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urse首頁

 113 學年度 第 2 學期 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 李岳庭教師 遊戲治療理論與實務 課程大綱

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113 學年度 第 2 學期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 諮輔碩一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課堂教學 、 中文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128044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遊戲治療理論與實務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Play Therapy Theory and Practice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3 / 3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選修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李岳庭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星期二,節次3、4、5
上課教室
Classroom
E105
Office Hours
李岳庭:4444/89AB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SDGs 03. 健康與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SDGs 0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1. To be familiar with practical play therapy.
2. To learn basic skills in doing play therapy with Dr. Landreth approach.
3. To be able to build up counseling relationship with children and parents.
4. To be able to assess and plan a structural play therapy program.
5. To understand the many ethical and professional issues which are related to doing play/filial therapy; including the ethical codes of Chinese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Association,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ACA),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 (AAMFT).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N/A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本課程實施16+2週彈性教學方案,其中第17、18週之彈性規劃如下:
自主學習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週次
Week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評量方式
Grading
1 教學進度與授課旨意說明 Lecture     
2 遊戲治療介紹/遊戲的意義;遊戲治療歷史發展、理論、與應用 Lecture    2-3 
3 非指導性遊戲治療基本原則;遊戲治療者 Lecture    4-6 
4 遊戲室與玩具的介紹及討論 Lecture    7-8 
5 初次見面、介紹遊戲室及結構化;遊戲治療基本技巧非口語的技巧與練習及追蹤行為 Lecture   
6 遊戲治療基本技巧:反映內容、反映情感 Lecture    10 
7 遊戲治療基本技巧:協助作決定及負責、提升自尊/實務督導 Lecture    10 
8 設限/實務督導 Lecture    11 
9 遊戲治療中常見的議題與因應/實務督導 Lecture    12-13 
10 期中考      
11 (遊戲治療的進展、歷程與結案/實務督導)遊戲治療技巧綜合演練/實務督導 Lecture    14-15 
12 親子遊戲治療/父母諮詢/實務督導 Lecture     
13 行為學派遊戲治療/實務督導 Lecture     
14 精神分析學派遊戲治療/實務督導 Lecture     
15 遊戲治療綜合演練/實務督導 Lecture     
16 期末考      
17 技術學習的精進I。與練習兒童進行技術演練 學生自主學習     遊戲治療技術精進報告  
18 技術學習的精進II。與練習兒童進行技術演練 學生自主學習    遊戲治療技術精進報告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編號
No.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公民力 (Citizen) 3
2 自學力 (Self-learning) 3
3 資訊力 (Information) 3
4 創造力 (Creativity) 3
5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4
