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
113 學年度 第 1 學期
|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
教育學系 教三課
|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
課堂教學 、 中文
|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
112058
|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
課程理論
|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
Curriculum Theory
|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
2 /
2
|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
必修
|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
黃彥文
|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
|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
星期二,節次4、5
|
上課教室 Classroom
|
J310
|
Office Hours
|
黃彥文:2222/789A
|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
SDGs 11.
|
永續城鄉: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
|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
1. 學生能領會學習「課程理論」的意義 2. 學生能明瞭學習「課程理論」的方法 3. 學生能理解重要「課程理論」的觀點 4. 學生能應用所學「課程理論」於議題思辨 5. 學生能應用所學「課程理論」於課程實踐 6. 學生能與教師開心的度過這學期「課程理論」的諸多美好時光:P
|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
# 想退的同學就算有來也請不要分組,以免造成組員困擾,謝謝^^ 教師EMAIL:p8601221@gmail.com
|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
*本課程實施16+2週彈性教學方案,其中第17、18週之彈性規劃如下: |
|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
週次 Week |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
評量方式 Grading |
1
|
(9/10) 課程介紹+分組+相見歡
|
Lecture+Collaborative Learning
|
上課參與及報告格式+評量方式與給分規則+分組
|
|
2
|
(9/17)「課程理論」的意涵與意義
|
中秋節放假
|
教師自編教材
|
中秋節放假
|
3
|
(9/24)「學習共同體」的課程理論(一) :「全球化時代下的教育危機與初衷」
|
教師講述+Vedio Watching
|
【1】佐藤學(2010) 。學習的革命 (ch1)從學習中逃走的孩子。/【2】佐藤學(2010) 。學習的革命 (ch2)能力分組已不合時代。/【3】佐藤學(2010) 。學習的革命 (ch3)學歷神話的幻滅。/+影片欣賞
|
|
4
|
(10/01)「學習共同體」的課程理論(二) :「邁向學習專家的課室風景」
|
分組導讀報告01+協同學習
|
【1】佐藤學(2010) 。學習的革命 (ch4)課堂裡的風景。/【2】佐藤學(2010) 。學習的革命 (ch5)學習的專家。//【3】楊佩文、卯靜儒 (2016)。在結構隙縫中猶疑的學習主體-一個實施學習共同體個案班級的學生觀點。
|
負責導讀的小組提交PPT
|
5
|
(10/08)「學習共同體」的課程理論(三) :「創生學校文化的專業社群」
|
分組導讀報告02+協同學習
|
【1】佐藤學(2010) 。學習的革命 (ch6) 改革成功的學校。/【2】佐藤學(2010) 。學習的革命 (ch7)學校的再生。//【3】林文生 (2016)。學習共同體的授業研究-備課、觀課與議課。
|
負責導讀的小組提交PPT
|
6
|
(10/15)「科技研發」的課程理論
|
分組導讀報告03+協同學習
|
【1】蔡清田(2005)。泰勒的課程思想。/【2】王秀玲(2005)。蓋聶的課程思想。
|
負責導讀的小組提交PPT
|
7
|
(10/22)「實務慎思」的課程理論
|
分組導讀報告04+協同學習
|
【1】黃繼仁(2005)。許瓦布的課程思想。//【2】林佩璇(2003)。空言無物、行之無悟?-課程行動研究中的實踐反省。
|
負責導讀的小組提交PPT
|
8
|
(10/29)「文本理解」的課程理論
|
分組導讀報告05+協同學習
|
【1】李臣之等人 (2017)。 Ch6-理解本位課程思潮。//【2】許芳懿(2009)。存在體驗課程與自傳-Pinar的高度意識主張。
|
負責導讀的小組提交PPT
|
9
|
(11/05)***期中考試***
|
自主學習問卷之自評(前測)
|
自主學習問卷之自評(前測)
|
自主學習問卷之自評(前測)
|
10
|
(11/12)「批判解放」的課程理論(一)
|
分組導讀報告06+協同學習
|
【1】王麗雲(2005)。艾波的課程思想。//【2】周珮儀(2005)。吉魯斯的課程思想。
|
負責導讀的小組提交PPT
|
11
|
(11/19)「批判解放」的課程理論(二)
|
【影片賞析】+探究與實作練習
|
【影片賞析】(芭比)+教師自編學習單
|
個人作業01:「批判媒體識讀」之影片賞析報告
|
12
|
(11/26)「美感創生」的課程理論(一)
|
分組導讀報告07+協同學習
|
【1】黃政傑(1987)。教育鑑賞與批評:艾斯納的評鑑理論。//【2】歐用生 (2006)。課程美學-教師即藝術家。
|
負責導讀的小組提交PPT
|
13
|
(12/03)「美感創生」的課程理論(二)
|
【影片賞析】+探究與實作練習
|
【影片賞析】蒼鷺與少年+教師自編學習單
|
個人作業02:「教育鑑賞與評論」之影片賞析報告
|
14
|
(12/10)「課程美學」:以身為度的美感體驗與探究
|
Out-door learning of Tainan Art Museum(10:00-13:40)
|
南美二館參訪 & 美感素養融入的教案設計之取材
|
10:10校門口集合(走路去);13:10-13:30(返回到學校)
|
15
|
(12/17)「課程美學」:以身為度的美感體驗與探究
|
Out-door learning of Tainan Art Museum(10:00-13:40)
