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
113 學年度 第 1 學期
|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
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課碩一
|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
課堂教學 、 中文
|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
112002
|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
課程理論研究
|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
Theory of Curriculum Research
|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
3 /
3
|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
必修
|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
黃彥文
|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
|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
星期四,節次A、B、C
|
上課教室 Classroom
|
A312
|
Office Hours
|
黃彥文:2222/789A
|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
SDGs 11.
|
永續城鄉: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
|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
1. 學生能領會學習「課程理論研究」的意涵與意義 2. 學生能明瞭學習「課程理論」的研究典範與方法 3. 學生能理解主要「課程理論」的觀點與相關論述 4. 學生能應用「課程理論」所學,就教學實務現場的課程與教學設計,進行慎思規劃 5. 學生能應用「課程理論」所學,就當代課程議題,進行批判思辨 6. 學生能應用「課程理論」所學,就教師專業進行反身性成長與自我增權賦能
|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
* 建議具有「教育概論」、「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教學原理」、「課程發展與設計」之先備修課經驗 * 第一次請來課堂上課,以利後續分組事宜
|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
*本課程實施16+2週彈性教學方案,其中第17、18週之彈性規劃如下: |
|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
週次 Week |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
評量方式 Grading |
1
|
(9/12)課程介紹+分組+相見歡
|
教師講述+協同學習
|
上課參與及報告格式+評量方式與給分規則分組+相見歡
|
分組大合照(須標示姓名)
|
2
|
(9/19)「課程理論」的意涵與意義
|
教師講述+協同學習
|
【1】黃政傑 (2004)。 課程理論。/【2】周淑卿(2002)。誰在乎課程理論? ─ 課程改革中的理論與實務問題。 /【3】歐用生(2003)。誰能不在乎課程理論? ─ 教師課程理論的覺醒。
|
|
3
|
(9/26)「課程理論」的歷史演進與生命敘說
|
教師講述+協同學習
|
【1】甄曉蘭 (2004)。課程理論發展的歷史回顧與脈絡重建。/【2】歐用生(2010)。我的課程之旅-台灣課程研究的典範轉移。/【3】歐用生(2019)。課程語錄。
|
|
4
|
(10/03)「分組導讀報告」的探究與實作(一)
|
自主學習
|
自主學習
|
|
5
|
(10/10)「分組導讀報告」的探究與實作(二)
