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urse首頁

 113 學年度 第 1 學期 師資培育中心 蔡淑妃教師 特殊教育導論 課程大綱

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113 學年度 第 1 學期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師資培育中心 一A學程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課堂教學 、 中文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107019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特殊教育導論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Introduction to Special Education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3 / 3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選修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蔡淑妃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星期一,節次3、4、5
上課教室
Classroom
E303
Office Hours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1 109學年度第2學期 本校教師教學創新獎勵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一、探索國內外特殊教育的理念(各類特殊學生的特質與需求)與實務。
二、鼓勵學生課外擔任特教義工,培養對特殊教育領域的熱忱。
三、由分組專題報告的執行過程中,培養組員合作學習與問題解決的能力。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本課程實施16+2週彈性教學方案,其中第17、18週之彈性規劃如下: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週次
Week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評量方式
Grading
1 合作學習、建立關係與小組約定, 課程說明 講述、討論  課程大綱   
2 建立與時俱進的專業理念與態度 Evidence-based practice 講述、討論  Ch1&2,補充資料   
3 情調適、融合教育的班級經營 一般教師的困境 講述、討論  Ch3、CW-FIT 小訪談   
4 融合教育的班級經營 講述、討論  Ch 4 & 10   
5 特殊需求學生的認識-學障 講述、討論  Ch 4 & 10、蒐集相關資料   
6 特殊需求學生的認識-自閉症 講述、參觀  Ch 4 & 10、蒐集相關資料   
7 特殊需求學生的認識-自閉症 講述、討論  Ch 4 & 10、蒐集相關資料   
8 殊需求學生的認識-智能障礙與其他 講述、討論  Ch 4 & 10、蒐集相關資料   
9 IEP 講述、討論  Ch 4 & 10、蒐集相關資料   
10 PBL介紹 講述、討論  (補充教材)   
11 11/23正向的支持網絡-課程調整 PBL  Ch5   
12 11/30 正向的支持網絡-教學策略 PBL  Ch6   
13 12/07正向的支持網絡-教材、作業編選與設計 PBL  Ch7、Ch8   
14 12/14 正向的支持網絡-評量 PBL  Ch9   
15 12/21 展望:全方位學習環境的設計 講述、討論 (曾)  Ch13   
16 12/28小組報告   五組   
17 01/04 小組報告   五組   
18 1/11 期末考 (曾)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編號
No.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編號
No.
類別
Category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11 師培-國小 了解有關教育目的和價值的主要理論或思想,以建構自身的教育理念與信念。 5
12 師培-國小 敏銳覺察社會環境對學生學習影響,以利教育機會均等。 5
13 師培-國小 了解我國教育政策、法規及學校實務,以作為教育實踐的基礎。 5
14 師培-國小 了解並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社經及文化背景的差異,以作為教學與輔導的依據。 5
15 師培-國小 了解並運用學習原理,以符合學生個別的學習需求與發展。 5
16 師培-國小 了解特殊需求學生的特質及鑑定歷程,以提供適切的教育與支持。 5
17 師培-國小 依據課程綱要/大綱、課程理論及教學原理,以規劃素養導向課程、教學與評量。 5
18 師培-國小 依據課程綱要/大綱、課程理論及教學原理,以協同發展跨領域/群科/科目課程、教學及評量。 5
19 師培-國小 具備任教領域/群科/科目所需的專門知識與學科教學知能,以進行教學。 3
1A 師培-國小 掌握社會變遷趨勢與議題,以融入課程與教學。 5
1B 師培-國小 應用多元教學策略、教學媒材及學習科技,以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5
1C 師培-國小 根據多元評量結果調整課程與教學,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5
1D 師培-國小 應用正向支持原理,共創安全、友善及對話的班級與學習環境,以養成學生良好品格及有效學習。 5
1E 師培-國小 應用輔導原理與技巧進行學生輔導,以促進適性發展。 5
1F 師培-國小 思辨與認同教師專業倫理,以維護學生福祉。 5
1G 師培-國小 透過教育實踐關懷弱勢學生,以體認教師專業角色。 5
1H 師培-國小 透過教育實踐與省思,以發展溝通、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及持續專業成長的意願與能力。 5
41 師培-特教 了解有關教育目的和價值的主要理論或思想,以建構自身的教育理念與信念。 5
42 師培-特教 敏銳覺察社會環境對學生學習影響,以利教育機會均等。 5
43 師培-特教 了解我國教育政策、法規及學校實務,以作為教育實踐的基礎。 4
44 師培-特教 了解並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社經及文化背景的差異,以作為教學與輔導的依據。 5
45 師培-特教 了解並運用學習原理,以符合學生個別的學習需求與發展。 5
46 師培-特教 了解特殊需求學生的特質及鑑定歷程,以提供適切的教育與支持。 4
47 師培-特教 依據課程綱要/大綱、課程理論及教學原理,以規劃素養導向課程、教學與評量。 5
48 師培-特教 依據課程綱要/大綱、課程理論及教學原理,以協同發展跨領域/群科/科目課程、教學及評量。 5
49 師培-特教 具備任教領域/群科/科目所需的專門知識與學科教學知能,以進行教學。 5
4A 師培-特教 掌握社會變遷趨勢與議題,以融入課程與教學。 5
4B 師培-特教 應用多元教學策略、教學媒材及學習科技,以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5
4C 師培-特教 根據多元評量結果調整課程與教學,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5
4D 師培-特教 應用正向支持原理,共創安全、友善及對話的班級與學習環境,以養成學生良好品格及有效學習。 5
4E 師培-特教 應用輔導原理與技巧進行學生輔導,以促進適性發展。 5
4F 師培-特教 思辨與認同教師專業倫理,以維護學生福祉。 5
4G 師培-特教 透過教育實踐關懷弱勢學生,以體認教師專業角色。 5
4H 師培-特教 透過教育實踐與省思,以發展溝通、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及持續專業成長的意願與能力。 5
51 師培-中等 了解有關教育目的和價值的主要理論或思想,以建構自身的教育理念與信念。 0
52 師培-中等 敏銳覺察社會環境對學生學習影響,以利教育機會均等。 0
53 師培-中等 了解我國教育政策、法規及學校實務,以作為教育實踐的基礎。 0
54 師培-中等 了解並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社經及文化背景的差異,以作為教學與輔導的依據。 0
55 師培-中等 了解並運用學習原理,以符合學生個別的學習需求與發展。 0
56 師培-中等 了解特殊需求學生的特質及鑑定歷程,以提供適切的教育與支持。 0
57 師培-中等 依據課程綱要/大綱、課程理論及教學原理,以規劃素養導向課程、教學與評量。 0
58 師培-中等 依據課程綱要/大綱、課程理論及教學原理,以協同發展跨領域/群科/科目課程、教學及評量。 0
59 師培-中等 具備任教領域/群科/科目所需的專門知識與學科教學知能,以進行教學。 0
5A 師培-中等 掌握社會變遷趨勢與議題,以融入課程與教學。 0
5B 師培-中等 應用多元教學策略、教學媒材及學習科技,以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0
5C 師培-中等 根據多元評量結果調整課程與教學,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0
5D 師培-中等 應用正向支持原理,共創安全、友善及對話的班級與學習環境,以養成學生良好品格及有效學習。 0
5E 師培-中等 應用輔導原理與技巧進行學生輔導,以促進適性發展。 0
5F 師培-中等 思辨與認同教師專業倫理,以維護學生福祉。 0
5G 師培-中等 透過教育實踐關懷弱勢學生,以體認教師專業角色。 0
5H 師培-中等 透過教育實踐與省思,以發展溝通、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及持續專業成長的意願與能力。 0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編號
No.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備註   Remarks
主要參考書:###
邱上真 (2004):特殊教育導論:帶好班上每位學生。台北:心理。

