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urse首頁

 113 學年度 第 1 學期 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 陳宇平教師 性別與諮商研究 課程大綱

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113 學年度 第 1 學期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 諮輔碩一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課堂教學 、 中文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128004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性別與諮商研究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Studies in Gender and Counseling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3 / 3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選修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陳宇平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星期三,節次3、4、5
上課教室
Classroom
A312
Office Hours
陳宇平:3333/789A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SDGs 03. 健康與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SDGs 05. 性別平權: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
SDGs 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促進和平多元的社會,確保司法平等,建立具公信力且廣納民意的體系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在諮商、心理與教育、社工等助人專業中,讓專業助人者具有性別意識與反思能力,是十分基本而重要的訓練。本課程目的為針對即將踏入實務工作之諮商專業助人者進行準備,藉由性別相關研究與案例分析,以多元化的討論及思考方式,覺察己身不自覺的性別刻版印象如何影響生命,並藉由研討與反思諮商歷程中之性別議題,逐步思索性別桎梏之發展、維持與解套之道,並能進一步在生活與專業中實踐、進行倡議,為案主謀取最大福祉,俾得到個人成長。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週次
Week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評量方式
Grading
1 課程簡介與導論 講授與討論  課程說明與分組   
2 性別的多元樣貌 講授與討論     
3 性別差異、性別角色與性別社會化 講授與討論     
4 諮商與心理治療中的性別偏見 講授、報告與討論     
5 性別科技化 講授、報告與討論     
6 性別、語言、主流論述與諮商的關聯性 講授、報告與討論     
7 性別與家庭照顧及醫療經驗議題 講授、報告與討論     
8 諮商中的案主性別議題 講授、報告與討論     
9 性與性別迷思在諮商中的影響 講授、報告與討論     
10 辨識諮商中的性別動力 講授、報告與討論     
11 諮商中性別議題案例分析I 講授、報告與討論     
12 性別與諮商動力及歷程 講授、報告與討論     
13 諮商中性別議題案例分析II 講授、報告與討論     
14 中斷性別化影響諮商之策略 講授、報告與討論     
15 諮商中性別議題案例分析III 講授、報告與討論     
16 諮商實務中的性別議題與倫理 講授、報告與討論     
17 元旦放假      
18 課程回顧與評值     繳交期末報告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編號
No.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公民力 (Citizen) 5
2 自學力 (Self-learning) 4
3 資訊力 (Information) 2
4 創造力 (Creativity) 3
5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5
6 就業力(Employability) 5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編號
No.
類別
Category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01 系所 具備探究及解決問題之研究能力。 5
02 系所 具備心理評估與衡鑑之能力。 2
03 系所 具備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專業實務工作之能力。 5
04 系所 能應用諮商與輔導之專業知能於學校、社區與相關專業機構之實務工作。 5
05 系所 能在諮商輔導實務中展現具人文關懷、性別與多元文化包容性之作為。 5
06 系所 能落實專業倫理規範與行動。 5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編號
No.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探究能力 5
2 語文與溝通能力 5
3 創新與實踐能力 4
4 專業知能 5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備註   Remarks
【主要讀本】
1.王雅各主編(1999)。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台北:心理。
2.吳寶嘉、林素妃、陳靜儀(譯)(2008)。性別諮商與心理治療(原作者:L.A.Gilbert & M. Scher)。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9)Carroll, L.(2008).Counseling Sexual and Gender Minorities. Prentice Hall.【絕版】
3.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心靈工坊。
4.黃淑玲、游美惠 主編(2012)。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第二版)。台北:巨流。
5.戴伯芬/主編(2017)。性別作為動詞:巷仔口社會學2:性別如何形塑,又如何在行動中翻轉?台北:大家。
【參考讀本】
1.王浩威(1998)。台灣查甫人。台北:聯合文學。
2.方剛、楊志紅著(2015)。肯定性諮詢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2006)。擁抱玫瑰少年。台北:女書文化。
4.何春蕤(2004)。豪爽女人。台北:皇冠文化。
http://sex.ncu.edu.tw/publication/book_common_02.html(電子書)
5.何穎怡(譯)(2002)女人治校先鋒:Smith College首位女校長回憶錄。台北:女書文化。
6.梁麗清(2016)。親密伴侶暴力的性別思考。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7.游美惠(2005)。性別教育最前線︰多元文化的觀點。台北︰女書。
8.游美惠(2014)。性別教育小詞庫。台北︰巨流。
9.婁美蓮(譯)(2017)。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我不完美、我混亂、我不怕被討厭,我擁抱女性主義標籤。 台北:木馬文化。
10.莊明貞(2003)。性別與課程—理念、實踐。台北:高等教育。
11.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
12.畢恆達、鄭美里(編)(2007)。太空人與小紅帽。台北:女書文化。
13.婦女救援基金會(2003)。染色的青春:十個色情工作少女的故事。台北:心靈工坊。
14.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2011)。我的違章家庭-28 個多元成家故事。台北:女書。
15.張正霖(譯)(2017)。第二輪班:那些性別革命尚未完成的事。台北:群學。
16.葉宗顯、黃元鵬譯(2012)。發現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與跨性別研究。台北:韋伯。潘慧玲(主編)(2000)。教育議題的性別視野。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17.楊巧玲(譯)(2007)學校中的性別政權:學生校園生活與教師工作文化之性別分析。台北:高等教育。
18.楊佳羚(2002)。性別教育大補帖(上)、(下)。台北:女書文化。
19.蘇芊玲、蕭昭君(編)(2004)。校園現場-性別觀察。台北:女書文化。
20.謝臥龍(主編)(2002)。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台北:五南。
21.蕭昭君、林昱瑄(編)(2008)。解放校園行動筆記。台北:女書文化。
22.蕭昭君等(2002)。感謝那個性騷擾學生的男教授:我的性別意識成長歷程與實踐。台北:女書文化。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百分比
Percentage
講述 30 %
個案研討 20 %
報告與討論 40 %
影片評述 1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評量方式
Grading
百分比
Percentage
出席狀況與課堂參與 15 %
小組口頭報告 40 %
個人書面報告 25 %
期末心得報告 2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