|
與前一周合併上課
|
個人作業03:「取徑藝術生活題材」的課程取材(含「戶外參訪」之10張有感的照片+詮釋 as 教材準備)
|
16
|
(12/24)個人專題探究與實作:取徑生活美感的課程教學轉化
|
個人專題探究與實作
|
個人專題探究與實作
|
南美館藝術資源轉化的素養導向教案設計
|
17
|
(12/31)最終成果發表與回饋
|
最終成果發表與回饋
|
最終成果發表與回饋
|
最終成果口頭發表與回饋之表現(每人2分鐘介紹)
|
18
|
(1/07)***期末考試***
|
自主學習問卷之自評
|
自主學習問卷之自評
|
自主學習問卷之自評
|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
編號 No. |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1
|
公民力 (Citizen)
|
5
|
2
|
自學力 (Self-learning)
|
5
|
3
|
資訊力 (Information)
|
5
|
4
|
創造力 (Creativity)
|
5
|
5
|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
5
|
6
|
就業力(Employability)
|
5
|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類別 Category |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01
|
系所
|
能瞭解教育理論與現場或職場實務知能
|
5
|
02
|
系所
|
能在與服務對象互動中呈現專業知識與技巧
|
5
|
03
|
系所
|
能運用專業知能解決教學或職場的問題
|
5
|
04
|
系所
|
能進行教育專業研發
|
5
|
05
|
系所
|
能省思國內的教育與相關制度及運作型態
|
5
|
06
|
系所
|
能針對教育相關議題進行思考、探索與處理
|
5
|
07
|
系所
|
能在教學活動或職場中呈現專業投入的敬業精神
|
5
|
08
|
系所
|
能具備持續創新與成長的特質
|
5
|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1
|
探究能力
|
5
|
2
|
語文與溝通能力
|
5
|
3
|
創新與實踐能力
|
5
|
4
|
專業知能
|
5
|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
備註 Remarks
|
共同閱讀: 【1】黃郁倫、鍾啟泉(譯)(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佐藤學原著,2003)。臺北市:親子天下。 【2】黃政傑(主編)(2004)。課程思想。臺北縣:冠學文化。 【3】周淑卿(2002)。誰在乎課程理論?─課程改革中的理論與實務問題。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5,1-16 【4】歐用生 (2003)。誰能不在乎課程理論?─教師課程理論的覺醒。教育資料集刊28,373-387 【5】歐用生 (2019)。課程語錄(壹)(貳)。五南。
-------------------------------------------------------------------- + 其他教師指定閱讀的paper --------------------------------------------------------------------- 「學術理性語言」的課程理論 葉坤靈 (2008)。書評──赫欽斯「民主社會中教育的矛盾」中的博雅教育理念。 簡良平(2004)。赫斯特的課程思想。 王俊斌等人(2017) 。通識在線~派代亞計畫導讀。
「活動經驗語言」的課程理論 林寶山、康春枝(譯)(1990)。兒童與課程(J. Dewey原著)。 單文經編譯(2015)。經驗與教育。Ch7 進展的教材組織。 宋明娟 (2019)。杜威實驗學校的課程理念與實踐。
「科學技術語言」的課程理論 黃政傑 (1982)。 科學的課程理論 中心思想、譬喻和現代型式。 蔡清田(2005)。泰勒的課程思想。 吳美娟(2007)。課程建構(導讀)。 「概念重建語言」的課程理論 陳伯璋(1983)。課程研究的第三勢力─美國「再概念化」學派課程理論的評介。 許芳懿(2009)。存在體驗課程與自傳-Pinar的高度意識主張。 歐用生 (2003)。披著羊皮的狼?九年一貫課改革的深度思考。
「美感詩性語言」的課程理論 歐用生 (2006)。課程美學-教師即藝術家。 林逢祺(2013)。知覺優先論-教學歷程中的「覺得」和「懂得」。 周淑卿 (2010)。學習歷程中美感經驗的性質-藝術與科學課堂的探究。
「社會能動語言」的課程理論 卯靜儒、陳冠蓉(2007)。虎牙課程導讀。 李涵玉、陳麗華(2005)。社會重建主義及其對課程研究的影響初探。 陳立華、彭增龍 (2004)。社會行動取向的課程與教學。
點亮共鳴美感 & 知覺的再教育 黃政傑(1987)。教育鑑賞與批評:艾斯納的評鑑理論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百分比 Percentage
|
講述
|
30 %
|
個案研討
|
30 %
|
問題導向學習
|
30 %
|
影片欣賞
|
10 %
|
總和 Total |
100 %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
評量方式 Grading |
百分比 Percentage |
課堂參與(含出席+師生互動 & 同儕互動 +其他特殊表現...等等)
|
18 %
|
期中考試
|
5 %
|
期末考試
|
5 %
|
個人學習單1-3
|
30 %
|
分組導讀報告*1
|
20 %
|
個人15分鐘可試教的教案設計*1
|
15 %
|
最終成果口頭發表之表現
|
5 %
|
教學回饋意見準時完成
|
2 %
|
總和 Total |
100 %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1. 點名會使用教務線上系統登記「曠課」,沒來請自行上學校系統「請假」 (達一定點數,會被扣考喔)。 2. 若在學校系統上顯示「曠課」留有紀錄者,於期末時以依據「曠課紀錄」每次扣總分15分為原則。 3. 學校若有規定研究所同學及格分數為70分;若只拿60-69分被當,請自行負責,不給加分。 4. 期中或期末考試之相關事宜,暨其他成績評量相關規定,依學校規定處理之。 5. 老師保有期末分數之調整(加分)的權利。 *****************************請特別注意************************ . 期末分數各項表現細目,會開放查詢;也會通知同學確認分數有無疑慮,經繳交送出教務處後,即不再更改。
|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