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urse首頁

 104 學年度 第 1 學期 通識教育中心 楊書濠教師 臺灣歷史與文化 課程教材
2015/10/22 下午 04:28:41 #3
s10432001 
吳政翰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7 




   
說到台灣原住民,他們雖然是第一批入住台灣的居民,但似乎在很多方面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我就今天所討論的溪洲部落來進行探討分析。多年前,台北縣(現新北市)政府發現新店溪河畔(溪洲部落所在地)每逢颱風必淹水,因此政府就開始與部落居民進行協商談判,最後達成共識,由政府蓋國宅給原住民居住,並提供補助。但是到了最後政府卻跳票,要求原住民自費1/3的費用,他們只提供2/3的補助,這當然就引起原住民的不滿。其實我也認為,政府雖然有心要幫助他們遠離災難,但是原住民被這樣如此對待,實在是為他們打抱不平,那裡明明是原住民的土地,政府要徵收開發成親水公園,理應公平合理的補償,而不是將他們視為傻子般在手中玩弄,那裡是他們花了二三十年的青春歲月建的家園啊~怎能讓一張白紙黑字就摧毀他們的一切?
再來就談到原住民福利的部分,其實老師今天上課有提到,原住民在台灣有些弱勢並非他們生活條件低落,而是漢人文化是這個社會的主流,他們無法適應的!所以我認為,在某些部分,舉凡升學,是有實現實質性平等的必要,而非齊頭式的,要求他們一定要像我們一樣,這樣對他們而言是很不公平的。


文章於 2015/10/22 下午 04:29:30 被 s10432001 編輯過
2015/10/22 下午 05:22:38 #4
s10412017 
王鐘恩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7 




   
關於今天上課的討論內容 我認為單純的來說政府對於原住民遷移的想法是正確的 先刪除掉各種元素(地形環境 生活行態 價值觀等等)最源始的動機應為政府為人民好 對於安全上面的需求是政府比較重視的 它的立場與想法是我可以接受的 但是因為資訊的不對稱以及價值觀等等原因所造成的誤會甚至是衝突 我認為這是政府面對事情處理不當所造成的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各種黑箱 資訊不公開層出不窮 我覺得應注重於如何避免同樣的情況發生才是要檢討的部份
而關於原住民的福利政策 我認為 不用太過於片面 這是可以在討論 可塑性的 雙方的立場 不同的聲音 缺的就是彼此的交流與討論 聽完老師的講解後 我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我們是不可能完全去了解另一個人的 很多政策的實施都是因應於當時的社會情況 原住民現在與之前有何不同 此法實施的動機與必要性 應先了解目前原住民的形態 充份討論過後在下定論
2015/10/23 上午 12:29:41 #5
s10422041 
黃憶佳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7 




   
我覺得從客觀的角度來看,政府的出發點也是為了市民好。單就溪州部落重建案來看,請原住民遷居並在原部落址設立阿美族生活文化園區的方式跟上一堂課提到的台中政府對惠來遺址的作法有點相似。基於安全考量請他們遷出,卻未考慮到他們需要舉辦慶典的空間,這兩點確實頗難同時滿足。但是今年4月27日的新聞有提到台灣銀行願意放款,政府的提案也有修改,多數族人也接受了,目前雙方談妥,真是可喜可賀。然後福利政策,檢驗族語給予補助的做法,我覺得這方法真的很公平,可以延續文化又可以防止有人濫用此福利。
2015/10/23 下午 04:09:09 #6
s10434043 
顏語彤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7 




   
在看影片時對主播的一些用詞就覺得不太妥當,沒想到看完影片後還是落入了媒體的陷阱裡,媒體的影響真的很大!我覺得在以前,原住民們真的會很需要這些福利措施來幫助他們,畢竟整個環境是以漢人為主的社會,對他們來說是不公平的,光是在最基本的語言上就有很大的隔閡,可是現在有很多原住民父母,為了下一代不要受到像他們樣的狀況,會搬到都市來住,讓孩子在充滿漢人的環境下長大,自然就不會有適應不良的問題,所以現在很多的原住民小孩,再漢人的生活圈裡不會有弱勢的問題,如果這樣還讓他們加分對住在偏鄉的漢人小孩就有失公平
2015/10/24 下午 04:32:22 #8
s10412027 
張仲傑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7 




