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
開課年度學期 Year / Term
|
113 學年度 第 1 學期
|
開課班級 Department
|
通識教育中心 通識選修
|
授課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
|
課堂教學 、 中文
|
課程電腦代號 Course Reference Number
|
106077
|
課程名稱(中文) Course Title(Chinese)
|
國際體系變遷與臺灣安全
|
課程名稱(英文) Course Title(English)
|
International System Transition and Taiwan Security
|
學分數/時數 Credit Hours
|
2 /
2
|
必(選)修 Requirement / Elective Course
|
選修
|
授課老師 Instructor
|
吳東林
|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
|
上課時間 Meeting Time
|
星期二,節次C、D
|
上課教室 Classroom
|
J103
|
Office Hours
|
|
獲獎及補助情形 Awards and Grants |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跨域類別)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
SDGs 04.
|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
SDGs 16.
|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促進和平多元的社會,確保司法平等,建立具公信力且廣納民意的體系
|
SDGs 17.
|
多元夥伴關係: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
|
|
課程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
國際政治是強權政治,國際體系亦是強權主導的體系。近代國際關係約400年的發展脈絡中,曾歷經數次的體系變遷,但是臺灣早期隸屬於荷蘭、中國、日本的統治,當時受到國際體系變遷的影響甚微。第二次世界大戰(WWII)結束後,中國的國民政府因國、共內戰失利退至臺灣,自此臺灣與1949年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毫無隸屬關係,並在西太平洋扮演舉足輕重的獨立個體角色。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臺灣並未淪為世界地理的邊陲小國,反而成為國際強權在亞太地區爭霸的主要戰略要地;換言之,當戰後國際體系因強權易位而數次轉變之際,臺灣卻依然是國際舞台上的亮點。 臺灣雖然是西太平洋的蕞爾小國,但是因緣際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臺灣的地緣戰略位置一躍成為以美國為主的民主國家陣營圍堵以蘇聯為主的共產國家陣營,以及1991年冷戰結束蘇聯瓦解後美國與中國爭霸亞太地區的第一島鏈中心。即使當前美國倡導的「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FOIP)戰略架構中,臺灣仍然扮演自由民主國家反制中國共產霸權野心的關鍵角色。 臺灣並非國際舞台上的強權,但是國際舞台卻沒有忘記臺灣。國際強權的互動與體系的變遷將實質影響臺灣的安全與生存,時時關注國際體系的變遷與國際關係的脈動,應是當前關心臺灣安全與發展的重要課題。因此,列為「當代國際關係與臺灣」微學程之一的「國際體系變遷與臺灣安全」課程,將可提供學者深入了解國際體系對國家安全的影響,進而探究妥善的因應之道。 本課程的設計首先著眼於分析國際體系的相關理論,其次探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數次主要的國際體系變遷,同時研討各階段的國際關係全般發展趨勢、亞太地區強權競合與臺灣安全,以及結合近年來國際情勢發展,進一步探討臺灣在當前印太地區架構下的地位與安全,期使學者能進一步體認變動不居的國際局勢脈動,擴大國際視野,增益其學術研析和判斷能力。
|
先修 ( 前置 ) 課程 Prerequisite
|
|
彈性教學規劃 Flexible Teaching/Planning Schedules |
*本課程實施16+2週彈性教學方案,其中第17、18週之彈性規劃如下: |
|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
週次 Week |
課程單元大綱 Unit |
教學方式 Instructional Method/Style/Teaching Style |
參考資料或相關作業 References or Related Materials |
評量方式 Grading |
1
|
課程計畫說明
|
講授、作業、討論
|
|
|
2
|
中秋節放假
|
|
|
|
3
|
國際關係理論探討(一):現實主義學派
|
講授、討論 、作業
|
授課講義A
|
|
4
|
國際關係理論探討(二):國際政治體系理論、國際關係研究方法
|
講授、討論 、作業
|
授課講義A、B
|
|
5
|
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國際體系變遷
|
講授、討論 、作業
|
授課講義C第1單元
|
|
6
|
1945-1978亞太地區強權(美國與中國)互動關係
|
講授、討論 、作業
|
授課講義C第2單元
|
|
7
|
1945-1978亞太地區強權競合與臺灣安全
|
講授、討論 、作業
|
授課講義C第3單元
|
|
8
|
期中作業與討論
|
|
|
|
9
|
期中考
|
|
|
|
10
|
1979中國改革開放與崛起後的國際體系變遷
|
講授、討論 、作業
|
授課講義C第4單元
|
|
11
|
1979-1990亞太地區強權(美國與中國)互動關係
|
講授、討論 、作業
|
授課講義C第5單元
|
|
12
|
1979-1990亞太地區強權競合與臺灣安全
|
講授、討論 、作業
|
授課講義C第6單元
|
|
13
|
1991冷戰結束後的國際體系變遷
|
講授、討論 、作業
|
授課講義C第7單元
|
|
14
|
1991-21世紀初亞太地區強權(美國與中國)互動關係
|
講授、討論 、作業
|
授課講義C第8單元
|
|
15
|
