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
111 學年度 第 2 學期
|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
國語文學系 國文一
|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
課堂教學 、 中文
|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
122106
|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
女性文學(二)
|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
Female Literature Ⅱ
|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
2 /
2
|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
選修
|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
陳昭吟
|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
呂姿頤、祝于涵
|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
星期四,節次4、5
|
上課教室 Classroom
|
J310
|
Office Hours
|
陳昭吟:1133/2323
|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
|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
本課程擬由女性散文的文本閱讀,進入情感教育的思辯探討。女性書寫慣常以幽微的心思、柔美的意象組構文學境界,偏向使用感官的摹寫、跳躍的時間感、戀物的空間鋪排、小細節的瑣碎意義等手法,這些書寫美學皆迥異於男性特質,希望從性別視角的設定,觀看彼此敘事與情感思維的差異,從而在性平意識的理解實踐中,更具有正向開放的情感態度。 1. 透過閱讀女性書寫,挖掘女性散文中獨特而豐繁的樣貌,窺探女性的生活、情感與思維,審視一個更為深刻且貼近內在的兩性思考對話空間。 2. 女性書寫於男性大論述的定義之下,偏於邊緣性地位,讓學生試著感受另一種書寫的美感經驗,使其在原有閱讀習慣中跳脫出來,擁有更寬廣的閱讀視野,更多元的人文接受空間。 3. 從女性視角出發,理解兩性差異與情感模式,從觀念上的性別平等跨越到實際情感認知的平等。 4. 藉由文本閱讀及多元活動,進入情感教育的各主題面向,並與自我生活密切連結,期許學生碰撞出多面向思考。
|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
|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
|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
週次 Week |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
評量方式 Grading |
1
|
導言:說明課程進度、教授方式、評量方式、分組、指定用書和參考書單介紹
|
|
|
|
2
|
美與觀看:女性服飾書寫 (女人的身體,男人的目光)
|
|
張小虹《穿衣與不穿衣的城市》、周芬伶﹤衣魂﹥、張愛玲﹤更衣記﹥、侯紀萍﹤衣櫃回憶錄﹥
|
|
3
|
教師出差調補課:5/10( 14:00~15:50)講座
|
|
怎樣才算「在一起」?穿過親密與愛慾,找一條回家的蹊徑 文本:《紅線》《山羌圖書館》《直到夜色溫柔》《少女的祈禱》《守娘》
|
|
4
|
女體神話(一)
|
|
郝譽翔〈洗 〉
|
|
5
|
老子與女性主義:從德國衛禮賢的《老子》翻譯談起
|
|
|
|
6
|
女體神話(二)
|
|
張愛玲〈色.戒〉
|
|
7
|
女體神話(三)
|
影片觀賞討論
|
張愛玲〈色戒〉v.s. 李安〈色戒〉
|
|
8
|
記憶與認同(一)
|
|
黃麗群〈忘以及種種 〉 張愛玲《對照記》 鍾文音《昨日重現》
|
作業1:“切一片記憶嚐嚐”~訪談&書寫
|
9
|
記憶與認同(二)
|
|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 齊邦媛《巨流河》
|
|
10
|
愛情的模樣— 我和我的理想情人(一)
|
|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 楊婕〈我的女性主義的第一堂課〉〈初戀是句小小的髒話〉 楊佳嫻〈海風野火花〉
|
|
11
|
愛情的模樣— 我和我的理想情人(二)
|
|
胡淑雯〈與男友的前女友密談〉
|
|
12
|
空間與女性書寫(一)
|
|
柯裕棻〈騎樓的句法結構〉 蘇偉貞〈過東寧〉 楊佳嫻〈我的溫州街〉周芬伶《青春一條街》
|
|
13
|
空間與女性書寫(二)
|
|
1.胡晴舫《旅人》 2.張讓〈旅人的眼〉 3.張惠菁〈在定居與流浪之間 〉 4.鍾文音《奢華的時光》、《孤獨的房間》 5. 陳文茜〈旅行是一首詩〉
|
作業2:女性專屬旅遊文案設計 (小組作業)
|
14
|
飲食文學的慾望味蕾(一)
|
|
林文月《飲膳雜記》 徐世怡《流浪者廚房》
|
|
15
|
飲食文學的慾望味蕾(二)
|
|
蔡珠兒《紅燜廚娘》 韓良露《雙唇的旅行》 茱蒂絲.摩爾《外遇的滋味》
|
|
16
|
教師出差調補課:4/12 (13:30~16:00)電影賞析【色戒】
|
|
|
|
17
|
戀物與女性書寫 課程回顧與回饋
|
|
張亦絢《感情百物》 鍾怡雯《我和我豢養的宇宙》李欣頻《戀物百科全書》 黃麗群﹤我的小物業﹥
|
|
18
|
端午節放假
|
|
|
|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
編號 No. |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1
|
道德力 (Morality)
|
5
|
2
|
自學力 (Self-learning)
|
5
|
3
|
創造力 (Creativity)
|
5
|
4
|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
5
|
5
|
就業力 (Employability)
|
4
|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類別 Category |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01
|
系所
|
具備闡釋國語文基本觀念的能力
|
5
|
02
|
系所
|
具備研讀、理解中國古典文獻的能力
|
5
|
03
|
系所
|
具備研讀、理解現代文學的能力
|
5
|
04
|
系所
|
具備研讀、理解臺灣文學的能力
|
5
|
05
|
系所
|
具備國語文溝通、創作與應用的能力
|
5
|
06
|
系所
|
具備文學鑑賞與批評的能力
|
5
|
07
|
系所
|
具備文化涵養的能力
|
5
|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1
|
語文能力
|
5
|
2
|
溝通與合作
|
5
|
3
|
理性創新與實踐
|
5
|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
備註 Remarks
|
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上)(下) 張瑞芬 (麥田)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百分比 Percentage
|
講述
|
30 %
|
討論
|
30 %
|
影片欣賞
|
10 %
|
問題導向學習
|
20 %
|
分享
|
10 %
|
總和 Total |
100 %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
評量方式 Grading |
百分比 Percentage |
出席狀況(含講座)
|
20 %
|
作業撰寫(含訪談實錄和旅遊文案)
|
30 %
|
課堂參與
|
25 %
|
小組咪聽和自評互評回顧單
|
25 %
|
總和 Total |
100 % |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