   
這次上課我們這組的學長終於展現了他身為學長的氣場,上台分享了關於影片的事情。我們在討論的時候,其實也出現了2個觀點,一個是說馬英九瞧不起原住民和我的疑問,而我當時好奇的是 : 為何馬英九總統在當時需要選票時還要刻意說這種話來流失原住民選票,未免也太不尋常。但學長用了短短的時間找到了資料和解釋了馬英九可能做的原因和他的想法,而且將底下的聽者帶入他的觀點中去看這整件事,還說出來媒體或許會有刻意挑他語病的現象,客觀地解釋了總統當時的言論和看法。而且關於第二個問題,更用我們身邊就有的例子來做解釋,從小到大,就有許多同一個國中的同學基於原住民身分免試到好的高中,但卻未曾聽他們說過關於他們部落的事和母語。原住民的確是需要補助,因為他們和我們的文化相差太多了,但是在長期的生活中,在平地長大,習慣了大眾文化的新生學子們是否也有權利享受和他們原住民祖先相同的補助? 是我們的決策者,和未來有權力的決策者的我們必須去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2015/10/24 下午 08:50:17 #9
s10434031 
林豪亮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8 




   
在還沒有進入我的主題時,我想說一點就是相信每個人都會有優越感這個自我存在的感覺。不懂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呢?我坦白說我是那種人啦,但是我還是會繼續學習以讓我繼續進步。接下來就對於此課題我始終還是覺得馬先生當時在處理那件事時,所說的話不是那麼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就當這一句我把你當人看,我把你當市民看,要好好把你教育,提供機會給你。我就可以斷定大部分的人一定會這樣解讀他有歧視的成分在,我們是生活在同一個地球,幾時要輪到你來決定我是不是人呢?當然這樣說難免會有點斷章取義,但是無可否認這句話是有錯漏的,假如是幕僚幫他準備的稿子,我只能嘆一聲無奈,既然有這樣的幕僚,明知道他當時是要選總統的,這一番話很明顯會影響他的選情。當然也可以如老師所說那樣他其實是希望把整件事情圓滿的處理好,只是媒體特地放大這一點來攻擊他;可是換個說法你不這樣說,別人又怎樣攻擊你呢?真所謂攻其一點,不及其餘;意思是說只要別人捉到你的缺點就可以無情的批評。身為一個政治家連這一點都不明白的話又怎樣在政治圈生存呢?要知道政治是黑暗的,不想被敵人打敗就要好好防備以免讓敵人有機可乘;就好像古時候的皇帝要成為皇帝也不是那麼簡單,總要犧牲很多東西才能成就霸業。。。
我會這樣覺得其實是因為馬先生不是第一次說錯話,他還有很多名言哦,我就拿其中一句來讓大家參考下他到底會說出那句話是有心還是無意:原住民求協助時,馬英九:「讓我講完再救好不好?」 講完時:「好,我現在可以來救你們了,到這邊來,這樣電視照不到,這樣電視才照得到。就從以上的字面來看你就可以知道他的出發點是什麼了,接下來的就讓你們自己思考看看,因為真的沒有所謂的答案,假如一定要有個答案的話,那這樣的人生會不會有點可悲呢?因為總是要跟著規則走。。。

第二個主題就是原住民福利政策,我覺得還是要有吧,就好比考試加分這一點,我非常認同老師所說的,因為從小學國語和從來沒有學過真的會有所差別。假如不這樣做的話對他們來說很不公平,政府會有這樣的政策其實是因為想鼓勵他們出來讀書,要不然他們就只能活在一個地方,未免顯得有點孤立無援。其實我非常明白原住民的心情,因為我就是在我們的國家面臨這種情形,美其名是一家人,其實並不然,我們只是一個外來者,每次都被政治家以我們來攻擊,就連我想好好的學習華文都不能,都要放學後留下來和老師學習,這樣心情非筆墨所能形容,可是我不會放棄,因為路是我自己走出來的,不是別人為我們安排,只要我們堅持下去,相信總有一天會成功。總結我的話就是有關於原住民的福利政策還是要有的,只是看我們怎樣拿捏,當然給他們福利並不是看不起他們,只是希望大家生活在同一個地球可以活得更好,假如這個世界是平等,那該多好呢?只可惜那只是個空談,要實現談何容易。。。
2015/10/25 下午 02:14:25 #10
s10434004 
李念慈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7 




