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
112 學年度 第 1 學期
|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
國語文學系 國三合
|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
課堂教學 、 中文
|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
122055
|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
詩經(一)
|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
Shi Kin I
|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
2 /
2
|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
選修
|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
鄭憲仁
|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
|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
星期三,節次2、3
|
上課教室 Classroom
|
J203
|
Office Hours
|
鄭憲仁:1133/4545
|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
SDGs 04.
|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
|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
1.對《詩經》內容有基本的了解,並且養成自主讀原典的能力。 2.由文學的視野欣賞《詩經》。 3.由經學的視野了解《詩經》。 4.以《詩經》內容對漢語詞彙、文化史、學術史、文學史等有更深入的了解。
|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
古籍導讀 中國文學史 文字學
|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
|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
週次 Week |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
評量方式 Grading |
1
|
學術史上的詩經
|
教師講授
|
|
上課表現
|
2
|
周南--關雎 葛覃 卷耳 螽斯
|
教師講授 學生試講
|
樛木 兔罝 芣苢
|
上課表現
|
3
|
周南--桃夭 漢廣 召南--鵲巢 采蘩 草蟲
|
教師講授 學生試講
|
汝墳 麟之趾 采蘋
|
隨堂小考 上課表現
|
4
|
周南不同文本的問題
|
|
|
上課表現
|
5
|
召南--甘棠 羔羊 摽有梅 小星
|
教師講授 學生試講
|
行露 殷其靁 江有汜
|
上課表現
|
6
|
召南--野有死麕 何彼穠矣 騶虞 邶風--柏舟
|
教師講授 學生試講
|
邶-式微 泉水
|
隨堂小考 上課表現
|
7
|
莊姜組詩 衛國世系 左傳相關文獻 衛-碩人 邶-燕燕
|
教師講授 學生試講
|
邶-日月
|
上課表現
|
8
|
邶-綠衣 終風 衛-考槃 擊鼓
|
教師講授 學生試講
|
邶-北門 北風
|
隨堂小考 上課表現
|
9
|
邶-凱風 谷風
|
教師講授 學生試講
|
鄘-柏舟
|
上課表現
|
10
|
宣姜組詩 衛國世系 《史記.衛康叔世家》 鄘-君子偕老 邶-新臺
|
教師講授 學生試講
|
鄘-桑中
|
隨堂小考 上課表現
|
11
|
宣姜組詩 邶-匏有苦葉 二子乘舟 鄘-牆有茨 鶉之奔奔
|
教師講授 學生試講
|
鄘-蝃蝀
|
上課表現
|
12
|
邶-旄丘 簡兮
|
教師講授 學生試講
|
鄘-干旄
|
隨堂小考 上課表現
|
13
|
衛之覆而再興 鄘-載馳 定之方中 衛-河廣 木瓜
|
教師講授 學生試講
|
衛-芄蘭
|
上課表現
|
14
|
鄘-相鼠 衛-淇奧 氓
|
教師講授 學生試講
|
衛-竹竿
|
隨堂小考 上課表現
|
15
|
衛- 氓 伯兮
|
教師講授 學生試講
|
衛-有狐
|
上課表現
|
16
|
王風--黍離 中谷有蓷 采葛 大車
|
教師講授 學生試講
|
君子于役 君子陽陽 揚之水
|
隨堂小考 上課表現
|
17
|
詩經體例與公案
|
教師講授 師生討論
|
|
上課表現
|
18
|
詩經體例與公案
|
教師講授
|
|
上課表現
|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
編號 No. |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1
|
道德力 (Morality)
|
5
|
2
|
自學力 (Self-learning)
|
5
|
3
|
創造力 (Creativity)
|
4
|
4
|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
4
|
5
|
就業力 (Employability)
|
4
|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類別 Category |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01
|
系所
|
具備闡釋國語文基本觀念的能力
|
5
|
02
|
系所
|
具備研讀、理解中國古典文獻的能力
|
5
|
03
|
系所
|
具備研讀、理解現代文學的能力
|
2
|
04
|
系所
|
具備研讀、理解臺灣文學的能力
|
2
|
05
|
系所
|
具備國語文溝通、創作與應用的能力
|
4
|
06
|
系所
|
具備文學鑑賞與批評的能力
|
5
|
07
|
系所
|
具備文化涵養的能力
|
5
|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1
|
語文能力
|
5
|
2
|
溝通與合作
|
4
|
3
|
理性創新與實踐
|
4
|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
備註 Remarks
|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百分比 Percentage
|
講述
|
60 %
|
討論
|
20 %
|
賞析
|
20 %
|
總和 Total |
100 %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
評量方式 Grading |
百分比 Percentage |
小考
|
40 %
|
課堂參與
|
20 %
|
作業
|
40 %
|
總和 Total |
100 %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
1.本課程有5份學習單,即作業,佔總成績40%。 2.本課程有5次課堂小考,選其中4次,佔總成績40%。 3.本課程對學生出席率有高度要求,各種請假應事前完成,突發性病假應在上課時請同學轉達,並事後完成請假。上課遲到酌扣課堂參與分數。 4.凡扣考同學,例不銷抵。
|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