|
國慶日放假
|
國慶日放假
|
各組「都」請於10/16晚上23:59分以前,至【作業區】繳交「分組導讀報告」(書面-請按左側文章排序進行組織+整體分析評論)
|
6
|
(10/17)「設計發展典範」的「課程理論」研究旨趣
|
分組導讀報告01+ Q & A
|
【1】劉幸 (譯)(2018)。課程編制的科學方法。 /【2】黃彥文& 謝尹佳 (譯) (2019)。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 (Tyler原著,1949/2017)。ch1、ch2、ch3、ch4
|
「每位同學」請於課前閱讀指定文獻,並提出「3個與本週主題有關的可相互討論問題」至當週的指定討論區
|
7
|
(10/24)「折衷慎思典範」的「課程理論」研究旨趣
|
分組導讀報告02+Q & A
|
【1】施良方 (1997)。實踐模式。/【2】歐用生(2010)。課程理論與實踐的「辯證」。/【3】周淑卿 (2004)。教師的課程知識內涵及其對師資教育的意義。/【4】林佩璇。(2004)。邁向課程實踐理論化的行動研究。/【5】林佩璇(2009)。課程行動研究的實踐論述:從自我到社會文化。
|
「每位同學」請於課前閱讀指定文獻,並提出「3個與本週主題有關的可相互討論問題」至當週的指定討論區
|
8
|
(10/31)「再概念化典範」的「課程理論」研究旨趣
|
分組導讀報告03+ Q & A
|
【1】鍾鴻銘(2008)。課程研究:從再概念化到後再概念化及國際化。/【2】歐用生(2006)。課程再概念化-系譜和風貌。/【3】莊明貞 (2002)。後現代思潮的課程研究及其本土實踐之評析。/【4】蔡清田、楊俊鴻 (2010)。課程研究的下一個世代。/【5】許芳懿 (2009)。存在體驗課程與自傳-Pinar的高度意識主張。
|
「每位同學」請於課前閱讀指定文獻,並提出「3個與本週主題有關的可相互討論問題」至當週的指定討論區
|
9
|
(11/07)「學科中心觀點」的「課程理論」論述主張
|
分組導讀報告04+ Q & A
|
【1】黃彥文 (譯)(2020)。「什麼知識最有價值」(Spencer原著)。/【2】葉坤靈 (2008)。書評──赫欽斯「民主社會中教育的矛盾」中的博雅教育理念。/【3】邵瑞珍 (譯)(1995)。教育的過程(01引論)(Bruner原著)。/【4】邵瑞珍 (譯)(1995)。教育的過程(02結構的重要)(Bruner原著)。/【5】邵瑞珍 (譯)(1995)。教育的過程(03學習的準備)(Bruner原著)
|
「每位同學」請於課前閱讀指定文獻,並提出「3個與本週主題有關的可相互討論問題」至當週的指定討論區
|
10
|
(11/14)「兒童中心觀點」的「課程理論」論述主張
|
分組導讀報告05+ Q & A
|
【1】黃彥文(譯) (2020)。我的教育信念(Dewey原著,1897)。/【2】林寶山、康春枝(譯)(1990)。學校與社會(01學校與社會進步)。/【3】林寶山、康春枝(譯)(1990)。學校與社會(02學校與兒童生活)。【4】林寶山、康春枝(譯)(1990)。兒童與課程。/【5】宋明娟 (2019)。杜威實驗學校的課程理念與實踐。
|
「每位同學」請於課前閱讀指定文獻,並提出「3個與本週主題有關的可相互討論問題」至當週的指定討論區
|
11
|
(11/21)「社會中心觀點」的「課程理論」論述主張
|
分組導讀報告06+ Q & A
|
【1】白亦方、鍾鴻銘、歐用生(譯)(2014)。學校敢勇於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嗎?(大刪減版)。/【2】呂正雄(編譯)(1992)。虎牙課程ch2、ch3、ch4。/【3】李涵玉、陳麗華(2005)。社會重建主義及其對課程研究的影響初探。/【4】教育部 (2020)。永續發展目標(SDGs)教育手冊-臺灣指南。
|
「每位同學」請於課前閱讀指定文獻,並提出「3個與本週主題有關的可相互討論問題」至當週的指定討論區
|
12
|
(11/28)「批判解放觀點」的「課程理論」論述主張+「批判解放觀點」的「課程理論」之論述實踐
|
LECTURE+影片賞析 & 批判媒體識讀
|
【1】卯靜儒(2002)。個人的/政治的:艾波的權力、知識與教育。/【2】周珮儀 (2001)。追求社會正義的課程理論-H. A. Giroux課程理論之探究。/【3】歐用生 (2003)。披著羊皮的狼。 /【4】歐用生(2003)。快樂學習或安樂死。/【5】鮑世青(2013)。潛在課程的「潛在」在哪裡?