   
這次要討論的是政治人物對原住民的發言動機,我想大概是新聞看多了,習慣了媒體的說法,所以大家都扯到選票拉攏什麼的,雖然那裏本來就不適合住人,有遷移的需要,不然這次烏來的事件有可能再次發生,但馬英九說我把你們當人看真的是失言了,不管他是想要強調自己很關心這件事,這種說法不論是誰聽來都很刺耳,而王建煊說的話看似自己比他人高人一等,但其實他說的事確實是有數據根據的,然而我們卻馬上認定他說的話是一種歧視,我們沒有先對正他說的話是否是有來源顯示就下評論,這是我們需要去改進的地方,而不是聽媒體怎麼說就怎麼想,完全不加以思考其正確性就被總白癡化了,這是一般人的通病,要聽完之後蒐集資料來確認資訊的正確,而不是人云亦云,毫無主見.而另一個問題是為何要有原住民福利政策,需不需要,早期因為原住民大多住在山上,資源沒有像我們漢人比較豐富,習俗和主流文化差太多了,為了達到實質上的平等而提出一些福利政策,我認為有一些需要加以斟酌一下,例如考試給予加分,早期可能他們為了學習除了自己母語以外的中文會很吃力,為了鼓勵接受教育而給予加分的福利,但隨著社會變遷,大部分的原住民都已經會中文了,甚至剛接受教育就到大都市去了,那學習中文已經不是件困難的事了,再給予加分就說不過去了,會讓人家覺得就算不用太認真都還會有分數什麼的,所以現在有母語認證,過了才能加分,我覺得這才是正確的,而立委名額給予原住民一定比例,這是沒問題的,因為我們不是原住民,沒辦法設身處地的為他們想他們需要的是什麼,所以我認為有些事需要的,有些則須設定條件來加以認定



文章於 2015/10/25 下午 02:15:20 被 s10434004 編輯過
2015/10/25 下午 09:43:59 #11
s10164048 
林貞妏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2 




   
馬先生的發言我就不想多評論了,說是新聞媒體放大也好,但本身就是他失言再先,所以就只好被媒體一連串的炮轟囉~而說到原住民福利政策,我認為這樣的福利政策在早年是需要有的,確實在早年原住民是屬於較弱勢的一方,不管是語言上,住的環境交通上,都是屬於較弱勢的一方,但隨著越來越開發,越來越多原住民其實已住到了城市裡頭,而水準也有慢慢地提升了,在此同時又有福利政策給他們,我覺得就有點說不太過去了,所以我認為認證族語才能有加分這辦法是不錯的,如果你是原住民就應該還時要學習自己的族語,並且拿出證明來加分,才會讓其他人心服口服,因為就像老師說到的,並不會有平地人為了加分而去學習族語,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公平的辦法,福利可以保留,但需要拿出證明,才會讓其他人服氣。
2015/10/25 下午 10:40:35 #12
s10434012 
陳彥蓉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7 




   
現在,台灣的政治節目,都很顯然有明確的政治色彩,而不論偏藍或偏綠,人們都傾向聽比較屬於自己的政治節目,因此,久而久之,就會轉變成偏綠的看三立,偏藍的看TVBS的現象,媒體斷章取義,將小事化大事,名嘴捕風捉影,胡說八道,觀眾在不知不覺被洗腦,更不要說選舉還有新聞台誤報的事蹟了,總總現象,反映台灣政治的可悲,因此,新的白色力量崛起,最能代表的就是台北市市長柯文哲。而原住民的福利政策,我只能說,光一定伴隨著黑影,有好的部分也有壞的部分,所謂的公平,是建立在獲取的資源不同上,當原住民和你擁有相同的資源,卻可以加分,我覺得是相當不公平的,但是加分制度,如果是在偏鄉地區的原住民的話,我會大力讚揚。
2015/10/25 下午 11:09:35 #13
s10432005 
莊凱翔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7 




   
我認為政府要求溪洲部落的居民遷移的本意是好的,政府有必要去維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畢竟我不是當事人,並不曉得當時政府與人民之間討論了甚麼,我想或許是雙方資訊的不對稱才造成這種衝突,也許可以再次以公開、公正的方式進行討論,減少不必要的誤會。而原住民福利政策方面,基於正義論我認為有其必要性,我們現在較常接觸到的相關政策就是考試加分,如同老師所說的,原住民要重新學習一種完全不同的文化才有辦法在社會上與他人競爭,這是不公平的,因此加分是有必要的,但是也並非一味地去對原住民進行各種補償,有許多的原住民是跟我們一樣從小就在平地長大、吸收一樣的文化、受一樣的教育,但他們卻比我們有更多的福利,我認為這反而是對其他人不公平,並不是說加分或其他福利政策是錯的,而是應該更加仔細的去審查資格是否符合或是其他相關條件,我認為政策應該還有能改進的地方,才能創造一個實質性平等的社會。
2015/10/25 下午 11:58:37 #14
s10470005 
余孟旻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7 




