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urse首頁

 099 學年度 第 2 學期 行政管理學系 王光旭教師 社會學(下) 課程教材
2011/3/26 上午 10:01:11 #1
gxwang 
王光旭 
教師 
本課程發文次數: 3 




我在第一線看到所謂的數位落差是如何被做爛的(轉引)...  
我在第一線看到所謂的數位落差是如何被做爛的(轉引)...

學習,永遠都不是工具性的,那是最次而下之的學習,也不要去期待老師應該"工具性"的去提供你們多少東西,應該是要從各位的生活經驗當中,主動且深刻的去體會,而老師的角色,只是各位的guide而已,主要的功能就是要觸發同學的專業學習與生活連結之間的媒介,讓同學畢業之後,能夠在曾經學習過的專業上,比其他人多一分學理的思考與理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開著胖卡在南台灣的第一線跑了2年多,其實在社區裡頭總是遇到許多即將退休或已經退休很久的長輩,最不缺的是時間~ 最不足的是陪伴,但陪伴的型態呢?! 現在最常陪伴長輩可能是電視機裡頭夜市人生的金大風與死對頭李友志,那每天也都躺在家中角落只有兒媳孫子在摸的電腦、長輩也許自己擁有的多功能手機、晚輩主動買或汰舊換新給愛出遊拍照長輩們的小相機等等,是不是也有可能成為陪伴長輩空閒時間的選項之一!?


插花、書法、園藝、舞蹈、太極拳、樂器學習、甚至到資源回收活動... 應該也是同理可證,那為什麼長輩在資訊類的學習就總是要被"數位落差"的框架僵化,去學一些坐在教育或資訊單位辦公廳裡的學者官員們規劃好的無趣教材,限制學習時數,嚴格登記身分證號不可重複參加,盡作些看似恩澤廣披,實則如蒼蠅沾食般不痛不癢的無效情事。


主動想要學園藝的長輩,應該不是只要學草木花樹怎麼栽種的技巧,那是形而下的事情,他們更想知道如何在自己或社區的前院創造一片美麗的花園,讓生活空間更美滿。大家都會講學書法追求的不只是字寫漂亮,更是心性的陶冶,所以重點不只是寫出來的書法字,更是人的本身!! 這不才是許多社教政策,或各種類似社大的團體,以及在社區想要開辦各類課程的目的與初衷嗎?! 那學習資訊類的課程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提到電腦資訊相關方便的學習,為什麼就腦殘到只剩下冰冰冷冷的工具使用而已!? 被叫來上課的民眾長輩們,不論學習動機如何,也都變成生冷工具的一個環節而已,形而上的思維都跑去哪兒了!? 把任何一項生活中接觸到的3C產品,都用技術工具性的思維導入,那樣的課程會有辦法在不發便當的情況下,能讓長輩都主動願意乖乖坐在電腦前3小時、6小時、9小時嗎?... 相信都是紙上與照片上才有可能發生的事,這種閉著眼睛用膝蓋都能夠完成的事情,毫無質量可言,更進一步來說是有量無質,唯一的好處就是很便宜,像做家庭代工一樣廉價,然後工廠收回各地的家庭代工成果,每年出貨一份"數位落差調查報告",接著回頭看,自始至終最需要傷腦筋的是如何面對繁瑣的行政流程與做出好看的報告,而不是在學習與課程本身,那誰還願意在這樣的框架下傷透腦筋認真思考"誰,需要學什麼"之類的問題?


溝通是無形但龐大的成本之一,卻是要做出有品質的事的不二法門。倘若框架不要求甚至不予許溝通的存在,那在探究"學什麼"與"如何學"都會被視作是多餘的、吃力不討好的,因為框架裡頭"做量"遠比"做質"來得重要許多,甚至是唯一的評估指標,但是偏偏"做出質"又比"做出量"來得討喜,基於家庭代工只做便宜的事的法則中,"做出質"變成是一種附屬的、可遇不可求的項目,沒有的話也無所謂,反正至少有漂亮的量化數字;有的話有算撿到,然後還可以拿來大肆張揚。


這就是我在第一線看到所謂的數位落差是如何被做爛的情況... 那是一種是數位落差的霸凌,而不是真正對數位落差的包容。


以上~ 報告完畢...

by 數位落差工作者 來自胖卡的吉米 @GimiWu
2011/4/5 上午 11:36:28 #2
s09832009 
吳家銘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2 




   
這種現象在學校的系統中也可以發現,學校的數位學習平台他的完成度是不看你內容的多寡的,這導致有可能有人百分之百完成,但是他的內容卻不比完成度少的來的精彩。
在資訊發達之後,很多高科技的產品如雨後春筍的出現,但是也少了那麼一點人性。長輩真正想學的跟政府所開的課程並不完全相符,他們需要的是一個陪伴,不是冰冷冷的,而是一句關心的話,甚至是一個擁抱,這些-往往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這也是我們這些後輩可以做到的,只是現在在忙碌的步調下,我們都忽略了這份陪伴,取而代之的是用金錢來衡量其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