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urse首頁

 099 學年度 第 2 學期 行政管理學系碩士班 王光旭教師 質化研究與方法 課程教材
2011/5/16 上午 12:38:36 #2
m09932003 
黃浩瑋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24 




   
第十三週課前導讀
學生:黃浩瑋
學號:M09932003
內容:焦點團體訪談-我如何組織一群人一起交談?

集體訪談是指研究者對一群人進行訪談,透過群體成員間的互動對研究的問題進行探討。在進行焦點團體訪談前,研究者需做一些準備工作,如研究者自己的角色、對訪談進行設計、對參與者進行抽樣。(1)首先要注意的是焦點團體訪談中研究者的角色,研究者不是主要提問者,而是輔助人或協調者。主要的職責是促使參與者積極討論,密切注意成員間互動的模式,在需要的時候適當地對群體進行干預。為了達到讓參與者自己交談的目的,研究者要設法使在場者感到輕鬆、安全,可以自由的表現。要做到這點,研究者自己要先保持輕鬆,除了心態的調整外,還應該設法讓在場的每個人都有發言機會。由於多人進行討論,所以即時記錄很重要,研究者應該保持做筆記的習慣。(2)其次,對訪談進行設計。由於焦點團體訪談注重了解參與者相互間互動的行為,其設計應該更加開放,訪談的結構應該視研究目的而定。(3)最後是訪談人的抽樣,在焦點團體訪談中,為了便於交流,所有的成員都應該可以面對面地看到對方,也都應該有充分發言的機會。所以,團體樣本不宜過大,一般為六到十人。如果研究涉及到多個團體,應該根據研究的目的以及經濟效益來確定團體數量。

焦點團體訪談的實施一般包含幾點:空間安排、開始訪談、進行訪談、結束訪談,茲說明如下:(1)空間安排:集體訪談的空間安排很重要,因為它直接表達了研究者對團體關係的一種暗示,如果條件允許,座位應該盡量排成圓圈,表示在場每個人都是平等,彼此不分高低。(2)開始訪談:無論研究者採取什麼具體的策略,訪談都應該以輕鬆愉快的方式開始。可以是以詼諧的笑話開場、或請每位參與者自我介紹,以放鬆壓力。(3)進行訪談:焦點團體訪談中引進話題的順序應該像一個倒金字塔型,開始時比較寬泛,然後逐步收緊。話題轉換要流暢、自然,避免過分強制、操之過急。研究者也應該注意討論的內容,幫助發言人接近具體細節,避免泛泛而談。(4)結束訪談:結束訪談時,研究者可以請每一位參與者簡單總結一下自己的看法,或補充自己的想法。這可以幫助大家釐清思緒,一方面可以給較少發言者說話機會。

焦點團體訪談有許多個別訪談所沒有的優勢,其中比較突出的作用有:(1)訪談本身作為研究的對象,透過觀察研究者間的互動了解他們在個別訪談中不會表現出來的行為。研究者可以有意識的提出問題,觀察參與者的反應來辨別他們認知的方式、看問題的角度。(2)研究者可以充分利用群體成員間的互動關係對問題進行比較深入的探討。(3)焦點團體訪談不僅可以將群體成員的認知往前推進,共同建構新的知識,而且可以加強成員間的了解,消除彼此的隔閡。缺點則有:(1)可能會有發言不平均的情況,有人較喜歡侃侃而談,有些人較害羞,不善言詞者可能會感受到壓力,較不敢發言。(2)由於參與者不只一人,訪談內容可能較凌亂,在整理分析資料時會帶來一些困難。
2011/5/23 上午 11:02:46 #3
m09932007 
陳筠芳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22 




   
課程:質化研究與方法
姓名:陳筠芳
學號:M09932007
日期:2011/05/19第十三週課後評論

焦點團體訪談法,是我們過去比較沒有什麼實際機會接觸到的研究方法,所以一直以來都以為它是一個正式的資料蒐集方法,但其實它算是一種補充式的研究方法,較適用於研究成果的再確認,也可提供量化分析更深入解釋用。