|
「每位同學」請於課前閱讀指定文獻,並提出「3個與本週主題有關的可相互討論問題」至當週的指定討論區+個人作業01:「批判媒體識讀」之影片賞析報告
|
13
|
(12/05)「美感創生觀點」的「課程理論」論述主張
|
分組導讀報告07+ Q & A
|
【1】林逢祺(2013)。知覺優先論-教學歷程中的「覺得」和「懂得」。/【2】蘇雅慧(2008)。我們需要怎樣的美育。/【3】李雅婷(2004)。課程美學取向探究之理論基礎分析。/【4】黃政傑 (1987)。教育鑑賞與批評:艾斯納的評鑑理論。/【5】周淑卿 (2009)。借鏡於藝術的教學-與「藝術創作者/教師」的對話。
|
「每位同學」請於課前閱讀指定文獻,並提出「3個與本週主題有關的可相互討論問題」至當週的指定討論區
|
14
|
(12/12)「美感創生觀點」的「課程理論」之論述實踐
|
影片賞析 & 教育鑑賞與評論
|
【影片賞析】待訂影片+教師自編學習單
|
個人作業02:「教育鑑賞與評論」之影片賞析報告
|
15
|
(12/19)彈性課程
|
(+班會吃PIZZA)
|
彈性課程
|
彈性課程
|
16
|
(12/26)「個人專題報告」的探究與實作
|
專題探究與實作
|
* 期末專題報告:選擇以下任一個「課程現象」作為研究主題,並擇用本學期學過的「某一種課程理論觀點」進行分析與討論「自己所選主題」在落實上可能面臨的問題及未來可行作法的建議(A. SDGs融入各領域課程教學;B.雙語教學課程設計;C. AI或其他新興科技融入課程教學閱讀教育;D. 藝術或美感教育課程設計;E. 人權教育議題課程設計;F.環境教育議題課程設計;G. 偏鄉教育議題課程設計;H. 閱讀教育課程設計;I.品德教育課程設計;J. 學習共同體的教師專業社群運作)
|
個人作業03:整學期的「個人週間提問&回應情形」之彙整合併擋
|
17
|
(1/02)期末專題報告
|
個人口頭發表與同儕互評回饋
|
*個人口頭發表與同儕互評回饋
|
個人「期末專題報告」(電子書面pdf檔)
|
18
|
(1/09)期末考
|
自主學習問卷之自評
|
自主學習問卷之自評
|
|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
編號 No. |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1
|
公民力 (Citizen)
|
5
|
2
|
自學力 (Self-learning)
|
5
|
3
|
資訊力 (Information)
|
5
|
4
|
創造力 (Creativity)
|
5
|
5
|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
5
|
6
|
就業力(Employability)
|
5
|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類別 Category |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01
|
系所
|
能應用課程與教學領域的專業知能,進行文獻與實務的省思與批判
|
5
|
02
|
系所
|
能統整課程與教學理論與實務知能,進行研究、思考與批判
|
5
|
03
|
系所
|
能探究課程與教學議題並進行論文發表
|
5
|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1
|
探究能力
|
5
|
2
|
語文與溝通能力
|
5
|
3
|
創新與實踐能力
|
5
|
4
|
專業知能
|
5
|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
備註 Remarks
|
* 上課主要教材 ------------------------------------------------------------- 教師自編【數位書面教材】上課講義 MOOCs線上教學影片 ------------------------------------------------------------- *專題研討書報 -------------------------------------------------------------- (1-1-3)專題實例研討(一):周淑卿(2002)。誰在乎課程理論? ─ 課程改革中的理論與實務問題。 (1-1-4)專題實例研討(二):歐用生(2003)。誰能不在乎課程理論? ─ 教師課程理論的覺醒。 (1-1-5)專題實例研討(三):歐用生(2019)。課程語錄。(選) (1-2-3)專題實例研討(一):甄曉蘭 (2004)。課程理論發展的歷史回顧與脈絡重建。 (1-2-4)專題實例研討(二):白亦方(2006)。課程史研究,此其時矣。 (1-2-5)專題實例研討(三):歐用生(2010)。我的課程之旅-台灣課程研究的典範轉移。 (2-1-3)專題實例研討(一):鍾鴻銘 (2014)。《耶魯報告書》的歷史意涵。 (2-1-4)專題實例研討(二):鄭玉卿 (2014)。Spencer的實用課程觀及其在當代課程史上的影響。 (2-1-5)專題實例研討(三) :蔡清田 (2005)。泰勒的課程思想。 (2-2-3)專題實例研討(一):黃繼仁 (2005)。許瓦布的課程思想。 (2-2-4)專題實例研討(二):歐用生 (2010)。課程理論與實踐的「辯證」 。 (2-2-5)專題實例研討(三):林佩璇。(2004)。邁向課程實踐理論化的行動研究。 (2-3-3)專題實例研討(一):鍾鴻銘(2008)。課程研究:從再概念化到後再概念化及國際化。 (2-3-4)專題實例研討(二):許芳懿(2006)。課程概念重建的發展與爭議。 (2-3-5)專題實例研討(三):楊智穎 (2001)。另一個課程領域的來臨-從「課程~朝向新的認同」一書談起。 (3-1-3)專題實例研討(一):楊智穎(2018)。