   
溪州部落的問題是原住民的堅持及發言人安遷的立場是不是相同?原住民要的是家園,雖然同意政府遷移,但沒想到政府的配套流程竟如此不完善,使他們原住民失望且提出反駁。由於馬英九是當時的總統候選人,想要調停這件事,他本來的立場是與原住民相同,但卻因為失言而被新聞拿來當話題。我們這組認為馬英九候選人在當下說出「把你們當人看」這句話,是要解讀成因為興建在集水區,所以與人的生活有關,為了大家的安全著想。另外政府需要給原住民福利制度嗎?我覺得在政治上是需要發言的權利、設保障名額的,不過我針對55歲退休的制度覺得不太好,因為對那些像他們一樣從事勞動工作的人來說,有些不公平,不能因為是原住民而特別對待。當初原住民反對的理由是放置板模工具及豐年祭場地太小,到今年這個地方還是因蘇迪勒颱風淹水了,當初的反對讓我有點覺得得不償失。那些發言人說的話都是事實,只是透過委婉的方式表達弱勢,結果失言一出現,立刻變成話題,模糊我們的焦點。我認為原住民的福利政策在某些地方有幫助到他們,但是隨著現在他們的優勢逐漸增加,那些舊有的福利政策勢必也要做一些更改,符合現在的他們,讓他們有成長的空間。
2015/10/26 上午 11:25:30 #15
s10440030 
楊郁柔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5 




   
看完影片後,我當時就認定政府有歧視原住民的意象,不過再聽完老師的講解後,才發覺到其實我們都是被媒體的剪接、介紹所誤導了;關於溪州部落,我相信當時政府也是基於保護人民的立場,認為這邊不適合居住,如果颱風豪雨一來,就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災情,才會建議他們搬遷的,不過既然有提出了想法跟企畫書,就應該好無保留的進行討論,而不是事後再爆出要民眾自行負擔1/3的建設費用,這樣他們也會無法接受,還會認為是官商勾結、黑箱作業,想把它們原住民趕出這裡,不過馬英九總統失言,的確是他的表達問題,才會惹原住民們更加的生氣;接下來又討論了原住民應不應該要補助,其實我認為要看狀況,不是每個原住民都有拿到補助、加分的需要,我認為現在政府所提出的方案就還不錯,有經過母語認證的人,才有那個資格,不然現在那麼多有原住民血統的人可是跟一般人一樣生活在平地上,明明就沒有學過他們然住民傳統的語言,卻可以加分,我覺得相當不公平。
2015/10/26 下午 11:29:16 #16
ex1040052 
陶希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6 




   
對於原住民我本身是不太瞭解,但是看過兩段影片及各小組介紹後,我發現臺灣原住民類似大陸的少數民族,或者說是這臺灣大陸上的先住民。我肯定的是原住民本身是應該值得尊敬和保護的,第一他們是最早抵達臺灣定居的族群、原住民。就像我們必須要尊敬師長一樣,他們有著原住民的血統、習俗、文化,他們是臺灣人的根源。影片中,馬英九在拆遷問題上說,我把原住民當人看的論斷,看似侮辱了原住民的身份及種族,但是冷靜下來,縱深看整個新聞事件,我們知道是因為這片地區已經處於危險地段,若不強拆,也危機原住民的人身安全。說原住民是人,是要引出是人,是公民就要按照當地的規則辦事,聽從政府的管控。我想雖然言辭犀利,但其實終究是為了原住民考慮,可見馬英九先生的用心良苦。第二,原住民約占臺灣人口的2%,作為特殊群體,政府也給予了原住民民主的政策,例如保證原住民的發言權,選舉權。如今,原住民的原生部落一方面在努力發揚傳統語言與文化習俗,另一方面也在政治和經濟上尋求發展空間,這些都是為了更好地傳承原住民的傳統文化。他們是臺灣的一部分,是臺灣社會的一部分,我們不能忽視他們的聲音。最後,面對頗有爭議的原住民福利政策,我想對於一些在大城市成長起來的城市原住民,過多的加分政策,福利政策會造成些許的不公平因素,如若政府能完善審核機構,將福利政策真正福利原住民,幫助原住民當然是何樂而不為,但是面對有些希望搭“原住民”順風車的城市人,我認為可以節制一些福利政策,公平競爭,既能減少少數人對於原住民的歧視,也能更好的保護原住民的發展。