6 就業力(Employability) 3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編號
No.
類別
Category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01 系所 具備探究及解決問題之研究能力。 3
02 系所 具備心理評估與衡鑑之能力。 5
03 系所 具備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專業實務工作之能力。 4
04 系所 能應用諮商與輔導之專業知能於學校、社區與相關專業機構之實務工作。 4
05 系所 能在諮商輔導實務中展現具人文關懷、性別與多元文化包容性之作為。 3
06 系所 能落實專業倫理規範與行動。 5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編號
No.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探究能力 2
2 語文與溝通能力 3
3 創新與實踐能力 3
4 專業知能 4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備註   Remarks
主要讀本:
1. 陳信昭等譯(2014, October)。遊戲治療:建立關係的藝術(Play Therapy: The Art of the Relationship)(原著:Garry Landreth, 3rd ed.)。台北:心理出版社。
1.1 高淑貞譯(1994)。遊戲治療:建立關係的藝術(原作者:G. Landreth)。台北:桂冠。
2. 王孟心、王世芬譯(2008)。建立遊戲治療關係實用手冊(原著:M. Giordano, G. Landreth & L. Jones) 。台北:五南出版社。
3. 許智傑,謝政廷譯(2014)。進階遊戲治療(原著: D. C. Ray)。洪葉文化。
4. 陳信昭等譯(2019, Jan.)。親子關係治療手冊-父母的十單元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 (Child Parent Relationship Therapy, CPRT, Treatment Manual)(原著:Sue C. Bratton、Garry L. Landreth、Theresa Kellam、Sandra R. Blackard)。台北:心理出版社。ISBN:9789861918518

參考讀本:
1. 王孟心、王世芬譯(2008)。建立遊戲治療關係實用手冊(原作者: Giordano, M., Landreth, G., & Jones, L.)。台北:五南。(原作出版年:2005)。
2. 王美澤等譯(2001)。遊戲治療實務指南(原作者:Kottman, T. & Schaefer, C.)。台北:心理。 (原作出版年:1993)。
3. 何長珠(2001)。遊戲治療技巧。台北:心理。
4. 何長珠(2002)。遊戲治療-國小輔導實務。台北:五南。
5. 何長珠、吳依靜、詹然量、林珍玉譯(2001)。團體遊戲治療(原作者:Sweeney, D. S., & Homeyer, L. E.)。台北:五南。(原作出版年:1999)。
6. 何長珠、陳信昭、陳碧玲、徐世厚、賴麗明譯 (2004)。遊戲治療新趨勢(原作者:Harris, T. E., & Landreth, G. L.)。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2001)
7. 何長珠、陳信昭、陳碧玲、徐世厚、賴麗明譯(2004)有效治療師有所不可或缺之特質。載自遊戲治療新趨勢。(原作者:Harris, T. E., & Landreth, G.)。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2001)
8. 何長珠、葉淑萍(2005)。折衷式遊戲治療之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9. 何長珠譯 (1998)。遊戲治療理論與實務(原作者:O’Connor & Braverman)。台北:五南。
10. 何長珠譯 (2001)。團體遊戲治療(原作者: Homeyer, L. E.)。台北:五南。(原作出版年:2000)。
11. 李連枝、丘維清譯(2011)。阿德找阿德:兒童為本遊戲治療(原著:Virginia Axline) 。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12. 沈玉培、施玉麗校閱(2014, October)。進階遊戲治療 (Advanced Play Therapy)(原著: Dee Ray)。台北:洪葉文化。
13. 沈益君譯(2000)。開啟孩子的心窗:適用於兒童及青少年之完形學派心理治療(原作者:Oaklander, V.)。台北:心理。
14. 卓紋君等譯 (2000)。遊戲在家庭治療中的應用(原作者:Eliana Gil)。台北:心理。
15. 馬宗潔主編(2000)。團體遊戲治療。台北:學富。
16. 高淑貞(2011)。大人看著辦:麻煩孩子,聰明對策。台北:洪葉文化出版社。
17. 高淑貞(1998)。親子遊戲治療。台北:桂冠。
18. 高淑貞譯(1994)。遊戲治療:建立關係的藝術(原作者:G. Landreth)。台北:桂冠。
19. 梁培勇(2006)。遊戲治療:理論與實務(2版)。台北:心理。
20. 梁培勇校閱(2001a)。遊戲治療與危機處理(原作者:N. B. Webb)。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1)。
21. 梁培勇總校閱(1998)。遊戲治療與危機處理。台北:心理。
22. 梁培勇總校閱(2001)。遊戲治療實務指南(原作者:Kottman, T. & Schaefer, C.)。台北市:心理。(原作出版年:1999)
23. 梁培勇譯(2001b)。嚴重心理創傷的遊戲治療-錄影帶與手冊。台北:心理。
24. 梁培勇譯(2001c)。受虐兒童的遊戲治療-錄影帶與手冊。台北:心理。
25. 梁培勇譯(2013)。受虐兒童的遊戲治療(原著:Eliana Gil)。台北:心理。
