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urse首頁

 114 學年度 第 1 學期 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許誌庭教師 課程改革研究 課程大綱

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114 學年度 第 1 學期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教育系課程碩合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課堂教學 、 中文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112019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課程改革研究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Curriculum reform research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3 / 3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選修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許誌庭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星期三,節次3、4、5
上課教室
Classroom
A312
Office Hours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課程是教育實施的依據,任何教學必然涉及到老師的教什麼?以及學生的學什麼?而該教什麼與學什麼又與時代脈絡、社會情境,以及師生能力等息息相關係,因而課程內容往往是教育過程中最受到重視的,也是眾多教育改革的焦點,更是社會爭議的風暴核心。
近一二十年來臺灣歷幾諸多教育改革,與課程有關者主要集中在課綱修訂,從九年一貫到如今的108課程,再到因應語發法而刻正啟動的108課程修訂,從中衍生出諸多問題,包括教材內容、課程編制、課程實施等,這些議題又社會其他面向有所連結而形成一個牽涉廣泛,而又複雜難解的議題。
為此本課程的目標在於廣泛性的了解改革的社會意義,進而規劃與課程改革相關議題,師生共同針對主題文本進行研討,從而提升學生對課程改革的社會認識論的理解,以及深入了解具體的課程改革所涉及的各個面向。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週次
Week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評量方式
Grading
1 9/19開學週 課程說明 課堂講授與討論     
2 9/24改革社會學(一):語義、語用與效果 課堂講授與討論  2-1 許誌庭(2002)。教育改革論述考古學分析(取自許誌庭。1990年代台灣教育改論述形構中的權力/知識與主體。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頁64-74)
2-2.許誌庭2006)。 教育鬆論述的考古學分析。載於,2006台灣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ISBN:9789860067415)。花蓮:花蓮教育大學。 
 
3 10/1改革社會學(二)改革語言的後設分析 課堂講授與討論  3-1 許誌庭-教育改革後設分析-理性與進步蘊義的批判。   
4 10/8 彈性課程      
5 10/15課程改革的知識與權力(一) 課堂講授與討論  6-1. 許誌庭-課程改革中的權力展佈與知識新生   
6 10/22改革社會學(三)改革語言與反改革語言 課堂講授與討論  4-4. Hirschman:反動的修辭
4-3. 許誌庭:教育改動論述:以十二年國教為例 
 
7 10/29教育改革的政治社會學(二) 課堂講授與討論  Popkewitz,教育改革的政治社會學,導論&第一章   
8 11/5課程改革的知識與權力(二) 課堂講授與討論  4-1眾聲齊唱中的複調獨頌:國小國語教科書編審委員的課程觀與學取向,載於臺灣國民中小學教書課程觀的演變,第一章,頁21-72。
 
 
9 11/12課程改革的知識與權力(三) 課堂講授與討論  5-1 卯靜儒-認同政治與課程改革-以鄉土教學為例的課程社會學為例。
 
 
10 11/19期末報告構想分享      
11 11/26臺灣歷年課程改革總覽:脈絡、制度與趨勢 課堂講授與討論  4-2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課程審議會組成及運作辧法。
5-2 葉興華-瀕危語言課綱救,課綱瀕危誰來救 
 
12 12/3臺灣歷年課程改革總覽:脈絡、制度與趨勢 課堂講授與討論  7-1許誌庭-應予承受之重:我國母語教學的應為與難為   
13 12/10 臺灣歷年課程改革總覽:脈絡、趨勢與實例   1.許誌庭、楊怡婷、王新昌(2020)。框架下的天空:南大附小校訂自主學習課程的規劃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309,頁80-94。
2.南大附小-(2018)。校訂彈性課程-幸福好學堂 
 
14 12/10 彈性課程      
15 12/17彈性課程      
16 12/24彈性課程      
17 12/31自主學習      
18 1/7自主學習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編號
No.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編號
No.
類別
Category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01 系所 能應用課程與教學領域的專業知能,進行文獻與實務的省思與批判 0
02 系所 能統整課程與教學理論與實務知能,進行研究、思考與批判 0
03 系所 能探究課程與教學議題並進行論文發表 0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編號
No.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反動的修辭
備註   Remarks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百分比
Percentage
講述 50 %
討論 30 %
分享 2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評量方式
Grading
百分比
Percentage
出席狀況 30 %
個人書面報告 50 %
課堂參與 2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1.出席與課堂參與(30%)
2.心得、提問與課堂討論與詰問(50%)
-1每位同學就當週閱讀文本提交閱讀心得及二到三個問題,於上課前一天中午前,將心得及問題轉貼傳課程討論區,並將電子檔上傳作業區。
-2教師針對學生提問預先回饋,並於課堂上發下學生提問及回饋紙本。
-3課堂上,學生針對提問進行說明,並共同討論。
3.期末論文:針對本學期各主題,擇一撰寫相關論文,期末初稿以5000字,架構完整為宜。若能完成學術性期刊投稿,本科目以99分計。(20%)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