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
113 學年度 第 1 學期
|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
通識教育中心 通識選修
|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
課堂教學 、 中文
|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
106111
|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
邏輯思維
|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
Logical Thinking
|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
2 /
2
|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
選修
|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
陳今偉
|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
袁振倫、陳重任
|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
星期四,節次8、9
|
上課教室 Classroom
|
J208
|
Office Hours
|
|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
SDGs 04.
|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
SDGs 17.
|
多元夥伴關係: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
|
|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
一、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使學生明瞭最基本的邏輯概念與技巧,並能應用於其專業領域及日常生活當中。 技能方面:使學生能操作基本的邏輯運算及證明,並訓練學生具有判別與駁斥論證之能力。 人格發展方面:使學生培養出合理推論、正確批判及獨立思考之習慣,發展健全理性。
二、教學範圍: 本課程主要介紹形式邏輯的結構與特徵,並著重在當代初階符號邏輯之命題邏輯的自然演繹法;輔以介紹非形式邏輯中日常推論的種種非形式謬誤。形式邏輯以人工語言研究有效推論的形式結構,所關心的是一個有效論證的特徵及其前提如何確保結論為真。初階符號邏輯是各種進階邏輯的基礎,例如數理邏輯、模態邏輯等,也是研究當代計算機理論的踏腳石。非形式邏輯則探討自然語言中語意、語法及語用上各種涉及推理的論證特性。除了介紹演繹、歸納、兩難論證、非形式謬誤(如人身攻擊、偷換論題等)、反駁不良意見的方法,將利用小組報告與討論的方式帶領學生以較活潑、應用的方式解析GRE等考試中的分析寫作題目,使學生學會如何挑出題目中的邏輯謬誤。綜合二者,一旦學生能掌握思考推論的理則,便能反省與檢視在日常生活與學術討論中的推論是否正確。
|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
無
|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
*本課程實施16+2週彈性教學方案,其中第17、18週之彈性規劃如下: |
|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
週次 Week |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
評量方式 Grading |
1
|
課程內容與要求簡介
|
投影片講述與示範
|
簡報檔、教科書與參考書
|
隨堂練習與課堂參與
|
2
|
非形式謬誤&反駁不良意見的方法
|
投影片講述與示範
|
簡報檔、教科書與參考書
|
隨堂練習與課堂參與
|
3
|
Ch1邏輯的基本觀念
|
投影片講述與示範
|
簡報檔、教科書與參考書
|
隨堂練習與課堂參與
|
4
|
Ch1邏輯的基本觀念
|
投影片講述與示範
|
簡報檔、教科書與參考書
|
隨堂練習與課堂參與
|
5
|
Ch2邏輯語言與自然語言
|
投影片講述與示範 小組報告與討論
|
簡報檔、教科書與參考書
|
隨堂練習與課堂參與
|
6
|
Ch2邏輯語言與自然語言
|
投影片講述與示範 小組報告與討論
|
簡報檔、教科書與參考書
|
隨堂練習與課堂參與
|
7
|
Ch3命題邏輯的符號系統
|
投影片講述與示範 小組報告與討論
|
簡報檔、教科書與參考書
|
隨堂練習與課堂參與
|
8
|
Ch3命題邏輯的符號系統
|
投影片講述與示範 小組報告與討論
|
簡報檔、教科書與參考書
|
隨堂練習與課堂參與
|
9
|
Ch4命題的邏輯分類與邏輯關係
|
投影片講述與示範 小組報告與討論
|
簡報檔、教科書與參考書
|
隨堂練習與課堂參與
|
10
|
Ch4命題的邏輯分類與邏輯關係
|
投影片講述與示範 小組報告與討論
|
簡報檔、教科書與參考書
|
隨堂練習與課堂參與
|
11
|
Ch5歸謬原理
|