美國Parker學校課程革新的歷史省思及對實驗學校課程的啟示。 (3-1-4)專題實例研討(二):宋明娟 (2019)。杜威實驗學校的課程理念與實踐。 (3-1-5)專題實例研討(三):李玉馨 (2010)。進步的揭示與開創-論杜威學說與美國進步主義教育個派別之差異。 (3-2-3)專題實例研討(一):黃政傑 (1982)。 科學的課程理論中心思想、譬喻和現代型式。 (3-2-4)專題實例研討(二):卯靜儒、甄曉蘭(2007)。如何編製課程(導讀)。 (3-2-5)專題實例研討(三):吳美娟 (2007)。課程建構(導讀)。 (3-3-3)專題實例研討(一):鍾鴻銘 (2012)。教育與社會改革:Counts社會重建論的實踐意涵。 (3-3-4)專題實例研討(二):鍾鴻銘 (2006)。H. Rugg教科書爭議事件。 (3-3-5)專題實例研討(三):李雅婷 (2007)。 T. Brameld重建論之教育思想探究。 (3-4-3)專題實例研討(一):葉坤靈 (2008)。書評──赫欽斯「民主社會中教育的矛盾」中的博雅教育理念。 (3-4-4) 專題實例研討(二):葉坤靈 (1995)。赫斯特的博雅教育理論之價值評析。 (3-4-5)專題實例研討(三):王俊斌等人(2017)。通識在線~派代亞計畫導讀。 (3-5-3)專題實例研討(一):黃繼仁 (2009)。科學、課程、與博雅教育。 (3-5-4)專題實例研討(二):陳延興 (2009)。知識與課程。 (3-5-5)專題實例研討(三):黃炳煌 (2002)。課程理論之基礎知識的結構與課程。 (3-6-3)專題實例研討(一):黃永和(2002)。後現代思潮與課程改革一種後現代科學的觀照角度 (3-6-4)專題實例研討(二):莊明貞(2002)。後現代思潮的課程研究及其本土實踐之評析。 (3-6-5)專題實例研討(三):單文經(2002)。 現代與後現代課程論爭之平議。 (4-1-3)專題實例研討(一):歐用生 (2010)。教師是陌生人─「看見」課程決策的陷阱。 (4-1-4)專題實例研討(二):林逢祺(2013)。知覺優先論-教學歷程中的「覺得」和「懂得」。 (4-1-5)專題實例研討(三):林逢祺等人(2010)。Maxine Greene《釋放想像力》的思想及其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啟示。 (4-2-3)專題實例研討(一):卯靜儒(2002)。個人的政治的:艾波的權力、知識與教育。 (4-2-4)專題實例研討(二):周珮儀 (2001)。追求社會正義的課程理論-H. A. Giroux課程理論之探究。 (4-2-5)專題實例研討(三):黃政傑 (1986)。潛在課程概念評析。 (4-3-3)專題實例研討(一):黃政傑 (1987)。教育鑑賞與批評:艾斯納的評鑑理論。 (4-3-4)專題實例研討(二):李雅婷(2004)。課程美學取向探究之理論基礎分析。 (4-3-5)專題實例研討(三):周淑卿 (2010)。學習歷程中美感經驗的性質-藝術與科學課堂的探究。 ------------其他上課講義之參考資料---------- 歐用生 (2003)。課程典範再建構。高雄市:麗文文化。 歐用生 (2004)。課程領導:議題與展望。臺北市:高等教育。 歐用生 (2006)。課程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學富文化。 歐用生 (2010)。課程研究新視野。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 (2019)。課程語錄(壹)(貳)。 黃政傑主編 (2003)。課程思想。 甄曉蘭主編 (2007)。課程經典導讀。 李臣之等人 (2017)。西方課程思潮。 劉育忠 (譯)。教育哲學。Ozmon, H. A & Craver, S. M. (2007).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7th ed.). 簡成熙(譯)。教育哲學導論(第三版)。Knight, G. R. (2010). Issues and Alternatives i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4th edition).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2008) 吳靖國 (2000)。教育理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葉學志(1996)。教育哲學。臺北市:三民。 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 林玉體 (2003)。 西洋教育思想史 (第三版)。臺北市:三民。 林玉體 (2010)。 西洋教育史(第十四版)。臺北市:三民。 Pinar, W. F., Reynolds, W. Slattery, P., & Taubman, P.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New York, NY: Peter Lang. Malewski, E.(2010).Curriculum studies handbook: the next moment. New York, NY: Routledge. ------------------------------ 黃炳煌譯 (1981)。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R. F. Tyler原著,1949)。臺北市:桂冠。 Spencer, H. (1961).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 Tyler, R. W. (1949).