焦點團體法是一種由主持人帶領的訪談,主持人的帶領功力相當重要,他必須營造出互動的氣氛,讓團體中的參與者,能夠暢所欲言,適時表達出自己的意見與想法,以確保參與者之間是可以對話的,讓資料經由大家的互動而產生。這對現階段的我們似乎有些困難,因此未來論文大多還是選擇一對一的訪談法,這樣在與受訪者的互動上,壓力比較不會這麼大,也好控制場面,更重要的是資料的處理相較之下較簡單。

不曉得未來在關懷據點與受訪者進行訪談時,是否會出現老師所說,慢慢地會有更多人加入訪談之中,我希望是不會有這種情況發生,但如果真的遇到這種情況,那也就順著當時的情勢,將新進的人納入訪談之中,或許在兩位或以上受訪者的互動對話中,會激盪出更深層的訊息也不一定。
2011/5/23 下午 05:20:53 #4
m09932006 
董湘雲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28 




   
課程:質化研究方法之課後評論
姓名:董湘雲M09932006
日期:100/05/19第十三週
篇名:焦點團體訪談-我如何組織一群人一起交談?
+++++++++++++++++++++++++++++++++++++++++++++++++++++++++++++++++

焦點團體訪談法係指研究者以一對多的方式,同時面對一群具有同樣背景的受訪者,研究者藉由觀察與記錄受訪者針對研究主題的互動、討論,對研究問題做再確認的動作或補充問卷不足部分的一種研究方法。

焦點團體法具有幾種特性,首先它的人數大概控制四到十人,最好不要超過十二人,因為人數過多主持人可能無法掌控全場,使討論主題偏離,或是在互動時引發「從眾效應」,資料獲得不全面。其次,焦點團體參與者的背景必須具有同質性,因為具有相同的學術知識或實務經驗,才能用同樣的語言進行對談,最重要的是若有異質性的參與者加入,不但會使代表性降低、參與者受影響而沉默不發言,而喪失信度與效度。再來則是主持人必須保持中立、引導的角色,適時鼓勵發言或控制場面,盡量讓每人都有發言的機會,因此主持人的輩份與對問題的熟悉程度將會對控制權力有很大影響。最後,觀察資料是由參與者對話與互動中產生,不只是內容,還要記錄發言的主動性、次數及頻率,可以從中觀察他們之間影響力的大小,這也是焦點團體法的優點之一。

焦點團體法的優點諸如可獲得更加廣泛的觀點外,還可觀察到參與者間的互動及影響。缺點則可能有主持人無法控制住場面、產生從眾心理或受團體壓力的影響,還有後續資料整理與分析時,處理資料很麻煩等等。



文章於 2011/5/23 下午 05:21:15 被 m09932006 編輯過
2011/5/25 下午 07:19:33 #6
m09932004 
賴俐汝 
學生 
本課程發文次數: 22 




   
質化研究與方法_第13週_課後心得
姓名:賴俐汝
學號:M09932004
主題:質性資料蒐集-焦點團體

訪談分為個別與集體兩種模式,而「焦點團體法」是屬於集體訪談中的一種形式。焦點團體法比個別訪談主要有三個較明顯的優勢:(1)將訪談本身作為研究的對象,隨著年齡、文化、性別或社會階層等因素的不同,訪談對象間的行為、互動也是值得觀察的重點。(2)對於研究問題進行集體性的探討,較可獲得多方的觀點。(3)集體建構知識,透過參與者的互動和刺激可以集思廣益。而焦點團體的缺點包括(1)從眾心理。(2)訪談的情境是人為的。(3)比起參與型觀察,較難獲得非語言的資料。

在焦點團體法中,研究者的角色為一個輔助者或協調者,研究者盡量不要讓研究者去影響參與者的對話或互動,而是將談話的主動權交給參與者。在抽樣上,一般而言以所有成員能面對面的方式(圓桌),人數控制在四至十二人,如果人數過多,會導致場面難控制及從眾心理。而挑選的參與者其背景以同質性為佳,但是同質或異質性有時候還是取決於研究題目和研究目的。在結束焦點團體的訪談時,作者認為盡量避免去做總結,因為不要讓參與者覺得研究者具有最後權威,而是以簡單的概述並表示訪談的資料對於研究者有所幫助即可。目前在公共價值相關的研究上,有人使用焦點團體法或深度訪談法,若要採用焦點團體法,首先其需要聚集受訪者在一起參與討論,這方面並不容易,所以目前我會傾向採用深度訪談的方式。