其他參考書:###
1.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2011):新特殊教育通論(二版)。台北:五南。###
2.Hallahan, Kauffman & Pullen 原著,李姿瑩等譯(2016):特殊教育導論。台北:華騰。###
3.Heward原著,黃麗鳳等譯(2011):特殊教育導論。台北:華騰。 ###
4.Kirk等原著,韓福榮、曹光文譯(2011):特殊教育導論。台北:雙葉。###
5.王文科、李乙明、謝建全等著(2015):特殊教育導論(第二版)。台北:五南。###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百分比
Percentage
課堂講述:著重在重要概念的釐清 30 %
合作學習與小組主題實作:學生在第一節課會被分入小組中,小組成員每星期會有不同的角色,學生務必先閱讀當週的教材,以便做課堂討論與報告。 50 %
個案研討 20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評量方式
Grading
百分比
Percentage
小組口頭報告 15 %
主題實作 15 %
課堂參與 25 %
小考 15 %
附聰參訪心得 15 %
附幼視障幼童參訪心得 15 %
總和  Total 100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八、成績評定項目及所佔百分比:
(一) 課堂參與/專業態度: (30% of the final grade) 課前必須完成當日閱讀。
每堂上課會有小組討論,只有出席並參與的同學,才會得分。除了小組討論,聆聽他人發言,發表個人看法與評論也包括在內。各位同學將成為特殊教育教師或其他相關領域人士,專業的態度與溝通技巧為與其他專業人士、家長合作的先決條件,在評論、發表時,請展現應有的專業態度與溝通技巧(例如: )。使用手機進行與課堂無關的事情,將無法獲得當天的課堂參與分數。
+正面表列:上課時能勇於說出自己的看法、準時上課、讚美同學好的看法、與他人合作
-負面表列: 例如上課滑手機看與課堂無關訊息,被點到時因分心而無法表示意見,遲到超過三分鐘,在私下說話影響到他人或打斷老師或同學的發言
p.s. If you have basic logistic questions, you should follow chain of comment: check the syllabus first, then ask peers, and discuss with professors last.

(二) PBL專題:(50% of the final grade) [Problem-based Learning]
此作業的目的在讓你體驗當你班級有特殊需求學生時,你和其他同事需要如何因應的流程,包括蒐集資料、了解學生、與家長溝通、與其他家長和學生溝通、調整課程、與其他專業團隊合作等等。Dr. Tsai會逐步帶著大家。
1. 小組務必記錄學習議題、假設、資源等
2. 小組選擇一個身心障礙或高危險群為議題
3. 分兩階段報告,報告形式不拘,可使用影片、戲劇、投影片、辯論、新聞報導等
第一階段: 分析個案的學習需求
第二階段: 尋找有科學根據的實證教學策略,替個案建立正向的支持網絡: 物理與心理環境的安排、行為的管理、課程與教學的設計輔具科技的應用、親職教育、轉銜方案的規劃與實施等。請詳閱評分規準。

(三)期中考或期末考:(20% of the final grade)
目的在幫助大家檢視自己的讀書技巧,複習重要的特殊教育概念。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