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施良方(1997)。實踐模式。 Schwab, J. (1969). The practical: a language for curriculum. The School Review, 78(1), 1-23 Schwab, J. (1971). The practical: arts of eclectic. The School Review, 79(4), 493-542 Schwab, J. (1973). The practical 3: translation into curriculum. The School Review, 81(4), 501-522 Schwab, J. (1983). The practical 4: something for curriculum professors to do. Curriculum Inquiry, 13(3), 239-265 ------------------------------ 陳伯璋(1983)。課程研究的第三勢力─美國「再概念化」學派課程理論的評介 蔡清田、楊俊鴻 (2010)。課程研究的下一個世代。 Pinar (1978). The reconceptualisation of curriculum studies. ------------------------------- 林寶山、康春枝(譯)(1990)。學校與社會‧兒童與課程。 單文經編譯(2015)。經驗與教育。 Dewey, J. (1929). My pedagogical greed. -------------------------------- Bobbitt, F. (1918). Scientific Method in Curriculum-Making. The Curriculu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 呂正雄 編譯(1992)。虎牙課程。花蓮市:國立花蓮師範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Original work published in 1939) 白亦方、鍾鴻銘、歐用生(譯)(2014)。學校是否敢建立社會新秩序? 李涵鈺、陳麗華 (2005)。社會重建主義及其對課程研究的影響初探。 Benjamin, H.(1933/1972)。The saber-tooth curriculum. -------------------------------- 陸有詮 (譯)(1994)。民主社會中的教育衝突。 McNeil, J. D. (2006).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in thought and action.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Inc. (Ch6) The Academic Curriculum. Hutchins (1954). Great Books. Ch 2 Adler, M. J. (1982) The Paideia Proposal. --------------------------------- 邵瑞珍 (譯)(1995)。教育的過程。 Bruner, J. S. (1977).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in 1960). Schwab, J. J. (1964). Structure of the Disciplines: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In G. W. Ford, & L. Pugno (Eds.), The Structure of Knowledge and Curriculum (pp. 6-30). Chicago, IL: Rand McNally. ------------------------------------- Doll, W. E. (1993). A Post-Modern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 楊深坑(2014)。教育研究的現象學方法。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育哲學:方法篇(pp. 15-44)。臺北市:學富出版社。 李奉儒(2014)。教育研究的詮釋學方法。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育哲學:方法篇(pp. 45-75)。臺北市:學富出版社。 Husserl, E. (1989). The id’ee of Phanoman-ologie. 載於倪爾康 (譯)。現象學觀念。臺北市:桂冠。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26) Van Manen, M. (2004). 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 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 (2nd ed.). 載於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 (譯)。探究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臺北市:濤石文化。(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90) ------------------------------------- 黃彥文(2007)。 