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  
                            |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 114 學年度  第 1 學期 |  
                            |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 諮商與輔導學系 諮輔三 |  
                            |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 課堂教學 、 中文 |  
                            |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 128028 |  
                            |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 多元文化諮商 |  
                            |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  
                            |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 2 /
                                2 |  
                            |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 選修 |  
                            |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 鄭珮嘉 |  
                            |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  |  
                            |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 星期一,節次C、D |  
                            | 上課教室 Classroom | J207 |  
                            | Office Hours |  |  
 
                        
                            |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  
                            |  |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  
                            | 
                                
                                    
                                        | SDGs 05. | 性別平權: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 |  
                                        | SDGs 16. |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促進和平多元的社會,確保司法平等,建立具公信力且廣納民意的體系 |  
                                        | SDGs 17. | 多元夥伴關係: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 |  |  
 
                        
                            |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  
                            | 多元文化諮商能力的培養,除了須具備多元文化相關知識外,擁有對各種文化間差異的敏感度,及開放接納的彈性,最終內化後,運用在個案上。然而這樣能力的培養,奠基於從生活中對各種群體或議題有所探索與接觸,藉由體驗與辯證反思,加上知識的補充,讓學生能探展多元文化的視角與態度、增進各種多元文化議題更多理解,同時能以社會正義的角度評估個案真正的需要。 |  
 
                        
                            |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  
                            |  |  
 
                        
                            |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  
                            | 
                                | *本課程實施16+2週彈性教學方案,其中第17、18週之彈性規劃如下: |  
                                        | 展演實作 |  
                                        | 自主學習 |  |  
 
                        
                            |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  
                            | 週次 Week |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 評量方式 Grading |  
                                    | 1 | 9/8課程介紹與導論 | 講述、報告與討論 | 交流與多元文化碰撞的經驗 |  |  
                                    | 2 | 9/15多元文化概要與諮商 | 講述、報告與討論 | 單一故事危險的演講影片 |  |  
                                    | 3 | 9/22多元文化諮商能力 (含多元文化素養) | 講述、報告與討論 | 小組口頭報告/多元文化素養量表 | 小組口頭報告 |  
                                    | 4 | 9/29教師節補假 |  |  |  |  
                                    | 5 | 10/6 中秋節放假 |  |  |  |  
                                    | 6 | 10/13多元文化諮商議題探究:多元家庭圖像 | 講述、報告與討論 | 小組口頭報告佐以主題相關影片 | 小組口頭報告 |  
                                    | 7 | 10/20多元文化諮商議題探究:性別議題 | 講述、報告與討論 | 小組口頭報告佐以主題相關影片 | 小組口頭報告 |  
                                    | 8 | 10/27多元文化諮商議題探究:身心障礙族群 | 講述、報告與討論 | 小組口頭報告佐以主題相關影片 | 小組口頭報告 |  
                                    | 9 | 11/3多元文化諮商議題探究:高齡與照護 | 講述、報告與討論 | 小組口頭報告佐以主題相關影片 | 小組口頭報告 |  
                                    | 10 | 11/10多元文化諮商議題探究:跨國婚姻與工作 | 講述、報告與討論 | 小組口頭報告佐以主題相關影片 | 小組口頭報告 |  
                                    | 11 | 11/17多元文化諮商議題探究:現今流行文化議題(一) | 講述、報告與討論 | 小組口頭報告佐以主題相關影片 | 小組口頭報告 |  
                                    | 12 | 11/24多元文化諮商議題探究:現今流行文化議題(二) | 講述、報告與討論 | 小組口頭報告佐以主題相關影片 | 小組口頭報告 |  
                                    | 13 | 12/1多元文化諮商議題探究:種族與宗教(靈性) | 講述、報告與討論 | 小組口頭報告佐以主題相關影片 | 小組口頭報告 |  
                                    | 14 | 12/8多元文化諮商之社會正義:階級與教育 | 講述、報告與討論 | 小組口頭報告佐以主題相關影片 | 小組口頭報告 |  
                                    | 15 | 12/15多元文化諮商之社會正義: 反歧視與倡議 | 講述、報告與討論 | 小組口頭報告佐以主題相關影片 | 小組口頭報告 |  
                                    | 16 | 12/22多元文化諮商實務整合 | 講述、報告與討論 | 以實務工作問題進行問題導向學習活動 | 小組口頭報告/個人書面報告 |  
                                    | 17 | 12/29 16+2週彈性教學方案-多元文化素材探索 | 自主學習 | 請從podcast/youtube影音/Ted演講網站中自行搜尋兩種影音內容素材,介紹內容及 如何深受啟發刺激自己增加多元文化素養及能力 | 個人書面報告 |  
                                    | 18 | 1/5 16+2週彈性教學方案--多元文化諮商體驗活動 | 訪談與實作 | 選擇整學期所探究之各種族群或議題之對象進行訪談(須留意訪談之倫理議題及事先提出訪綱與老師討論且定稿),書面報告內容需含訪談重點/有何發現/反思。 | 小組書面報告 |  
                                    | 19 | 本課程申請16+2週彈性教學方案,若後續如有變動,一切以開學第一堂課課綱說明為最終課程規劃 |  |  |  |  
 