26. 郭靜晃(1994)。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原作者:J. E. Johnson)。台北:楊智。(原著出版年:1987) 。
27. 陳慶福、李雅貞(2005)。遊戲治療入門。台北:雙葉出版社。
28. 陳信昭等譯(2014, October)。遊戲治療:建立關係的藝術(Play Therapy: The Art of the Relationship)(原著:Garry Landreth, 3rd ed.)。台北:心理出版社。
29. 陳信昭、陳碧玲、張婷婷、張志宏、朱倍毅、吳姿瑩譯(2007)。兒童遊戲治療案例研究(原作者:Landreth, G. L., Sweeney, D. S., Ray, D. C., Homeyer, L. E., Glove, G.J.)。台北:心理。
30. 陳碧玲、陳信昭譯(2000)。策略取向遊戲治療(原作者:S. Kissel)。台北:五南。 (原著出版年:1990)。
31. 陳慶福、李雅真(2004)。遊戲治療入門。台北:雙葉書廊。
32. 程小危,黃惠玲合編(1984)。兒童遊戲治療,張老師。
33. 程小危、黃惠玲譯(1983) 。兒童遊戲治療(原作者:Axline, V. M.)。台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49)
34. 馮觀富等著(1996)。兒童偏差行為的輔導與治療,心理。
35. 楊惠卿、陳增穎、董淑玲、林美珠、楊登媛譯(2007)。遊戲治療指南(原作者: O’Connor, K. J.)。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2000)。
36. 詹益雄等譯(1987)。如何幫助情緒障礙的孩子:成長的軌跡(原作者:Axline, V. M.)。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64)
37. 劉焜輝(1996)。遊戲治療理論與實施。台北:天馬。
38. 鄭如安(2009)。學校遊戲治療實務。台北:五南。
39. 魏心敏、王孟心、王世芬譯(2008)。遊戲治療導論(原作者:Carmichael, K. D.)。台北:華都文化。(原著出版年:2006)
40. 羅明華、曾仁美譯(2008)。遊戲治療實務工作手冊 (原作者:T. Cottman; Play therapy: Basics and beyond)。台北:學富文化。
41. 蘇靜枝譯(2011)。繽紛花園:兒童遊戲治療(Counseling Children Through The World of Play)(原著:Daniel Sweeney)。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
42. 台灣遊戲治療學會 http://www.atpt.org.tw/
43. Forward, S. & Buck, C./楊淑智譯(2003)。父母會傷人。台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年:1989)
44. Ginott, A. & Goddard, H. W./許麗美譯(2007)。親子溝通密碼。台北:心理出版社。(原著年:2003)
45. LaRossa, R./張惠芬譯(1997)。成為父母。台北:揚智。(原著年:1986)
46. Samalin, N./許瑛玿譯(2005)。愛與憤怒:父母親的兩難困境。台北:心理。(原著年:1991)
47. Kottman, T. (2010). Play therapy: Basics and beyond (2ed ed.). Alexandria, 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48. Kottman, T. (2002). Partners in play: An Adlerian approach to play therapy (2nd ed.). Alexandria, 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49. Landreth, G. (2012). Play therapy: The art of the relationship (3rd ed.). Muncir, IN: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50. Ray, D. (2011). Advanced play therapy: Essential conditions,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children. T & F Books US.
51. Van Fleet, R. Sywulak, A., Sniscak, C. C., & Guerney, L. F. (2010). Child-centered play therapy. The Guilford Press.
52. Ray, D. (2011). Advanced play therapy: Essential conditions,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children. T & F Books US.
53. Van Fleet, R. Sywulak, A., Sniscak, C. C., & Guerney, L. F. (2010). Child-centered play therapy. The Guilford Press.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百分比
Percentage
講述/演練 40 %
個案研討 40 %
報告 2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評量方式
Grading
百分比
Percentage
個案 30 %
個人口頭報告 20 %
期末考試 10 %
課堂參與及演練 20 %
期中考試 10 %
遊戲治療技術精進報告 1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