Peter McLaren「革命性的批判教育學」思想及其對課程理論的啟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臺北市。 黃彥文、歐用生,(2018)。從「基本能力」到「核心素養」─ 社會認識論的分析。教育學報 黃彥文、姚明俐 (2017)。霸權的轉移:高中歷史課綱微調事件之論述與再製。教育學報,45(2),25-42 Marx, K. (1990).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 載於伊海宇 (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臺北市:時報文化。(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32) McLaren, P. (2003). Life in school: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3rd ed.). 載於蕭昭君、陳巨擘 (譯)。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臺北:巨流。(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98) Freire, P. (200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Myra Bergman Ramos Trans).New York, NY: Bloomsbury.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0) Apple, M. W. (2004).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New York, NY: Routledge. ------------------------------------ 陳伯璋 (主編) (2011)。課程美學。臺北市:五南。 黃政傑 (主編) (2011)。教學藝術。臺北市:五南。 周淑卿(2014)。藝術為本的研究方法─ A/r/tography。載於林逢祺、洪仁進 (主編)。教育哲學:方法篇(pp. 183-199)。臺北市:學富文化。 黃彥文(2019)。讓美感開使共鳴:展望臺灣美感教育的未來。臺北市:五南。 Broudy, H. (1988). Aesthetic and curriculum. Eisner, E. (2002) . What can education learn from the arts about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 Eisner, E. (1994). 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 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s (3rd ed.). Ch3 Eisner, E. (2017). The Enlightened eye: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the enhancement of educational practice.(Ch 4、Ch 5)
-------------------------------------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百分比 Percentage
|
講述
|
20 %
|
個案研討
|
40 %
|
影片欣賞
|
10 %
|
專題實作
|
20 %
|
分享
|
10 %
|
總和 Total |
100 %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
評量方式 Grading |
百分比 Percentage |
學習態度(含出席率、課堂發表與回饋、參與分組活動情形、特殊修良表現加分...等等)
|
20 %
|
分組導讀報告(口頭發表+書面)
|
20 %
|
個人作業01:「批判媒體識讀」之影片賞析報告
|
10 %
|
個人作業02:「教育鑑賞與評論」之影片賞析報告
|
10 %
|
個人作業03:整學期的「個人週間提問&回應情形」之彙整合併擋
|
10 %
|
個人「期末專題報告」(電子書面pdf檔)
|
20 %
|
期末「教學回饋意見問卷」準時填答(老師催促提醒之前,上傳截圖證明至作業區)
|
5 %
|
期末考:期末「自主學習自評問卷」
|
5 %
|
總和 Total |
100 %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
*為了公平起見,原則上每次上課均點名;無法出席,請自行上學校教務系統請假。被「學校系統」扣考請自行負責。 *期末時,學校系統上若留有「曠課紀錄」者,本課程「學習態度項目」成績,以「扣總分10分」為原則。 *無正當理由,若「第一次上課缺席」,本課程「學習態度項目」成績,以「扣總分2分」為原則。 *經組員檢舉且確認「為參與分組活動或態度消極」者,本課程「學習態度項目」成績,以「扣總分20分」為原則。 *教師保有期末總成績之「全班調整性加分」或「個別特殊情況是否可及格」等判斷的權利。 *「特殊優良表現加分」項目為教師主觀判定,而不是自己說了算。 *期末考當天會公開各項成績讓同學確認,有問題三天內可提出,無疑義的話,成績一旦送教務處後,一概不再更改。
|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