文章於 2015/10/26 下午 11:30:34 被 ex1040052 編輯過
2015/10/27 上午 12:12:52 #17
s10434003 
黃思汗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6 




   
政府人員會說出這些話我就覺得該向原住民同胞道歉了。因為我自己也是從部落來臺南讀書的,而且馬總統當初說出:「我把你們當人看」其實我聽了一開始聽不出什麼,可是當媒體一直重複他這句話之後我就聽了很不舒服。但又聽老師這樣講解之後,我又覺得說不該只看片面,畢竟不是報導整個過程,所以我認為會說出這樣的話我覺得還要深入了解。
至於原住民福利的部分,我覺得課堂上同學大部分就已經表達了我想表達的。在政府機構裏面保留原住民席位我覺得是必要的。而關於考試加分以及外加名額這類的東西也是有待斟酌。我覺得加分可以有,我從小就是在漢人的地區讀書,而在和自己家鄉的學校相比之下真的覺得資源真的不夠,所以他們學的東西我覺得很有限。而對於從小就在部落讀書的人長大之後也會嚮往在外面讀書還有生活,所以我覺得加分這項政策我覺得很合理。而在合理的政策下當然課業還不錯的原住民也會有這樣的福利,所以有些非原住民學生就會覺得不公平。而我也認為加分的百分比數也是有點多,所以我覺得這方面的問題還是需要再斟酌一下。
2015/10/27 上午 01:09:37 #18
s10427004 
陳虹云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2 




   
為了原住民而制定的保障名額和額外加分是否是真的被需要的呢?我個人認為要看家裡離學校的距離。是否住在離市區很遠而受不到應有的教育程度是很大的關鍵。我個人認為給原本就住在市區的原住民額外加分和保障名額其實是多餘的。我們不太需要對所有的原住民都提供這種服務,如果他們的起跑點跟我們是一樣的話。但是換個方式想,這也是一中幫助原住民留住趴們語言的方式啦。因為他們會為了加分和保障名額的福利而去學自己種族的語言只為了通過原住民語言考試換取福利。其實這不也是變相在促進文化的保育嗎?這也是值得思考的地方呢。如果平地原住民因為沒有保障名額而不學自己種族本來的語言了,那久而久之那個種族也就消失了。再來就是那兩段影片。其實我覺得人的內心多多少少有偏見,但是他們為了刻意不表現出來,做得太過刻意反而聰明反被聰明誤也是有可能的啦。好啦其實我也相信他們沒有惡意,可能只是太想討好結果反而失言了之類的哈哈政府官員超常幹這種事的。但是我覺得把整村的人遷走然後又不守信用真的很垃圾。這又要扯到上一截討論的了。到底文化重要還是現代建設重要?年輕一輩的我們得好好思考取捨。
2015/10/27 上午 11:35:47 #20
ex1040054 
王瑩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6 




   
首先我想說原住民在很多方面確實是弱勢的。比如他們的生長環境,對於現代社會和科技的適應性,語言要進行後天的自主學習。由於這些侷限,原住民就算遠離家鄉,他們的工作也只是簡單的外勞工而已。所以我認為原住民的福利政策是有必要的。但是這些政策應該真正的福利到有需要的人。譬如原住民學生的加分政策就不應該加那麼多的分,這也會讓非原住民的大眾覺得不公平。相反在工作機會這方面政府應該大大加強,採用不同的福利制度,多加工作崗位,進行研修或出國學習,這些才能讓原住民實現自我價值,獲得體面工作,真正融入現代社會的唯一途徑。對於一些官員的失言言論,不論是口不擇言還是不良媒體的有意渲染,我覺得說出口了就已經對原住民造成了傷害,儘管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保護原住民的財產人身安全,但是這種施捨給的善良原住民可以選擇不接受。
2015/10/27 下午 09:21:26 #21
s10422001 
唐宇鴻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5 