 
	
                        
                        
                            
                                |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  
                                | 編號 No. |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 1 | 公民力 (Citizen) | 4 |  
                                        | 2 | 自學力 (Self-learning) | 5 |  
                                        | 3 | 資訊力 (Information) | 4 |  
                                        | 4 | 創造力 (Creativity) | 4 |  
                                        | 5 |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 5 |  
                                        | 6 | 就業力(Employability) | 4 |  
                                
                                    |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  
                                    | 編號 No. | 類別 Category |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 01 | 系所 | 能理解諮商之心理學基礎知識。 | 5 |  
                                            | 02 | 系所 | 能具備心理科學研究基本能力。 | 4 |  
                                            | 03 | 系所 | 能理解諮商理論,並具備諮商技術實作能力。 | 5 |  
                                            | 04 | 系所 | 能應用諮商理論與技術於學校、社區及相關機構之輔導工作。 | 5 |  
                                            | 05 | 系所 | 能展現具人文關懷、性別與多元文化包容性之視野與具體作為。 | 5 |  
                                            | 06 | 系所 | 能遵守專業倫理精神與作為。 | 5 |  
                                            | 07 | 系所 | 能自我覺察、試探生涯進路並進行生涯發展計畫。 | 4 |  
                            
                                |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  
                                | 編號 No. |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 1 | 探究能力 | 5 |  
                                        | 2 | 語文與溝通能力 | 5 |  
                                        | 3 | 創新與實踐能力 | 5 |  
                                        | 4 | 專業知能 | 5 |  
 
 
	
                        
                            