1991-21世紀初亞太地區強權競合與臺灣安全
|
講授、討論 、作業
|
授課講義C第9單元
|
|
16
|
當前「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FOIP)發展趨勢
|
講授、討論 、作業
|
Chen(2018)
|
|
17
|
印太地區發展趨勢與臺灣安全
|
講授、討論 、作業
|
鍾志東(2020)
|
|
18
|
學期考
|
|
|
|
單一課程對應校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chool Competence
|
編號 No. |
校核心能力 School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1
|
公民力 (Citizen)
|
5
|
2
|
自學力 (Self-learning)
|
5
|
3
|
資訊力 (Information)
|
5
|
4
|
創造力 (Creativity)
|
3
|
5
|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
4
|
6
|
就業力(Employability)
|
5
|
單一課程對應系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Department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類別 Category |
系核心能力 Department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01
|
通識
|
學生能瞭解服務學習的意義及重要性,並能夠作具體實踐。
|
3
|
02
|
通識
|
學生能主動關懷社會,並具備對多元文化及社會之包容性。
|
3
|
03
|
通識
|
學生能理解歷史文化傳統及其影響
|
5
|
04
|
通識
|
學生能主動探索生命的真諦、肯定自我生命價值之能力
|
3
|
05
|
通識
|
學生能具備科學知能與應用之能力
|
4
|
06
|
通識
|
學生能具有分析議題的能力
|
5
|
07
|
通識
|
學生能使用網路及資料科技進行學習
|
5
|
08
|
通識
|
學生對於環境變遷與永續發展方面的資訊,具有更新學習與評論的能力
|
3
|
09
|
通識
|
學生具備獨立、批判、系統整合及創意之能力
|
5
|
10
|
通識
|
學生對智慧權之認知與取得有基本之能力
|
3
|
11
|
通識
|
學生能應用創意思考技巧在自己所學的領域及所處的環境中
|
5
|
12
|
通識
|
學生能「辨別」知識並同時培養「閱讀」不同知識的能力
|
5
|
13
|
通識
|
學生具外語溝通及瞭解他國文化及禮儀之能力
|
5
|
14
|
通識
|
學生能主動關注國際事務相關議題之興趣
|
5
|
15
|
通識
|
學生能瞭解台灣現狀與國際處境之能力
|
5
|
16
|
通識
|
學生能瞭解全球化脈動,反思及評估學習策略
|
4
|
17
|
通識
|
學生具有美善人事物的賞析、建構與分享之能力
|
3
|
18
|
通識
|
學生具有感受、瞭解及創作之能力,進而提升學生品味、想像力和判斷力
|
3
|
19
|
通識
|
學生能重視與賞析傳統文化及在地文化
|
3
|
20
|
通識
|
學生能重視藝術內涵,將其深化於生活之能力
|
3
|
單一課程對應院能力指標程度 The Degree to Which Single Course Corresponds to College Competence
|
編號 No. |
院核心能力 College Core Competencies |
符合程度 Degree of conformity |
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Textbooks or Reference Books
|
館藏書名 Library Books
|
備註 Remarks
|
吳東林編(2021)。授課講義A:現實主義學派與國際政治體系理論。 吳東林編(2014)。授課講義B:國際關係研究方法。 吳東林編(2021)。授課講義C:WWII結束至21世紀初國際關係與趨勢。 Chen, Dingding(2018). The Indo-Pacific Strategy: A Background Analysis. ISPI, 4 Jun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spionline.it/en/pubblicazione/indo-pacific-strategy-background-analysis-20714. Latest update 25 April 2019. Dougherty, James E., and Phaltzgraff Jr., Robert L.(2001). 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Comprehensive Survey(5th. Ed.). U.S.: 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Inc. Goldstein, Joshua S., and Pevehouse, Jon C.(2017). International Relations(11th. Ed.). New York: Priscilla McGeehon. Morgenthau, Hans J.(1978). Politics Among Nations(5th. Ed.). New York: Knopf. Parameswaran, Prashanth(2019). Indonesia’s Indo-Pacific Approach: Between Promises and Perils. The Diplomat, 15 March. Retrieved from https://thediplomat.com/2019/03/indonesias-indo-pacific-approach-between-promises-and-perils/. Latest update 31 May 2019. Sulaiman, Yohanes(2019). Whither Indonesia's Indo-Pacific Strategy?. Ifri, Januar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fri.org/sites/default/files/atoms/files/sulaiman_indonesia_indo_pacific_strategy_2019.pdf. Latest