   
原住民究竟是不是弱勢族群呢?其實很多原住民都已經平民化,以原住民帶著部落的身分過著跟大家差不多的生活,說要幫助身為原住民,他們反而覺得被另樣眼光看待覺得不舒服。但是過往的原住民們,擁有著他們自己的生活習俗,突然被迫要改變生存方式以及過日的方式,他們從起點出發已經不容易,他們平均教育程度、平均壽命、平均所得都較常人低,資源更是寥寥無幾,於是悲劇就是不斷惡循環下去,政府於是開始許多為原住民的福利措施,希望他們趕快習慣新的生活方式,這些措施到現在能有些人依舊需要。而兩段影片中其實也透露著政府要幫助原住民的想法,但是其中的言語卻被不當誤解看是成歧視的話語,我還沒有良好的媒體識讀能力於是也誤判跟著媒體炒作這新聞,其實這些政治人物也替原住民著想,想趕緊遷離這些原住民離開溪州部落到別的地方,因為當地水土保持處於危機有機率被掩埋,只是其相關政策要能好好跟身為原住民的他們好好商討,片中就是原住民無法接受遷移還要付高額的金錢搬家,原本出自一片好意卻被人說有陰謀。話說到現在,相關的福利措施依舊還是要有,這些原住民們有的他們獨特的文化,要是因為現實的壓力及衝擊而導致這些特別的文化消失是相當可惜的,可以說他們背負著幫忙傳承這些良好的原住民習俗,意義可說是無比重大,現在不單單為了是扶持,也是替國家留下許多看不見有附加價值的文化。只是我們對待的態度方式必須心態正確,每個人都有權得到一個人應有的對待不受歧視。
2015/10/28 上午 01:13:13 #22
s10412036 
蘇于倫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4 




   
我認為影片中政治人物發言目的是為了突顯原住民的弱勢,但未能圓滑巧妙的描述,因而造成反效果。接下來探討原住民福利問題,在過去,漢人一直處於優勢地位,而原住民遭受許多不平等對待,就歷史意義而言,的確該補償他們,而現在,隨著時間過去,非原住民族對原住民的歧視依然存在,但也在慢慢減少。以前政府發起原住民福利,有些是合理且必要的,但有些其實沒有其必要性,像是考試加分,一般人總認為原住民得到教學資源相對比較少,但仔細思考,很多原住民也住在平地,甚至都市,靠著原民身份大大加分對於其他人豈不是更不公平,我認為應該以地區區分而不是種族。所以為何要有原住民福利,一方面是在這個世代,或多或少原住民容易受到歧視,而另一方面我也認為並不是每一種福利都該通過。
2015/10/28 上午 08:45:35 #23
s10470001 
林慈海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7 




   
溪州部落拆遷因爭府未事先告知需自費200萬,以及被懷疑官商勾結,而拒絕搬遷。並向當時的總統候選人馬英九陳情,但因為馬英九一句我把你當人看引起軒然大波。我覺得馬英九是失言了,他的話語容易讓人誤解,這樣根本無法傳達他所要表達的意思。而溪州部落的部分,因為未事先告知,拒絕搬遷。可是事先告知,溪州部落是否就願意搬遷呢?溪州部落位於行水區,每年的救災費用是否就低於200萬呢?萬一有著生命的消逝,又要誰來承擔呢?是不願搬遷的居民亦或是救災不利的政府?
對於原民的保護政策,在政治上,我認為這如同婦女保障民額一般是必須的。而考試加分的方面,我認為原民同時接受自我文化的同時,還要接受外來文化的衝擊,對於他們而言是十分困難的,所以加分有其必要。但是如果他們已經不再記得自我的文化,已經習慣了原本是外來文化的漢文化,那他們跟我們並沒有甚麼不同,所以加分應當不在需要。
2015/10/28 下午 02:22:27 #24
s10312080 
陳依婷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8 




   
透過影片整個剪輯以及重點話語的重播、對國民黨政治人物的敏感度,第一直覺反應是覺得馬英九太過分了,但是事後去思考整個事件,他會這樣講也是為了當地住民的安全考量。至於原住民的額外福利,我覺得有些是合理的。比如說立委名額保留,因為只有當事人才會真正知道他們需要甚麼,所以透過立委名額保留的制度讓他們有個管道說出他們的需要。然後私人認為不太合理的部分,是考試加分,老師雖然有提到母語這件事,但是我覺得加分必須要能夠排除那些不需要的人,我聽以前學長姐說過一個學長因為要考學測了所以去改成母姓,明明高中三年大家都站在同個起點上,卻因為他有個原住民媽媽所以可以加分,這樣不是很不公平嗎?
2015/10/28 下午 02:22:28 #25
s10312080 
陳依婷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8 




