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  
                            |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 114 學年度  第 1 學期 |  
                            |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 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 諮輔碩一 |  
                            |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 課堂教學 、 中文 |  
                            |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 128005 |  
                            |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 性別與諮商研究 |  
                            |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 Studies in Gender and Counseling |  
                            |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 3 /
                                3 |  
                            |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 選修 |  
                            |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 陳宇平 |  
                            |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 陳彥名 |  
                            |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 星期三,節次3、4、5 |  
                            | 上課教室 Classroom | J107 |  
                            | Office Hours |  |  
 
                        
                            |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  
                            |  |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  
                            | 
                                
                                    
                                        | SDGs 03. | 健康與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  
                                        | SDGs 05. | 性別平權: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 |  
                                        | SDGs 16. |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促進和平多元的社會,確保司法平等,建立具公信力且廣納民意的體系 |  |  
 
                        
                            |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  
                            | 在諮商、心理與教育、社工等助人專業中,讓專業助人者具有性別意識與反思能力,是十分基本而重要的訓練。本課程目的為針對即將踏入實務工作之諮商專業助人者進行準備,藉由性別相關研究與案例分析,以多元化的討論及思考方式,覺察己身不自覺的性別刻版印象如何影響生命,並藉由研討與反思諮商歷程中之性別議題,逐步思索性別桎梏之發展、維持與解套之道,並能進一步在生活與專業中實踐、進行倡議,為案主謀取最大福祉,俾得到個人成長。 |  
 
                        
                            |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  
                            | 無 |  
 
                        
                            |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  
                            | 
                                | *本課程實施16+2週彈性教學方案,其中第17、18週之彈性規劃如下: |  
                                        | 展演實作 |  
                                        | 自主學習 |  |  
 
                        
                            |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  
                            | 週次 Week |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 評量方式 Grading |  
                                    | 1 | 課程簡介與導論 | 講授與討論 | 課程說明與分組 | 反思分享個人與性別的相遇經驗 |  
                                    | 2 | 女性主義、父權、性別習俗與媒介 | 講授與討論 | 王Chap.5、黃Chap.1-2、 丹Chap.3 & 5 +畢Chap. 5 | 反思分享個人與性別的相遇經驗 |  
                                    | 3 | 性別、科技與勞動議題 | 講授與討論 | 王Chap.9、黃Chap.9&14、畢Chap.6、戴Chap.7+中、英期刊各至少1篇 | 團體報告1 |  
                                    | 4 | 性別與身體 | 講授、報告與討論 | 丹Chap.12、畢Chap. 1-2+王浩威(1998) Chap.5+中、英期刊各至少1篇 | 團體報告 2 |  
                                    | 5 | 性別與親密關係 | 講授、報告與討論 | 王Chap.6、丹Chap.13、黃Chap.5、 畢Chap.3 +中、英期刊各至少1篇 | 團體報告 3 |  
                                    | 6 | 性別與性 | 講授、報告與討論 | 何春蕤(2004)豪爽女人、丹Chap.12+中、英期刊各至少1篇 | 團體報告 4 |  
                                    | 7 | 性別權力與性侵害—女性主義為何漏接了房思琪? | 講授、報告與討論 | 王Chap.3、丹Chap.6-7、黃Chap.6&11、畢Chap. 5 +林奕含(2017)中、英期刊各至少1篇 | 團體報告 5 |  
                                    | 8 | 數位性別、厭女文化 | 講授、報告與討論 | 黃Chap.3-4+丹Chap.1-2+中、英期刊各至少1篇 | 團體報告 6 |  
                                    | 9 | 性別、父職與家庭照顧 | 講授、報告與討論 | 王Chap.4&12、黃Chap.16、 戴Chap.4& 8 +中、英期刊各至少1篇 | 團體報告 7 |  
                                    | 10 | 性別、醫學及醫療及性少數議題 | 講授、報告與討論 | 王Chap.4&12、黃Chap.15、 戴Chap.4& 8 +中、英期刊各至少1篇 | 團體報告 8 & 9 |  
                                    | 11 | 多元性別、同志教育與諮商議題(調至11/17(一) 9:00-12:00)劉安真老師講座J107 | 講授、報告與討論 | ▪️ 丹Chap.4、黃Chap.10&12、畢Chap.4 & 7 +中、英期刊各至少1篇    ▪️ 劉安真(2002)「我是雙性戀,但選擇做女同志!」、徐志雲(2019)「讓傷痕說話」 |  |  
                                    | 12 | ▪️ 案主性別與諮商動力           ▪️中斷性別化過程之策略 | 講授、報告與討論 | 王Chap.7、吳Chap.4&9-10+中、英期刊各至少1篇;林佩儀-諮商中的性別議題、性別平等教育季刊-心理諮商的性別盲點 | 團體報告 10 |  
                                    | 13 | 性別議題案例分析與處遇I | 講授、報告與討論 | 兩組各設定1個與第2-4週主題有關之諮商情境,並佐以有關此主題之諮商理論或技巧之中、英期刊各至少1篇,帶領同學進行諮商演練 | A、B報告 |  
                                    | 14 | 性別議題案例分析與處遇II | 講授、報告與討論 | 兩組各設定1個與第5-7週主題有關之諮商情境,並佐以有關此主題之諮商理論或技巧之中、英期刊各至少1篇,帶領同學進行諮商演練 | C、D報告 |  
                                    | 15 | 性別議題案例分析與處遇III | 講授、報告與討論 | 兩組各設定1個與第8-10週主題有關之諮商情境,並佐以有關此主題之諮商理論或技巧之中、英期刊各至少1篇,帶領同學進行諮商演練 | E、F報告 |  
                                    | 16 | 性別議題案例分析與處遇IV | 講授、報告與討論 | 兩組各設定1個與第11週主題有關之諮商情境,並佐以有關此主題之諮商理論或技巧之中、英期刊各至少1篇,帶領同學進行諮商演練 | G報告 |  
                                    | 17 | 性別實踐作業I —參與多元性別相關活動,如同志大遊行 | 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導向的多元延伸教學模式 | 實踐作業目標與課程連結說明,以及性別相關活動之訊息提供 | 學生需完成實踐報告之心得反思與分享 |  
                                    | 18 | 性別實踐作業II —參與性別相關學術活動,如女學會學術研討會 | 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導向的多元延伸教學模式 | 實踐作業目標與課程連結說明,以及性別相關活動之訊息提供 | 學生需完成實踐報告之心得反思與分享 |  
 
