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urse首頁

 114 學年度 第 1 學期 國語文學系 楊富閔教師 小說寫作 課程大綱

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114 學年度 第 1 學期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國語文學系 國三合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課堂教學 、 中文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122056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小說寫作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Story Writing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2 / 2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選修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楊富閔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星期一,節次A、B
上課教室
Classroom
J307
Office Hours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SDGs 0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SDGs 11. 永續城鄉: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SDGs 17. 多元夥伴關係: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課程概述:

本課程從小說創作出發:教材教法上,藉由注重作家個案介紹、文本細讀練習,以及文藝創作的實際操作,期許引領學生建立一個立體且動態的「小說」認識論;同時試圖擴大、深化對於「文學」的既有詮解,從而提出自身獨一無二的創作方法。

課程目標:

1.梳理自身語文養成,鍛鑄個人中文表述能力。
2.形構風格化的語言聲腔與小說文體。
3.朝向建立一個具有「文學史」視野的小說方法學。

課程期待:
1. 本課程採取教師自編講義,學生需於上課前,先行閱讀。
2. 鼓勵學生發言與課堂討論。
3. 重視出席率。作業於指定時間繳交。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週次
Week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評量方式
Grading
1 鑽石孔眼──怎麼寫?寫什麼?「文學」學習歷程檔案      
2 作家作品論:李渝   李渝,〈踟躕之谷〉   
3 作家作品論:呂赫若   呂赫若,〈玉蘭花〉   
4 教師節放假      
5 中秋節放假      
6 即席評論練習   童偉格,〈我〉   
7 即席評論練習   袁哲生,〈送行〉、王定國〈妖精〉   
8 典律生成:晚近文學發展趨勢觀察      
9 期中考周   創作札記:兩篇札記。每篇字數至少1500字。並於第10周上課繳交紙本。(僅限本周繳交,逾期不收,一律以紙本形式)。  札記內容:極短篇、散文、書評,參訪心得,足以呈現對於「小說」/「文學」之體會。皆可。亦可於課堂與老師討論。  
10 典律生成:白先勇文學檔案   〈孤戀花〉、〈一把青〉   
11 11/15至台灣文學館上課,課堂另行說明。      
12 小說哲學:郭松棻的「臺灣」故事   中篇小說《月印》   
13 作家與其影像製作   《三生三世》   
14 重劃區:文學跨域的想像與實踐----兼期中作業回顧。   認識《雄獅美術》   
15 重劃區:文學跨域的想像與實踐----兼期中作業回顧。   諾貝爾文學獎石黑一雄演說全文;楊牧《朝向一首詩的完成》   
16 期末小說發表   *可以開始*繳交期末小說。課堂繳交。一律紙本。   
17 期末小說發表      
18 綜合討論   本周為期末小說繳交最後期限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編號
No.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公民力 (Citizen) 5
2 自學力 (Self-learning) 5
3 資訊力 (Information) 5
4 創造力 (Creativity) 5
5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5
6 就業力(Employability) 5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編號
No.
類別
Category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01 系所 具備國語文專業能力 5
02 系所 具備解讀現代文學的能力 5
03 系所 具備解讀臺灣文學的能力 5
04 系所 依客戶或市場需求編輯出版品 5
05 系所 具備語文創作應用的能力 5
06 系所 具備結合理論與應用的能力 5
07 系所 具備實踐與推廣文化的能力 5
08 系所 具備書篆鑑賞與創作應用的能力 2
09 系所 培養文化認知、實踐與推廣的能力 5
10 系所 具備對美學的論述能力 5
11 系所 具備規劃並執行教學活動的能力 5
12 系所 具備設計教學策略及教材的能力 5
13 系所 具備教學評量與精進教學的能力 5
14 系所 具備文化融入教學活動的能力 5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編號
No.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 雙語能力 3
2 跨域能力 5
3 解決問題與研究能力 5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備註   Remarks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百分比
Percentage
總和  Total 0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評量方式
Grading
百分比
Percentage
課堂表現:重視出席、提問與回應。 20 %
創作札記:兩篇札記。每篇字數至少1500字。並於第10周上課繳交紙本。(僅限本周繳交,逾期不收,一律以紙本形式)。札記內容:極短篇、散文、書評,參訪心得,足以呈現對於「小說」/「文學」之體會。皆可。亦可於課堂與老師討論。 35 %
期末發表:繳交小說一篇,至少四千字。(一律紙本繳交。第18周課堂為最後繳交時間。) 45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補充:李渝小說課書單

1 福樓拜 ( Gustave Flaubert 1821-1880)《三故事》、《包法利夫人》
2 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1922) 《追憶似水年華》
第一冊 - 《第一卷﹕貢布雷》﹔《第二卷﹕戀愛中的斯萬》
第二冊 - 《第一卷﹕斯萬夫人週圍》
3 卡夫卡 (Franz Kafka 1883-1924)
〈變形記〉〈判決〉(1912)
〈飢餓藝術家〉(1922)〈洞穴〉(1923—1924)
〈鄉村醫生〉、〈修建中國長城的時候〉
〈女歌手約瑟芬或耗子民族〉(1923)
4 舒茲 Bruno Schulz ( 1892-1942 )〈蟑螂〉and other stories
5 芥川龍之介 (1892-1927)
〈地獄變〉〈秋〉〈南京的基督〉
6 喬艾斯 ( James Joyce 1882 –1941)
〈二浪漢〉、〈瑪麗亞〉、〈逝者〉
7 吳爾芙 ( Virginia Woolf 1882-1941)《航向燈塔》
8 福克納 (William Faulkner 1897 –1962)
“紅葉”“愛密麗的玫瑰花”《聲音與憤怒》﹐第一章
9 海明威 (Ernest Hemingway 1899 – 1961) 《我們的時代》
10 卡謬 ( Albert Camus 1913-1960)《異鄉人》
11 西蒙 (Claude Simon 1913-2005) 《佛蘭德公路》
12 魯迅 (1881-1936)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
〈阿長和山海經〉〈影的告別〉
〈故鄉〉〈孔已己〉〈藥〉
13 沈從文 (1902-1988)
〈丈夫〉〈蕭蕭〉〈靜〉〈三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湘行散記》
14
a. 蕭紅 (1911-1942)
〈手〉〈家族以外的人〉《呼蘭河傳》
b. 施蟄存 (1905-2003)〈將軍的頭〉

15 《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卡爾維諾 (Italo Calvino 1923-1985)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