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urse首頁

 101 學年度 第 1 學期 通識教育中心 楊書濠教師 臺灣歷史與文化 課程教材
2013/1/4 下午 05:41:58 #2
n09827019 
徐智涵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8 




   
今天老師上課的內容,繼續和清代相關的課程。提到有關台灣土地開發的情景,例如像一田三主制、耕者有其田、三七五減租...等農業政策的改革。林本源宅邸(板橋林家花園)和金廣福公館等都是移民開墾過的遺跡及歷史,和經商致富後的建設。漢人與原住民的土地分界區分方法,例如:土牛溝(土牛紅線)在地圖上畫界線約定土地的範圍在哪裡。另外,老師問到了移民的故鄉也就是我們的祖先家族史來源地時,一時之間還想不起來是哪裡,後來想到信仰神的區分方法,我們那區有祭祀保生大帝的習慣,因此我想應該是漳州地區的人吧。人類的開發除了帶來繁榮同時也帶來了疾病(傳染病)的衍生。現在我們才漸漸重視這塊土地和環保的重要性,其實,不斷開發的同時也應該和這塊土地和平相處,才不會引發大自然對我們人類的反撲。
2013/1/5 上午 09:25:08 #4
s10027044 
郭秀盈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9 




   

今天學習的主題多關於:土地制度。清代時期的土地所有權屬於大租戶,並分割種植的權限於小租主(土地實際改良者),而改良後的承租者為佃戶。而平時佃戶需繳交6/10、7/10以上的小租稅,因為土地的風險,例:天災(土石流、颱風、地震)、人禍都影響投資的收穫量,人禍為原住民岀草、攻擊農民,使收成減少、損失。而現在的台灣竟仍保有佃農的制度為「大地主小佃農」,因為台灣農地的狹小造成機械化的不易,所以一個佃農需要租借多個田地以增加盈利,但也形成成本高的弱競爭力。

而「金廣福」為商號名,「金」代表合股集資來開發土地,是廣東、福建人組織此一個開墾商號。原本兩地區的人民水火不容,但因為租借的土地居住著兇險的泰雅族,被攻擊的風險過大,所以必需互相合作來開發土地。
「林本源」家族為紅頂商人,代表和商官方關係良好的商人,源由於官帽為紅色並鑲有不同顏色的寶石,所以代表商人也可以因為賄賂或捐款而得到官位,這個特的名詞其實平時真得不太熟悉,今天又獲得一個知識。

2013/1/9 下午 04:36:07 #17
s10027005 
饒嘉宏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8 




   
以前的歷史課本裡有提到過這次所教的一田三主制,不過好像並沒有對大租戶,小租戶以及佃農的關係做進一步的探討,或者是有,但是很少,這次上課終於清楚的了解到原來佃農要交60,70%的收入給小租戶並不是小租戶獅子大開口。另外就是林本源的由來原來是源自於林家花園的祖先,一開始我還真的認為林本源是一個人,金廣福商號名這個則是耳熟能詳,一般的課本都有提到過。不過,最有趣的莫過於紅頂商人了,原來林氏祖先靠著捐錢得到了一品官官位,而一品二品是紅寶石,三品~八品我記得有藍寶石跟金寶石,這個辨別的方法以前還真的沒聽說過。
2013/1/13 下午 05:53:16 #36
s09827042 
歐陽欣昀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8 




   
今天的課程提到有關台灣土地開發的制度,例如像一田三主制、耕者有其田、三七五減租...等等的農業政策。「有土斯有財」,土地制度一直是歷任執政者最關心的議題之一,古今中外都為了它傷透腦筋。臺灣的土地開發順序由於政策的影響加上移民本身的背景為由南向北、由西向東。 還有一些早期的開拓者是利用醫術獲取原住民的信任後再逐步開發土地(例如:張達京、吳沙)另外合資也是當時一種常見的土地開發方式,主要以商號來申請墾照,例如金廣福、林本源。「金廣福」的「金」代表合股集資來開發土地,「廣」、「福」代表此開墾商號是由廣東、福建人組織。這兩個地區的人民本來是水火不容的,但因為租借的土地居住著兇悍的泰雅族,隨時有遭受攻擊的風險,因此必須互相合作來開發土地。 「林本源」家族為紅頂商人,代表和商官方關係良好的商人,由於官帽為紅色並鑲有不同顏色的寶石,林本源捐了五十兩銀子得到一品官位,帽上鑲的是紅寶石,因此有紅頂商人的名稱。而林本源宅邸(板橋林家花園)和金廣福公館這兩處古蹟則標誌著台灣先民的開墾歷史。

清代時期的土地所有權屬於大租戶,但小租戶才是土地實際改良者,佃戶則是改良後土地的承租者。佃戶需繳交大半的收成(6/10、7/10以上)作為小租稅,高抽成的主因為開發土地的風險,例:天災(土石流、颱風、地震)、人禍(原住民岀草、攻擊農民)都會造成影響。清領時期的台灣大多都是無主荒地,採用一田三主制確實有分擔風險的效果,但也產生土地所有權劃分不清的問題。 而現在的台灣竟仍保有佃農的制度為「大地主小佃農」,由於台灣土地狹小造成機械化的不易,所以一個佃農需要租借多個田地以增加盈利,但也使得成本提高,削弱了競爭力。
2013/1/13 下午 10:30:54 #37
s10022080 
陳筱均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21 




   
台灣的土地開發在清朝時期是有名的「亂」,地主的身分雙重,形成有名的一田二主制。可是我覺得開發土地的貢獻上只有小地主的功勞,老師說佃農的田賦是收成的十分之六到七,我覺得倒不過分,因為在土地真正可以開發前的辛酸血淚,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的。只是我也很佩服那些小地主,能夠堅持為土地奉獻出他們的努力,不怕天災人禍,真的很辛苦;也因為有他們的努力,台灣成為移民者的新天地,成功的養活了來台開墾的人們。板橋林家的例子,就是例證。林本源不僅成為當地的富家,也成為日後台灣政治的種要影響人物。
2013/1/18 上午 01:12:56 #43
s10029008 
吳俊逸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19 




   
這堂上課提到許多有關清代時期土地的制度,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一田三主制,小租主開發土地,
然後佃戶再向小租主租土地耕種,卻要付60%~70%的收成獲利,如此高的租金是如何造成的?腦力激盪了一番,
原來開發土地是這麼辛苦的一件事,開發土地風險高(ex.土石流、颱風)又需要大筆的投資,
大約五年是沒有任何收入的,老師說了一句很有趣的話「風險越高,獲利就越高」,為了回收成本,
設定這麼高的租金是有原因的呀!演變至今為小地主、大佃農,完全不同的形態,經歷改朝換代跟科技的進步,
土地制度影響可真大。另外提到官位跟帽子的關係,每一品官的帽子上寶石都有不同等級,
那跟現今警官制服肩膀徽章真有異曲同工之妙。林本源捐錢換官位的故事,我連林本源聽都沒聽過,
不過聽了他的故事後,讓我對那時代的官制又跟進一步的了解,買官可真氾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