 
	
                        
                        
                            
                                |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  
                                | 編號 No. |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 1 | 公民力 (Citizen) | 5 |  
                                        | 2 | 自學力 (Self-learning) | 4 |  
                                        | 3 | 資訊力 (Information) | 2 |  
                                        | 4 | 創造力 (Creativity) | 3 |  
                                        | 5 |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 5 |  
                                        | 6 | 就業力(Employability) | 5 |  
                                
                                    |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  
                                    | 編號 No. | 類別 Category |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 01 | 系所 | 具備探究及解決問題之研究能力。 | 5 |  
                                            | 02 | 系所 | 具備心理評估與衡鑑之能力。 | 2 |  
                                            | 03 | 系所 | 具備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專業實務工作之能力。 | 5 |  
                                            | 04 | 系所 | 能應用諮商與輔導之專業知能於學校、社區與相關專業機構之實務工作。 | 5 |  
                                            | 05 | 系所 | 能在諮商輔導實務中展現具人文關懷、性別與多元文化包容性之作為。 | 5 |  
                                            | 06 | 系所 | 能落實專業倫理規範與行動。 | 5 |  
                            
                                |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  
                                | 編號 No. |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 1 | 探究能力 | 5 |  
                                        | 2 | 語文與溝通能力 | 5 |  
                                        | 3 | 創新與實踐能力 | 4 |  
                                        | 4 | 專業知能 | 5 |  
 
 
	
                        
                            
                                |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  
                                |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  
                                | 備註   Remarks |  
                                | 【主要讀本】 1.王雅各主編(1999)。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台北:心理。
 2.吳寶嘉、林素妃、陳靜儀(譯)(2008)。性別諮商與心理治療(原作者:L.A.Gilbert & M. Scher)。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9)Carroll, L.(2008).Counseling Sexual and Gender Minorities. Prentice Hall.【絕版】
 3.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心靈工坊。
 4.黃淑玲、游美惠 主編(2012)。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第二版)。台北:巨流。
 5.戴伯芬/主編(2017)。性別作為動詞:巷仔口社會學2:性別如何形塑,又如何在行動中翻轉?台北:大家。
 【參考讀本】
 1.王浩威(1998)。台灣查甫人。台北:聯合文學。
 2.方剛、楊志紅著(2015)。肯定性諮詢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2006)。擁抱玫瑰少年。台北:女書文化。
 4.何春蕤(2004)。豪爽女人。台北:皇冠文化。
 http://sex.ncu.edu.tw/publication/book_common_02.html(電子書)
 5.何穎怡(譯)(2002)女人治校先鋒:Smith College首位女校長回憶錄。台北:女書文化。
 6.梁麗清(2016)。親密伴侶暴力的性別思考。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7.游美惠(2005)。性別教育最前線︰多元文化的觀點。台北︰女書。
 8.游美惠(2014)。性別教育小詞庫。台北︰巨流。
 9.婁美蓮(譯)(2017)。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我不完美、我混亂、我不怕被討厭,我擁抱女性主義標籤。 台北:木馬文化。
 10.莊明貞(2003)。性別與課程—理念、實踐。台北:高等教育。
 11.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
 12.畢恆達、鄭美里(編)(2007)。太空人與小紅帽。台北:女書文化。
 13.婦女救援基金會(2003)。染色的青春:十個色情工作少女的故事。台北:心靈工坊。
 14.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2011)。我的違章家庭-28 個多元成家故事。台北:女書。
 15.張正霖(譯)(2017)。第二輪班:那些性別革命尚未完成的事。台北:群學。
 16.葉宗顯、黃元鵬譯(2012)。發現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與跨性別研究。台北:韋伯。潘慧玲(主編)(2000)。教育議題的性別視野。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17.楊巧玲(譯)(2007)學校中的性別政權:學生校園生活與教師工作文化之性別分析。台北:高等教育。
 18.楊佳羚(2002)。性別教育大補帖(上)、(下)。台北:女書文化。
 19.蘇芊玲、蕭昭君(編)(2004)。校園現場-性別觀察。台北:女書文化。
 20.謝臥龍(主編)(2002)。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台北:五南。
 21.蕭昭君、林昱瑄(編)(2008)。解放校園行動筆記。台北:女書文化。
 22.蕭昭君等(2002)。感謝那個性騷擾學生的男教授:我的性別意識成長歷程與實踐。台北:女書文化。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百分比 Percentage |  
                                        | 講述 | 30 % |  
                                        | 個案研討 | 20 % |  
                                        | 報告與討論 | 40 % |  
                                        | 影片評述 | 10 % |  
                                | 總和  Total | 100 % |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  
                                | 評量方式 Grading | 百分比 Percentage |  
                                        | 出席狀況與課堂參與 | 15 % |  
                                        | 小組口頭報告 | 40 % |  
                                        | 個人書面報告 | 25 % |  
                                        | 期末心得報告 | 20 % |  
                                | 總和  Total | 100 % |  
 
 
	
                        
                            
                                |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