   
透過影片整個剪輯以及重點話語的重播、對國民黨政治人物的敏感度,第一直覺反應是覺得馬英九太過分了,但是事後去思考整個事件,他會這樣講也是為了當地住民的安全考量。至於原住民的額外福利,我覺得有些是合理的。比如說立委名額保留,因為只有當事人才會真正知道他們需要甚麼,所以透過立委名額保留的制度讓他們有個管道說出他們的需要。然後私人認為不太合理的部分,是考試加分,老師雖然有提到母語這件事,但是我覺得加分必須要能夠排除那些不需要的人,我聽以前學長姐說過一個學長因為要考學測了所以去改成母姓,明明高中三年大家都站在同個起點上,卻因為他有個原住民媽媽所以可以加分,這樣不是很不公平嗎?
2015/10/28 下午 10:04:14 #27
s10422040 
莫芸婕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7 




   
我認為政治人物的發言固然有其不當之處,但溪州部落確實位於行水區,不適合區住,之後也驗證這個事實,有時候政治人物的發言也會因為播報電視台的政治立場而被曲解,如馬英九說我把你們當人看這句話,一開始聽到真的令人不舒服,加上電視台不斷重播,我覺得歧視的意味十分濃厚,但之後才知道,原來他替原住民爭取並保障了那麼多福利,一個有歧視的人是不會做那麼多的,所以我之後認為,他雖然失言,但是為原住民的福祉著想的。我們常常被電視新聞拖著走而忘記去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忘記去做資料的蒐集和獨立思考,也因此常人云亦云。
關於原住民的福利政策,我覺得這幾年因為許多原住民都已經平地化,所以原本的福利有修改的必要,關於從小到大的原住民考試加分,我覺得以是否有原住民語的證明作為判斷標準是很不錯的篩選標準,如此一來便可知道這些人是不是真的具有傳承部落文化的能力,
2015/10/29 上午 08:29:41 #28
s10155015 
林恭弘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7 




   
我看到的是台灣電視台喜歡強調的點就是表面上看到的,他們喜歡以嚴格的標準來看待政治人物,或者是渲染他們講過的話,但都不客觀的分析兩方面的論點和立場,這導致看新聞的人民包括我在內,自然會站在看起來比較弱勢的一方,也討厭政治人物的話術,所以還要加強自己查明事情根本的能力,至於原住民是我們的國寶,我覺得他們的人口基數已經很少,所以給他們工作上和各方面的保障是很合理的,讓台灣可以保全這個文化,包括同學們有爭議的加分,如果他們真的通過原住民語的認證,我覺得佳芬這個保障是可行的。
2015/10/29 上午 09:46:30 #29
s10456034 
洪婉婷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2 




   
尚且不論政治人物失言的部分,若單純討論是否該有原住民福利政策的話,我認為這是需要的。他們不斷被迫放棄自己的文化與信仰,只為融入廣大的漢人社會中。人本是社會性動物,難免會有融合上的衝突,或是在兩個不同習慣發生衝突時,必須做出擇一的困境。
台灣的原住民人數遠少於漢人數目,比起漢人,在面對文化衝突時,往往為了要克服的是語言隔閡問題,而放棄(或不再重視)自身原有的語言。
說說我自己的經驗吧。雖然我不是原住民的同學,但是我生活在鄉下,一個閩南村莊中,我從小就覺得講臺語是一件很粗俗的事,甚至覺得國小課程中根本不需要放入閩南語課,應該放入更多的英文課程,因為從小家人就比較重視在中文的學習與英語的訓練上。一直到後來,在我的求學過程裡,我發現會講臺語的人越來越少,而我從小聽過的童謠與諺語在他們看來是多麼神奇的一件事,我才漸漸發覺,社會上有些文化已經在漸漸逝去。在我媽媽那個年代,在她的求學過程中,講台語是一種理所當然的常態。
到後來聽到很多關於語言認證加分的政策,像是客語或原住民語,我才明白有些沒有文字可保存的文化,消逝得更快速,我們也許不能強加諸文字於我們想要保存的文化上,但我們可以用其他方式來表達對這個文化的"尊重"。
同時,當政策對特定人物有某些福利政策時,不見得就是一種歧視,我反倒覺得是一種重視,因為同樣身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所以可以得到被保護的權利。
我們要想看見其他更多樣的文化,就該讓他們無後顧之憂,或者,至少在不需要承受太大壓力的狀況下,可以真心喜愛自己所屬的文化。
2015/10/29 上午 10:12:23 #30
s10470016 
梁珮芸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7 