                                |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  
                                |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  
                                | 備註   Remarks |  
                                | (一)主要讀本 1.李淑菁、劉美慧、游美惠(2016)。多元文化教育(第四版)。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雅玄(2016)。多元文化素養。台北:元照出版社。
 (二)參考書目
 1. 陳秉華、郭崇信、陳金燕、黃光國、曹惟純、葉光輝、…杜淑芬(2017)。多元文化諮商在臺灣。新北:新北出版社。
 2. 游美惠, 楊幸真(2017)。性別意識成長數位學習課程手冊。台北:教育部。
 3. 蔣琬斯、游美惠、王紫菡、諶淑婷、阮氏貞、楊嘉宏、林慧文、顏任儀、陳佩儀、王振圍(2022)。給家一個擁抱:認識多元型態家庭學習手冊台北:教育部。
 4. Sue, D. W. & Sue, D. (2016). Counseling culturally diverse: Theory and practice (7th ed.). Hoboken,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Inc.
 5. 劉安真(2006)。諮商師訓練的新挑戰--論多元文化諮商的能力與訓練。弘光人文社會學報,4,167-185。
 6. 陳玉珍(2017)。當新移民女性進入臺灣,諮商心理師準備好了嗎?多元文化及相關考量因素之探討。諮商與輔導, 382,41-43。
 7. 陳志賢(2016)。新移民家庭諮商所需之多元文化諮商能力探討。輔導季刊,52(2),5-12。
 8. 張瑋珊(2006)。從多元文化觀點探討大專院校肢體障礙學生諮商策略。諮商與輔導,250,39 - 46。
 9. 陳怡君、林恩存、王聖安、李盈瑩、吳芝儀(2018)。從多元文化觀點探討新住民諮商議題。諮商與輔導,388,44 – 47+9。
 10. 陳慧女(2018)。外籍移工性侵害之多元文化諮商議題。諮商與輔導,393, 12-15。
 11. 林育陞(2018)。學校工作者諮商與多元文化議題探討—以同志議題為例。諮商與輔導,393, 8-11+4。
 12. 王翊涵(2020)。諮商心理師多元文化諮商的實踐探究:以新住民女性諮商為例。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8,127- 159。
 13. 吳昶興、宋政鴻、葉笛生(2022)。以多元文化諮商探討孝親費文化與影響。諮商與輔導,435, 15-17。
 14. 王怡靜、蔡宜樺(2021)。以多元文化諮商觀點探討原住民青少年生涯輔導。諮商與輔導,427, 21-24+4。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百分比 Percentage |  
                                        | 講述 | 20 % |  
                                        | 專題實作 | 20 % |  
                                        | 討論 | 20 % |  
                                        | 問題導向學習 | 20 % |  
                                        | 分享 | 20 % |  
                                | 總和  Total | 100 % |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  
                                | 評量方式 Grading | 百分比 Percentage |  
                                        | 出席狀況 | 15 % |  
                                        | 課堂參與 | 20 % |  
                                        | 個人書面報告 | 25 % |  
                                        | 小組口頭報告 | 20 % |  
                                        | 小組書面報告 | 20 % |  
                                | 總和  Total | 100 % |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  
                                | 課堂參與:需積極參於討論,當週若非小組報告成員,須根據當週上課內容或相關資料提出想法或接受老師提問。 
 出席:1.需要同學共同參與討論共學,課堂開始即點名,超過15分鐘以遲到計,無故超過半小時未到以曠課論(若有正
 當理由且附佐證除外),有任何無法出席狀況,請及早完成請假手續(能提前告知老師為佳),以免產生扣考
 後續問題,影響自身學習權益,因為公平起見,所以無法給予補教彈性。
 2.當週小組報告成員均要出席,若真有請假需求,請事先告知與老師討論(個人酌量扣分或補交心得500字以上
 擇一)
 
 小組口頭報告:1.第3至15週根據主題,自行參閱至少兩篇符合學術專業文獻及準備影片,上課報告(25分內)請勿超
 過時間。
 2.小組口頭報告均提早一週上傳課程討論區,及一人代表上傳作業繳交區,請勿遲交,否則視情況酌
 量扣分。
 
 小組書面報告:期末1/9前上傳完整紙本報告(至少2300字以上)。訪談須留意倫理議題要簽同意書,針對訪談內會在課
 堂上討論的部分,同時需事先定稿訪談大綱部分)。紙本書面報告內容,需含訪談重點(整組)/有何發現
 (個別)/反思(個別)。
 
 個人書面報告:1.第16週除了自己小組口頭報告問題外,請個人回答其他老師提問的實務問題,每題回覆字數至少
 400字以上。
 
 2.請從podcast/youtube影音/Ted演講網站中自行搜尋兩種影音內容素材,介紹內容及如何深受啟
 發刺激自己增加多元文化素養及能力。完整書面報告(至少1800字以上)。
 
 
 
 3.均期末1/9前上傳(若提早完成也可提早上傳)
 
 
 所有作業請留意個資部分,及勿抄襲,違反者會視嚴重程度扣分。
 
 🤍因課程進行會因上課人數及同學們學習狀況,而有彈性調整空間,為顧及同學學習權益,會在課堂上及[教師公告]通知同學,請同學留意。
 🤍另設加分題分題:每週課堂後之心得,每篇需超過300字才達加分標準,自主學習不強迫。
 
 
 |  
 
	
                        
                            
                                |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