在讓學習者了解各類新的文行文化資產的內容與其資產價值。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週次
Week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評量方式
Grading
1 一、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 二、三回國指定史蹟、天然紀念物 三、州廳指定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以臺南州、高雄州為例 課堂講授     
2 一、文化資產保存法立法歷程 二、文化資產保存法之內容 三、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 課堂講授     
3 一、民俗 二、傳統表演藝術 三、傳統工藝 四、口述傳統 五、傳統知識與實踐 課堂講授     
4 一、民俗 二、傳統表演藝術 三、傳統工藝 四、口述傳統 五、傳統知識與實踐 課堂講授     
5 剪黏、彩繪、鑿花藝師作品校外教學 校外教學     
6 剪黏、彩繪、鑿花課室講解 課堂講授     
7 臺南傳統金屬工藝專題講座 專題講座     
8 傳統金工校外教學 校外教學     
9 傳統工藝:玉雕文化資產專題講座 專題講座     
10 玉雕文化體驗教外教學 校外教學     
11 高雄市定傳統表演藝術――皮影戲 課堂講授     
12 現今(2023年)22項重要民俗與各縣市民俗文化資產分析 課堂講授     
13 現今(2023年)重要傳統工藝與各縣市傳統工藝文化資產分析 課堂講授     
14 現今(2023年)各縣市傳統表演藝術文化資產分析 課堂講授     
15 無形文化資產之人間國寶趴趴走 課堂講授     
16 研究生口頭報告 口頭報告     
17 研究生口頭報告 口頭報告     
18 研究生口頭報告 口頭報告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編號
No.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道德力 (Morality) 4
2 自學力 (Self-learning) 5
3 創造力 (Creativity) 4
4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5
5 就業力 (Employability) 4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編號
No.
類別
Category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01 系所 具備獨立研究與學術論文寫作之能力。 5
02 系所 具備臺灣文化相關文獻蒐集、彙整、書寫與論述之能力。 5
03 系所 具備臺灣文化理論與方法論之能力。 5
04 系所 具備臺灣民俗宗教、文化資產研究與文化行政之能力。 4
05 系所 具備臺灣區域開發、海洋文化與族群文化研究之能力。 4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編號
No.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語文能力 5
2 溝通與合作 5
3 理性創新與實踐 4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備註   Remarks
邱坤良〈臺灣的皮影戲〉,《現代社會的民俗曲藝》,臺北:遠流,1985。
石光生《高雄縣立文化中心皮影戲館籌建專輯》,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4。
石光生《重要民族藝術藝師生命史(I)-皮影戲張德成藝師》,教育部,1995。
石光生《皮影戲藝師許福能生命史》,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8。
石光生《永興樂皮影戲團發展紀要》,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5。
洪孟啓〈文化資產保存的世界潮流—從有形到無形〉,《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154期,2006。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百分比
Percentage
講述 80 %
專題實作 2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評量方式
Grading
百分比
Percentage
個人口頭報告 30 %
課堂參與 30 %
期末書面報告 4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課堂參與30%、個人口頭報告30%、期末書面報告40%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