   
我一開始認為影片當中的人說的話是一種歧視,但經過這堂課後我開始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漢人仍然是虧待原住民的,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過去,因為語言文化的不同,而展開單方面的虐殺(文化)。而現在,縱使民族意識抬頭而有稍微改善,但歧視還是存於有些人的心中的,進而出現“原住民一定比較笨,一定很愛喝酒”等等的想法。但並不是所有原住民都是如此。福利政策方面,我認為應該只針對偏鄉的原住民而言。縱使是為了保存文化而讓住在都市原住民有此福利,但這種方式讓他們去學習他們的母語,他們仍舊沒有真正了解自身的文化,或許政府能用其他的方式去引導。
2015/10/29 上午 11:35:37 #32
s10434021 
劉賦頎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1 




   
我覺得原住民的福利政策很好,一開始政府設置這個政策是為了讓原住民在社會上能夠不被先天環境的劣勢而有所影響,台灣是一個漢人為主的社會,所以大部分的法律或規則都是遵照漢人的價值觀念而設置的,但是原住民和漢人的文化是完全不同的,就像我們不能用美國的法律來規定台灣的人民一樣,所以我們會為原住民設置一些福利,像是考試加分就是為了鼓勵他們不要因為教育資源的不足而不去讀書,但是我覺得這其中也產生了一些弊病,例如現在原住民的生活已經有很大的改善了,許多原住民已經過這跟大部分人一樣的生活,甚至還有些還過著富裕的生活,但是他們因為有原住民的血統,就可以享有很多的福利,我覺得這真的不公平,我們漢人有時候拼死努力才有一百分,但是他們只要考八十就可以加分到一百了,所以我覺得這個制度應該跟奢侈稅一樣,需要審核每個人的財產來決定每個人的福利,這樣比較公平。
2015/10/29 下午 02:19:28 #40
s10422076 
林虹秀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7 




   
我覺得那些執政者也是想要維護及保存原住民文化,他們沒有想要歧視原住民的意思,或許他們在講那些話的時候,不自覺的用了漢人的觀點來講述,再加上媒體大肆的炒作,所以我們看到的結果就是他們在侮辱原住民,但身為高階知識份子,應該不會隨便說出這種失言的話。而對於原住民的補助政策,應該要在嚴格把關,可能是因為我生活在都市,我身邊的原住民朋友其實都過的很好,應該把社會資源多放在那些還居住在山裡的原住民,但不只是原住民,很多領弱勢補助金的人其實根本不弱勢,政府應該對於這部分再更嚴格一點,我贊成繼續維持原住民補助,只是希望是給真的有需要的人。
2015/11/5 下午 12:16:35 #43
s10190031 
孫習殷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2 




   
第一個影片中總統與溪洲部落的的對話所含有的義意讓我印象深刻,討論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被媒體報導的指責批評言論引領著自己的思維在想這個問題。問題起始於溪洲部落坐落於行水區的違章建築拆遷事宜,總統以一席看似具有較強階級意識的話,看似壓制的手段使部落民眾搬家,也因那一段話引起軒然大波,而我的思考也僅止於總統用了上對下的命令方式並希望藉由壓制的手段完成拆遷事宜,卻沒更進一步去考量這整篇報導各個角色背後的背景環境。希望原住民搬遷追根究柢實是因為民眾生命安全做了評估,避免災難所帶來的不可抗的悲劇,便有了總統的那一段話,雖然的確有發言不當之處,但言論背後的意義遠重於失言之處。
給予原住民福利的部分,討論後覺得有需要,但是具有條件性的給予。原住民為弱勢族群,雖然有部分已遷入都市,共享生活便利資源,但仍有許多居住於偏遠山區等的部落,生活條件較差,各項資源不足使他們處於弱勢,需要物資上的援助或者接受教育、工作機會的保障,讓需要幫助的人獲得資源,擁有改善生活環境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