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 
                        
                            | 週次 Week |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 評量方式 Grading | 
                        
                                
                                    | 1 | 一、課程簡介及概說(含臺灣本土化運動的展開:從「民間」到「學術殿堂」--「臺灣文學」的學科建制(中國文學系、臺灣文學系與華文文學系)) | 講授、課堂討論 | 陳萬益〈盡速增設台灣文學系所〉、〈讓我們一起正視自己的文學--我對成立台灣文學系的看法〉、〈台灣文學系芻議〉、〈台灣文學是什麼?〉…… |  | 
                            
                                
                                    | 2 | 二、臺灣文學的定義(從「鄉土」到「臺灣」) / 史觀(從「中原」到「本土」) 」) /   歷史詮釋(誰的臺灣文學?--「三國演義」:中國、日本與臺灣)   臺灣文學史的建構與發展(一) | 講授、課堂討論 | 藤井省三〈《臺灣文學這一百年》序・何謂臺灣文學〉、王德威《後遺民寫作》…… |  | 
                            
                                
                                    | 3 | 臺灣文學史的建構與發展(二) | 講授、課堂討論 | 黃得時〈臺灣文壇建設論〉、黃得時〈台灣文學史序說〉、葉石濤〈台灣的鄉土文學〉、〈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 |  | 
                            
                                
                                    | 4 | 臺灣文學史的建構與發展(三) | 講授、課堂討論 | 黃得時〈臺灣文壇建設論〉、黃得時〈台灣文學史序說〉、葉石濤〈台灣的鄉土文學〉、〈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 |  | 
                            
                                
                                    | 5 | 臺灣文學史的建構與發展(四) | 講授、課堂討論 | 黃得時〈臺灣文壇建設論〉、黃得時〈台灣文學史序說〉、葉石濤〈台灣的鄉土文學〉、〈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 |  | 
                            
                                
                                    | 6 | 三、臺灣原住民神話傳說(含南島語族的遷徙與擴張、臺灣高山族與平埔族、臺南西拉雅族的介紹及聆賞前輩學長的樂音:高一生與陸森寶) | 講授、課堂討論 | 陳第〈東番記〉…… |  | 
                            
                                
                                    | 7 | 三、臺灣原住民神話傳說(含南島語族的遷徙與擴張、臺灣高山族與平埔族、臺南西拉雅族的介紹及聆賞前輩學長的樂音:高一生與陸森寶) | 講授、課堂討論 |  |  | 
                            
                                
                                    | 8 | 四、明鄭時期古典文學史 | 講授、課堂討論 | 黃得時〈台灣文學史序說〉、〈台灣文學史 第一章明鄭時代〉 |  | 
                            
                                
                                    | 9 | 明鄭時期古典詩文選讀(一) | (期中考週)期中小測驗 | 繳交期中報告 / 王忠孝、盧若騰、徐孚遠、沈光文〈釋迦果〉、〈思歸六首〉(選二)、〈感憶〉、陳永華〈夢蝶處記〉…… |  | 
                            
                                
                                    | 10 | 明鄭時期古典詩文選讀(二) | 講授、課堂討論 | 鄭成功〈復臺〉鄭經〈滿酋使來,有不登岸、不易服之說,憤而賦之〉(含《東壁樓集》介紹)、朱術桂〈絕命詩〉…… |  | 
                            
                                
                                    | 11 | 五、清領時期古典文學史 | 講授、課堂討論 | 黃得時〈台灣文學史 第二章康熙雍正時代〉 |  | 
                            
                                
                                    | 12 | 清領時期古典詩文選讀(一) |  | 陳元圖〈明寧靖王傳〉〈輓寧靖王詩〉(含清代寧靖王與五妃題詠詩作)沈光文〈東吟社序〉…… |  | 
                            
                                
                                    | 13 | 清領時期古典詩文選讀(二) | 講授、課堂討論 | 季麒光《蓉洲詩文稿》、高拱乾〈臺灣八景〉孫元衡《赤嵌集》、郁永河《裨海紀遊》、黃叔璥《臺海使槎錄》、江日昇《臺灣外紀》、張湄、朱仕玠、六十七、章甫、陳輝…… |  | 
                            
                                
                                    | 14 | 清領時期古典詩文選讀(三) | 講授、課堂討論 | 姚瑩、周凱、徐宗幹、劉家謀、蔡廷蘭、陳肇興、曹敬、鄭用錫、林占梅、周凱泰、楊浚、林豪、吳子光、唐景崧、陳維英、丘逢甲、施士洁…… |  | 
                            