update 31 May 2019. Suryadinata, Leo(2018). Indonesia and its Stance on the Indo-Pacific. ISEAS, 23 Octobe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seas.edu.sg/images/pdf/ISEAS_Perspective_2018_66@50.pdf. Latest update 27 May 2019. Tham, Jansen(2018). What’s in Indonesia’s Indo-Pacific Cooperation Concept ?. The Diplomat, 16 May. Retrieved from https://thediplomat.com/2018/05/whats-in-indonesias-indo-pacific-cooperation-concept/. Latest update 31 May 2019.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2019). Indo-Pacific Strategy Report.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1 June 2019. Retrieved from https://media.defense.gov/2019/Jul/01/2002152311/-1/-1/1/DEPARTMENT-OF-DEFENSE-INDO-PACIFIC-STRATEGY-REPORT-2019.PDF. Latest update 5 April 2021. The Department of State(2019). A 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Advancing a Shared Vision.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4 November 2019.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tate.gov/a-free-and-open-indo-pacific-advancing-a-shared-vision/. Latest update 5 April 2021. The White House(2018). A 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The White House, 13 January 2021. Retrieved from https://trumpwhitehouse.archives.gov/wp-content/uploads/2021/01/OBrien-Expanded-Statement.pdf. Latest update 15 February 2021. Waltz, Kenneth N.(1979).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ing Company Inc. Yulisman, Linda(2019). Indonesia wants ASEAN to be axis of Indo-Pacific strategy. The Straits Times, 10 Januar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traitstimes.com/asia/se-asia/indonesia-wants-asean-to-be-axis-of-indo-pacific-strategy. Latest update 31 May 2019. 中央通訊社(2020)。2021世界年鑑。臺北市:中央通訊社。 王曾才(2019)。世界現代史(下)。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王曾才(2020)。世界現代史(上)。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王逸舟(2018)。西方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繩祖主編(1996)。國際關係史。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吳東林(2002)。巨變中的強權戰略。臺北市:時英出版社。 吳東林編(2004)。政治學方法論 & 國際關係理論彙集。臺北市: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中心。 倪世雄、包宗和(2019)。當代國際關係理論(2版4刷)。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國城(2019)。國家的決斷:給臺灣人看的二戰後國際關係史。新北市:八旗文化出版社。 楊永明(2010)。國際關係。新北市:前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劉燕婷等編(2019)。簡明世界局勢(2020年版)。臺北市:易博士出版社。 鍾志東(2020)。臺海區域安全之情勢發展。載於李哲全、黃恩浩(主編),2020印太區域安全情勢評估報告(頁127-138)。臺北市: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o not illegally photocopy textbooks.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
百分比 Percentage
|
講述
|
60 %
|
作業
|
20 %
|
討論
|
20 %
|
總和 Total |
100 % |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
評量方式 Grading |
百分比 Percentage |
出席狀況
|
20 %
|
期中考
|
35 %
|
期末考
|
45 %
|
總和 Total |
100 % |
課程大綱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f Course Syllabu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