投影片講述與示範 小組報告與討論
|
簡報檔、教科書與參考書
|
隨堂練習與課堂參與
|
12
|
Ch6命題邏輯論證有效性的決定
|
投影片講述與示範 小組報告與討論
|
簡報檔、教科書與參考書
|
隨堂練習與課堂參與
|
13
|
Ch6命題邏輯論證有效性的決定
|
投影片講述與示範 小組報告與討論
|
簡報檔、教科書與參考書
|
隨堂練習與課堂參與
|
14
|
Ch7有效論證的證明:直接證法
|
投影片講述與示範 小組報告與討論
|
簡報檔、教科書與參考書
|
隨堂練習與課堂參與
|
15
|
Ch7有效論證的證明:直接證法
|
投影片講述與示範 小組報告與討論
|
簡報檔、教科書與參考書
|
隨堂練習與課堂參與
|
16
|
Ch7有效論證的證明:直接證法
|
投影片講述與示範 小組報告與討論
|
簡報檔、教科書與參考書
|
隨堂練習與課堂參與
|
17
|
Ch7有效論證的證明:直接證法
|
投影片講述與示範 小組報告與討論
|
簡報檔、教科書與參考書
|
隨堂練習與課堂參與
|
18
|
期末考
|
紙筆測驗
|
簡報檔、教科書與參考書
|
紙筆測驗
|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
編號 No. |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類別 Category |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01
|
通識
|
學生能瞭解服務學習的意義及重要性,並能夠作具體實踐。
|
1
|
02
|
通識
|
學生能主動關懷社會,並具備對多元文化及社會之包容性。
|
3
|
03
|
通識
|
學生能理解歷史文化傳統及其影響
|
1
|
04
|
通識
|
學生能主動探索生命的真諦、肯定自我生命價值之能力
|
3
|
05
|
通識
|
學生能具備科學知能與應用之能力
|
4
|
06
|
通識
|
學生能具有分析議題的能力
|
5
|
07
|
通識
|
學生能使用網路及資料科技進行學習
|
4
|
08
|
通識
|
學生對於環境變遷與永續發展方面的資訊,具有更新學習與評論的能力
|
3
|
09
|
通識
|
學生具備獨立、批判、系統整合及創意之能力
|
5
|
10
|
通識
|
學生對智慧權之認知與取得有基本之能力
|
1
|
11
|
通識
|
學生能應用創意思考技巧在自己所學的領域及所處的環境中
|
4
|
12
|
通識
|
學生能「辨別」知識並同時培養「閱讀」不同知識的能力
|
4
|
13
|
通識
|
學生具外語溝通及瞭解他國文化及禮儀之能力
|
1
|
14
|
通識
|
學生能主動關注國際事務相關議題之興趣
|
1
|
15
|
通識
|
學生能瞭解台灣現狀與國際處境之能力
|
1
|
16
|
通識
|
學生能瞭解全球化脈動,反思及評估學習策略
|
1
|
17
|
通識
|
學生具有美善人事物的賞析、建構與分享之能力
|
1
|
18
|
通識
|
學生具有感受、瞭解及創作之能力,進而提升學生品味、想像力和判斷力
|
2
|
19
|
通識
|
學生能重視與賞析傳統文化及在地文化
|
1
|
20
|
通識
|
學生能重視藝術內涵,將其深化於生活之能力
|
1
|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
備註 Remarks
|
一、教科書: 彭孟堯著 (2012),《基礎邏輯》,第二版,台北:學富文化出版社。ISBN:9789866624773
二、參考書: 1.A. Hausman, H. Kahane, and P. Tidman (2012), Logic and Philosophy: A Modern Introduction, 12th edition.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2.彭孟堯著 (2015),《思考方法》,台北:新學林。 3.陳瑞麟著 (2006),《邏輯與思考》,修訂版,台北:學富文化。 4.Stella Cottrell著 (2015),鄭淑芬譯,《批判性思考》,台北:深思文化。 5.密希瑪(Missimer A.C)著 (2002),蔡偉鼎譯,《批判思考導論—如何精進論證》,學富文化。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百分比 Percentage
|
投影片講述與示範
|
60 %
|
問題導向學習(PBL)
|
20 %
|
團隊導向學習(TBL)—小組報告與討論
|
20 %
|
總和 Total |
100 %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
評量方式 Grading |
百分比 Percentage |
隨堂練習
|
15 %
|
出席
|
15 %
|
小組報告
|
30 %
|
期末考
|
40 %
|
總和 Total |
100 % |
成績評量方式補充說明
|
1.隨堂練習:講完一個單元將會從課本習題挑選一至二個題目作為隨堂練習,可翻書、可討論。 2.出席:每週點名,按比例計算出席成績。並隨機將其中三週(六節課)出席結果登記於教務系統,若曠課四節課將會扣考。 3.小組報告:每週一組口頭報告,報告內容為自行挑選一篇論述並說明其邏輯謬誤。 4.期末考:將完全以隨堂練習為題庫。
|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