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
112 學年度 第 1 學期
|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
通識教育中心 通識選修
|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
課堂教學 、 中文
|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
106105
|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
從近代史看東亞思維
|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
The East Asia Thinking of Modern History
|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
2 /
2
|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
選修
|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
王姿雯
|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
|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
星期四,節次A、B
|
上課教室 Classroom
|
J104
|
Office Hours
|
|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
SDGs 04.
|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
SDGs 10.
|
減少不平等:減少國內及國家間的不平等
|
|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
本課程欲讓學生了解世界近代史,回歸歷史脈絡後重新思考何謂「東亞」,並思考近代以來台灣在「東亞」中的定位。 在教師講述世界近代史後,首先討論近代歐洲思想脈絡中對「東方」之「他者」定位。再者透過講解福澤諭吉、竹內好、丸山真男、吉本隆明之史論,討論近代亞洲知識分子在面對近代化與強大歐洲時所採取之方法。竹內好(1910-1977),是為日本重要之魯迅學者、思想家,〈近代的超克〉為其重要的代表著作。當中反思了自1930年代普羅運動衰退以來至五零年代日本的狀況,深入思考戰爭、亞洲、日本國族主義之關係。與其同時代的學者丸山真男(1914-1996),在面對五零年代失落的日本時,企圖重新釐清日本近代文化史的脈絡,討論了福澤諭吉的文明論述,以其了解日本近代知識份子如何面對歐洲的絕對強盛。吉本隆明(1924-2012)為批判丸山真男以至竹內好,透過對《古事記》及柳田國男鄉野調查的重新閱讀,針對日本國族認同與文化作出「日本幻想共同體」結論。 透過對竹內好、丸山真男、吉本隆明的閱讀,可促進學生對東亞近代史發展有更深一層的了解,更刺激學生對於這百年來的歷史進行思辨。閱讀與思考竹內好至吉本隆明的東亞理解的同時,更促使讓學生思考台灣定位,了解自我在歷史脈絡中的主體性。 竹內、丸山、吉本為日本戰後建構新歷史思考體系之代表人物。留日中籍學人趙京華、孫歌等人取得學位後回到中國,2005年將〈近代的超克〉一書譯為中文後,大陸學界立刻掀起了一陣「近代的超克」炫風。利用〈近代的超克〉所帶出的歷史思維思考中日歷史,並重新審視中美關係,是為大陸學界近幾年來的重要學潮之一。這股學風不但到吹回日本,讓日本學界重新審視竹內好,更吹向台灣。這兩年來清華大學、交通大學、台灣師範大學等先後相繼開設竹內好及近代日本思想的相關課程。其目的不為其他,而是了解到,思考近代東亞不必一定藉由歐美史觀理論,用東亞角度重新思考東亞,為現今作出全新定位的重要性。因此,開設以竹內好為始的日本史觀或思想課程有其迫切性。除讓學生接觸與了解現在的學潮外,更是必須讓學生重新了解何謂近代與何謂東亞,思索台灣以至於自己在近代東亞歷史脈絡下的定位,才能進一步建立其主體性。
|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
無
|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
|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
週次 Week |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
評量方式 Grading |
1
|
課程介紹
|
講述、影片
|
|
|
2
|
近代史--歐洲篇
|
講述
|
|
|
3
|
作為歐洲「他者」的亞洲─黑格爾與馬克思
|
講述
|
|
|
4
|
作為歐洲「他者」的亞洲─拉岡
|
|
|
|
5
|
近代史--亞洲篇1
|
講述
|
|
|
6
|
近代史--亞洲篇2
|
講述
|
|
|
7
|
何謂「近代化」
|
講述與感想
|
|
|
8
|
考前複習、福澤諭吉--從『西洋事情』到「脫亞論」
|
講述
|
|
|
9
|
期中考
|
|
|
|
10
|
福澤諭吉--從『西洋事情』到「脫亞論」
|
講述與感想
|
|
|
11
|
丸山真男的福澤諭吉論
|
講述與感想
|
|
|
12
|
岡倉天心與內村鑑三
|
講述與感想
|
|
|
13
|
知識份子與時代關係
|
講述與感想
|
|
|
14
|
「近代的超克」概念發展
|
講述與感想
|
|
|
15
|
竹內好『近代的超克』
|
講述與感想
|
|
|
16
|
竹內好『近代的超克』
|
講述與感想
|
|
|
17
|
超克「近代」的方法:吉本隆明『共同幻想論』
|
講述與感想
|
|
|
18
|
期末考
|
|
|
|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
編號 No. |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1
|
道德力 (Morality)
|
4
|
2
|
自學力 (Self-learning)
|
3
|
3
|
創造力 (Creativity)
|
3
|
4
|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
4
|
5
|
就業力 (Employability)
|
3
|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類別 Category |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01
|
通識
|
學生能瞭解服務學習的意義及重要性,並能夠作具體實踐。
|
3
|
02
|
通識
|
學生能主動關懷社會,並具備對多元文化及社會之包容性。
|
5
|
03
|
通識
|
學生能理解歷史文化傳統及其影響
|
5
|
04
|
通識
|
學生能主動探索生命的真諦、肯定自我生命價值之能力
|
3
|
05
|
通識
|
學生能具備科學知能與應用之能力
|
2
|
06
|
通識
|
學生能具有分析議題的能力
|
5
|
07
|
通識
|
學生能使用網路及資料科技進行學習
|
3
|
08
|
通識
|
學生對於環境變遷與永續發展方面的資訊,具有更新學習與評論的能力
|
2
|
09
|
通識
|
學生具備獨立、批判、系統整合及創意之能力
|
5
|
10
|
通識
|
學生對智慧權之認知與取得有基本之能力
|
3
|
11
|
通識
|
學生能應用創意思考技巧在自己所學的領域及所處的環境中
|
3
|
12
|
通識
|
學生能「辨別」知識並同時培養「閱讀」不同知識的能力
|
3
|
13
|
通識
|
學生具外語溝通及瞭解他國文化及禮儀之能力
|
5
|
14
|
通識
|
學生能主動關注國際事務相關議題之興趣
|
5
|
15
|
通識
|
學生能瞭解台灣現狀與國際處境之能力
|
4
|
16
|
通識
|
學生能瞭解全球化脈動,反思及評估學習策略
|
5
|
17
|
通識
|
學生具有美善人事物的賞析、建構與分享之能力
|
4
|
18
|
通識
|
學生具有感受、瞭解及創作之能力,進而提升學生品味、想像力和判斷力
|
3
|
19
|
通識
|
學生能重視與賞析傳統文化及在地文化
|
4
|
20
|
通識
|
學生能重視藝術內涵,將其深化於生活之能力
|
3
|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
備註 Remarks
|
(館藏)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 時報出版 教材或教科書: 『忠誠と反逆』丸山真男著 ちくま学芸文庫 『日本とアジア』竹内好著 ちくま学芸文庫 『共同幻想論』吉本隆明著 角川文庫 《近代的超克》竹內好著 趙京華、孫歌等譯 北京三聯書店 參考書目: 《我們為什麼要談東亞》孫歌著 北京三聯書店 《竹內好的悖論》孫歌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竹内好という問い』孫歌著 清水賢一郎、鈴木将久訳 岩波書店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百分比 Percentage
|
講述
|
70 %
|
討論
|
30 %
|
總和 Total |
100 %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
評量方式 Grading |
百分比 Percentage |
期中考
|
25 %
|
期末考
|
25 %
|
心得撰寫
|
25 %
|
出席狀況
|
25 %
|
總和 Total |
100 % |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