                                
                                    | 15 | 六、「翻轉教室」(一)--走讀臺南文學地景(城南舊事)「翻轉教室」(二)--走讀臺南文學地景(尋找前輩學長葉石濤尋找葉石濤及其臺南府城書寫:南大校史室、葉石濤紀念館、葉石濤故居(漫步蝸牛巷:由永福路二段81巷進入)) | 講授、 走讀及漫遊臺灣 / 臺南文學地景 | 王建國主編《臺南青少年文學讀本  散文卷》(許地山〈我底童年:延平郡王祠邊〉吳新榮著・張良澤譯〈憶亡妹〉、許達然〈家在臺南〉、許素蘭〈舊巷〉、呂政達〈郁永河的歷史課〉、林美琴〈老街紀事〉……)、葉石濤〈日本老師的地攤〉王建國主編《臺南青少年文學讀本 散文卷》(葉石濤〈府城瑣憶〉…… )、葉石濤《台灣男子簡阿淘》、《府城瑣憶》…… |  | 
                            
                                
                                    | 16 | 七、各組期末成果報告與展演	講授、課堂討論、個別或分組書面報告、快閃演出 |  |  |  | 
                            
                                
                                    | 17 | 彈性教學 | 參觀臺灣文學館或臺灣博物館或臺灣歷史博物館或聆聽校內外臺灣文學演講乙場;撰寫報告 |  | 佔期末考10% | 
                            
                                
                                    | 18 | 彈性教學 | 閱讀課程編選講義3~5篇 | 課程編選講義 | 佔期末考20% | 
                            
                                
                                    | 19 | 八、日治時期(1895~) / 改隸(乙未割臺)以降臺灣古典文學史發展概況(含日治時期詩社林立、臺灣三大詩社:臺北「瀛社」、臺中「櫟社」及臺南「南社」) |  | 江寶釵、 余美玲、 吳毓琪、 施懿琳、 許俊雅、黃美娥、 楊雅惠、 廖振富、 王建國…… 等人相關著作 |  | 
                            
                                
                                    | 20 | 1923.12.16治安警察違反事件發生經過暨政治監獄詩文選讀(二) |  |  |  | 
                            
                                
                                    | 21 | 1924-1942 臺灣新舊文學論爭(三) |  |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 |  | 
                            
                                
                                    | 22 | 九、日據 / 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縱覽(一) |  |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 |  | 
                            
                                
                                    | 23 | 日據 / 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分期(二)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與《台灣文學入門》(新修訂)兩個分期版本之比較 |  |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 |  | 
                            
                                
                                    | 24 | 日據 / 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發展概況暨重要作品選讀(三)     「搖籃期」(1923~1931):中國白話文確立 / 普羅列塔利亞文學 |  |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 |  | 
                            
                                
                                    | 25 | 「成熟期」(1932~1936):臺灣鄉土話文論爭 /臺灣話文和鄉土文學 |  |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 |  | 
                            
                                
                                    | 26 | 「戰爭期」(1937~1945):日本語 / 皇民文學 |  |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 |  | 
                            
                                
                                    | 27 | (期中考週:小測驗) |  |  |  | 
                            
                                
                                    | 28 | 十、戰後臺灣新文學發展縱覽(含介紹臺南大學名譽教育學博士柏楊先生、郭楓先生、葉笛先生等人) |  |  |  | 
                            
                                
                                    | 29 | 戰後初期臺灣文學發展縱覽(含新生報橋副刊論爭) |  |  |  | 
                            
                                
                                    | 30 | 1950年代反共文學(含《自由中國》與《文學雜誌》、現代詩運動) |  |  |  | 
                            
                                
                                    | 31 | 1960年代現代文學 |  |  |  | 
                            
                                
                                    | 32 | 1970年代鄉土文學(含現代詩論爭、鄉土文學論戰) |  |  |  | 
                            
                                
                                    | 33 | 1980年代政治文學(含政治監獄文學、性別文學、原住民文學、母語文學) |  |  |  | 
                            
                                
                                    | 34 | 期末考 | 各組期末成果報告與展演	講授、課堂討論、個別或分組書面報告、快閃演出 |  |  | 
                            
                                
                                    | 35 | 彈性教學 | 參觀臺灣文學館或臺灣博物館或臺灣歷史博物館或聆聽校內外臺灣文學演講乙場;撰寫報告 |  | 佔期末考10% | 
                            
                                
                                    | 36 | 彈性教學 | 閱讀課程編選講義3~5篇 | 課程編選講義 | 佔期末考20% |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